四十而已
2022-04-28李辉
李辉
《幼儿教育》,这份中国学前教育界历史悠久的专业杂志,到今天已经创刊40周年了。人生四十,终于不惑;杂志四十,正当壮年!回望过去,从1991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论文起,我与编辑部同仁之间的合作和情谊也30年有余。这真是岁月催人老,合作终不改!
我和《幼儿教育》的第一次接触
1990年9月开始,我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梁志燊教授攻读幼儿德育方向的硕士学位。转年,第一次,针对自己在实习时观察到的幼儿“无谓的等待”现象,我尝试写了一篇2000字的小文,斗胆投给了《幼儿教育》。没想到,编辑部很快就来信说,稿子被录用了。1991年《试析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时间浪费现象》的发表,是我和《幼儿教育》的第一次合作,也拉开了长达30年合作的序幕。1996年,杂志连续发表了梁教授和我共同撰写的《我国幼儿园德育所存在的方法学问题》和《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 这两篇文章总结了梁教授主持的“八五”(1991—1995)重点规划项目“幼儿园德育整体化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幼教界引起广泛回响。后来,编辑部还邀请我们去杭州开会、联谊,得以与“老章红”、 朱良、韩康倩等编辑部同仁见面,而且一见如故,情同手足。印象最深的是,韩编辑听说我喜欢绍兴的霉干菜,就把她家冰箱里的私人珍藏全拿来给我了。那味道香浓可口,绝非外边大路貨可比。
我和《幼儿教育》的紧密合作
2000年开始,我和杂志社开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2000年下半年发表的《展望千禧之交的中国学前教育》,前瞻性地描绘了2000—2010年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景,指出了网络化、虚拟化、规范化、法制化、多元化、多校化、社区化、国际化和学前教育一体化等发展趋势。20年后的今天回看,这些大都实现了。
2001年,《幼儿教育》主编“小张虹”约请我和北京市特级教师李培美进行对话,并将对话内容分上、下两部分连续发表在杂志上。我们在对话中提出了几个重要观点:一是幼教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二是“越是民族性的,越具有世界性”;三是由教育观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四是在改革方向上,适合国情、园情的就是最好的,要在全球化、本土化和个别化这“三重化”中找到平衡。我们在对话中还提出了很多前瞻性建议,如改革幼师和高师教育体制及课程模式,提高幼教研究质量,等等。
2003年,《幼儿教育》再次邀请我和李培美老师进行对话,并再次将对话内容分上、下两部分连续刊出。2004年,我又在《幼儿教育》发表了《从台湾香港教改看内地幼教改革》。 我总结了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着重强调教育改革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和《幼儿教育》的黄金岁月
2006年起,我和杂志社的合作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应《幼儿教育》之邀,撰写了《美英及我国台港地区和内地幼教改革述评》一文。在文中,我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幼教改革及动向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幼教改革方向。(1)加快幼教立法进程,为幼儿教育提供法律保障。(2)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幼儿教育体系。(3)加大政府投入,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 推动和引导幼教事业健康发展。(4)加强幼儿教育管理力量,确保管理落实到位。(5)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管理体系。(6)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幼儿教育督导、视学制度。(7)建立科学的评估管理体系,加强教育质量监控。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我经常投稿给《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就幼教改革问题发表相关研究报告,还就一些热点议题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例如,我就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一共发表了5篇论文,提出了巨无霸指数(BMI)和租房指数(HPI)两项指标。这项对幼儿园教师薪酬实际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影响巨大。有了《幼儿教育·教育科学》这个学术宣传阵地,我和《幼儿教育》的合作可以说是进入了黄金时代,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自2017年开始,我陆续担任5本国际英文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还担任了5本杂志的国际编委。但是,我最开心的还是能够一直担任《幼儿教育》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这让我与杂志社的合作和情谊可以延续下去。在此,我也殷切期盼着,在未来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我能再次荣幸地撰文庆祝。祝杂志越办越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