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府—社区伙伴协作: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
2022-04-27房敏,张楠
房 敏,张 楠
(德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应用型大学招聘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参与或从事行业岗位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双师型、双能型教师不多,有从业经验者甚至是取得过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教师欠缺。[1]同时,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学科分布,理工科明显多于文科。双师型文科教师素质呈现整体弱化的迹象。对此,有人认为这种迹象从内源性因素分析,主要源于文科教师的发展机制出现了问题:“文科教师在自我发展意识上仍然普遍缺乏与学校职能发展相契合的高度自觉,对职业发展价值、专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对教学和科研的认识仍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偏见,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缺乏对教学改革的积极认知、主动变革;对专业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固守传统的专业发展观念,信奉预成论的静态理论假设。”[2]这样的分析比较透彻,但是除了文科教师固有认知的局限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导致其双师型素质的提升受阻?学者们对此关注、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还有没有尚存的研究不足?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CNKI)2005~2021年期间公开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核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相关成果年份分布图
由此发现,学者们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或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研究场域大多集中于高职高专院校,占梳理文献总数的50%。普通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二是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困境、路径,如校企合作经验研究,缺乏其他社会化合作模式的研究,比如与社区或者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研究比较匮乏。三是研究对象缺乏学科差异的关照。现有研究成果,要么聚焦在某个特定专业,且大多集中在理工科专业,要么是笼统地研究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缺乏专门对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研究成果。四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逻辑起点——教师人性认识不够全面。现有成果主要强调“教师即教书育人的人”这一本体的职业角色,弱化了对教师职业角色以外社会化的公民角色,即“社会服务者”角色的认知假设。
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从教师即社会服务者这一角色认知出发,立足文科教师的人才智力优势和所在社区的实践平台优势,以伙伴协作为理论视角,探究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高校—政府—社区伙伴协作(以下简称“U-G-C伙伴协作”)的社会化培养路径,以期为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文科教师的培养提供些许启发。
二、U-G-C伙伴协作的内涵及其模型应用的理论逻辑
(一)U-G-C伙伴协作的内涵
伙伴,原意“火伴”。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英文中比较贴切的翻译为“partner”或“comrade”。本文更倾向于“partner”。因为“comrade”一般指政治上的志同道合者;而“partner”泛指处于同一事业(活动)中的有合伙关系的组织或者个人。协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若干人或者若干单位相互配合来完成任务”,强调的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成员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协商与合作。由此,伙伴协作就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共同愿景的利益主体建立起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协同合作关系的过程。各方是“共同在场”的平等协作主体,是互利合作、互联互通,而非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互利合作的前提是各方核心领导充分意识到伙伴协作的价值所在,形成合理的价值期待;关键是各方在全面把握各自优势及诉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性的协作目标,树立共同愿景;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框架,形成良好的运行态势。
在伙伴协作理论框架下,目前学术界对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已经比较成型,比如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英国的教师发展学校(TDS)以及东北师范大学的TDS计划(教师发展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U-G-S)、香港大学的大学和中小学伙伴协作计划等。这些实践成果不仅充分展示了伙伴协作理论的指导性和先进性,也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U-G-C伙伴协作是指在政府相关政策的中介引领下,应用型大学和社区建立嵌入式发展的伙伴协作关系,搭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产业结构调整等实践与院校文科教师学术资源(智力资本)的桥梁,发挥文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特长,助推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社区成为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主阵地”,让教师在扮演“社区服务者”角色的同时,积累起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性知识,且真正的让其将学术论文写在“实践的大地上”。如此,U-G-C伙伴协作达到和合共生的美好图景。
(二)U-G-C伙伴协作何以促进双师型文科教师的培养
为保证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多渠道提高文科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但是,文科不同于理工科,其科研成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理想化色彩,直接的成果转化很难实现。因此,它们大多时候被盈利性组织忽视或者淡化。但是,社会生活中很多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通过发展生产、技术创新就能解决,还需要通过立场的选择、思想的解放、问题本质的洞察、价值的判定、政策或制度的解读等才能保障问题解决的方向性和彻底性,这为文科教师参与并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机会。
在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途径探索中,之所以应用型大学和社区有可能并且有必要开展伙伴协作,主要基于两个因素的重点考虑:一是资源依赖。应用型大学和所在社区需要通过资源的交换来维持组织内外的平衡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张力。一方面,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群众基础机构,其就业岗位大多是文科性质的、服务型的,直接面向广大群众。[3]它既是文科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域,也是应用型大学获取办学资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获取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吸纳毕业生实习实践、基层就业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相对于区域内其他社会组织来说,其学科门类相对齐全,智力资源相对密集,能为社区建设提供学术支持、技术咨询和智力服务。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区管理者响应国家号召,转变管理思维,树立治理意识,通过积极引入高校优质的智力资源来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文化体系的建设,既是明智之选,也是共赢之举。文科类专业的优秀骨干教师可以以政策咨询者、社区教育促进者、项目合作者等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这样,既可以保证社区管理摆脱经验式的简单线性管理模式,提高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也能为应用型大学培养双师型文科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二是应用型大学校城融合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文科教师的角色期待更加凸显社会性,即教师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职业人,也要做好服务社会的社会人。前者是教师角色的原型,强调的是教师组织内的角色扮演,视为教师的本职,称之为体制内角色。但是随着应用型大学与地方政府校城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学校对文科教师的身份期待和价值要求开始向校外延伸,即要求文科教师依靠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扩大学校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力。社区,依托其公众性、社会性、服务性、开放性等特点,理应成为文科教师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价值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一社会实践平台,文科教师社会服务者的功能不仅能得以发挥,也能弥补他们实践性知识的欠缺,助力提高其双师型综合素质。
鉴于以上两点,应用型大学以文科教师为核心资源,与所在社区开展深度合作,不仅可能,而且可行。这是互利双赢、和合共生的必然选择。
(三)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培养的基本模型
由图2可知,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的社会化培养模式,其运作的基础是明确参与协作的组织或群体以及各自的职责,关键在于形成共享的协作目标,核心在于建立健全协作的长效机制,保障目标的实现。
图2 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培养基本模型
U-G-C模式中参与协作的组织涉及地方政府、社区、应用型大学及其内部的有关院系。其中,地方政府充当了社区和应用型大学伙伴协作的“媒人”角色,主要提供政策服务、资金扶持、协作监管等;社区和应用型大学作为直接的“联姻”主体,主要负责伙伴协作具体协议的达成、协作项目的确定、实施和评价反馈。在这个关系之下,相关文科院系以项目认领的方式,与学校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学校委托二级教学单位具体承担某一伙伴协作项目的实施。二级教学单位根据学科优势成为某项目的具体代理人,接受学校的委托和项目监管,并与社区开展具体的项目合作事宜。
在明确参与组织或群体的基础上,U-G-C伙伴协作的核心在于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比如决策参与机制、沟通协商机制、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这既是伙伴协作的动力系统,影响到协作的实际运行状态,也是关系维护系统,影响到各主体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除了参与组织与群体的职责划分和协作机制的健全以外,U-G-C伙伴协作的难点还涉及关系的管理协调。从理论上来说, U-G-C伙伴协作的各个参与主体都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以往高校和社区在其他领域合作的实践证明,权威——依附、指导——服从的关系不仅不利于密切高校——社区的协作关系,阻碍合作的深入推进,也不利于参与社区建设的教师们真正融入社区服务活动,提升专业素质。因此,高校服务地方机构的负责人或者二级学院的负责人与社区管理负责人要畅通对话、沟通渠道,及时沟通、跟进协作中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查摆问题,分析症结,调整策略。
三、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培养面临的困境
U-G-C伙伴协作模式既是一种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业态模式,也是一种以地方政府为中介,由应用型大学与社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来实现社区建设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合作模式。目前,部分应用技术型院校已在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培养的探索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从2008年起,提出并实施“学校社区共搭台,实践服务一体化”的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长效型模式。[3]学院与社区街道办事处联合推动教师进社区挂职锻炼、项目开发,在满足社区建设需要的同时,达到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文科教师队伍的目的,但一隅之功并非全貌。从整体看,由于应用型大学与社区的组织建制、社会角色和职责定位不同,一方是文化性、学术性社会组织的存在,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为重点,更多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一方是服务性、大众性社会组织的存在,以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为半径向外延展工作职责,更多对上级行政部门和社区公众负责。关注点的差异化存在,导致双方在伙伴协作过程中面临机制弱化的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
应用型大学和社区在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上的互动合作应该是相互间的一种需要满足和责任履行,体现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共同发展。但是目前受组织隶属关系以及简单化线性管理思维的影响,加之组织文化的差异性存在,应用型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协作关系呈现出组织区隔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在U-G-C伙伴协作中决策参与的意愿和程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的相关管理者和文科教师对参与社区服务的价值判断存在片面化和边缘化认识。他们中的部分人,依然固守对高校教师身份的传统认知图式,过分强调教师作为教学者和研究者的身份,淡化、弱化、边缘化教师社会服务者的身份。这种角色认知倾向导致学校负责人在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工作决策时,缺乏全面、深入的思考。老师们在行动中更多是听令执行、被动应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区域高校和社区合作的空间认识不足,缺乏高层决策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二)沟通机制不顺畅
一方面是应用型大学和社区之间常设性、权威性的沟通协调机构的设置不健全。由于参与社区服务的文科教师对学校层面的社区服务对接机构的设置、职能以及协商渠道等缺乏清晰的了解,或者学校本身就缺乏社区服务校内对接的正式组织建设,导致校内已参与社区服务的教师遇到问题后对问题解决的流程或者应该诉求哪些部门来协调解决感到惘然。长此以往,体制建设的缺失导致教师产生了“学校还是不太重视社区服务”的错觉,于是出现挂职政策的变相执行或者敷衍执行。另一方面,以地方政府为中介,为区域应用型大学和社区搭建的互动交流平台不足,创设的互动环境氛围不浓。社区与区域高校的资源积聚效应和放大效应难以充分释放,高校师生参与社区开展多种服务活动也缺乏统筹规划。
(三)激励机制不到位
双师型文科教师U- G-C伙伴协作培养模式的运行基础或者关键在于伙伴协作是否能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期待,产生激励效应。从现有应用型大学内部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的指标设计来看,还是比较倾向于科研方面,比如科研项目的层次、论文刊发的级别、论文被引频次、成果获奖级别等,对文科教师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的成效考量和激励力度还是相对欠缺。评价指挥棒缺乏导向和激励作用,制约了应用型大学内部形成内生性的、制度化的为社区服务的动力系统。同时,从外部来看,地方政府和基层社区也缺乏对服务地方,特别是对参与社区服务表现优秀的文科教师的奖励机制。内外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文科教师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受限。
(四)资源共享机制不充分
目前,应用型大学的文科教师所拥有的学术、专业优势对社区的文化打造、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等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远远不够。社区所拥有的实践资源和平台资源也并未在知识资本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挖掘和提升,甚至说校社合作项目给予的社区利益空间还是比较有限。应用型大学的文科教师和社区的资源共享机制之所以不顺畅,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两者文化属性的差异。大学的学术文化和精英文化与社区的实用文化、大众文化之间存在文化的冲突和区隔。文科教师作为社会服务的角色扮演者,应该把服务社区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履行身为机构公民的社会责任。应用型大学应该在拓展双方合作的领域,提高合作项目对社区建设的实效性上进一步探索。
四、双师型文科教师U-G-C伙伴协作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树立“我们”式实践共同体发展思维
由于应用型大学和社区的组织属性、工作职能的差异,两者更多的时候处于松散结合的状态。从各自利益出发,以往的合作思维主要是以“我”为中心的单体思维,而非“我们”的和合思维。双师型文科教师的培养既然要寻求与社区的合作来实现,那么应用型大学的管理者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高校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树立实践共同体思维。这里强调共同体的“实践”性,意味着校区协作不等同于简单的采取行动,还需要通过对话协商为行动赋予共同的意义。只有将行为注入适当的意义,获得特定意义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实践。[4]高校文科教师,也亟需突破已有固守的对教师身份图式、教学图式等惯性认知,积极的转变角色定位,在坚守知识传递、人才培养等本体职责的同时,承担起作为社会服务者应该承担的职责。利用专业优势,下沉社区,服务社会基层,真正将学术论文写在公共服务实践的大地上。
实践共同体的“我们”思维是一种默认共识、搁置争议、互利互助、推动整体发展的思维模式。[5]这种思维的形成和打造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其中,有效沟通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沟通信息的准确、完整和沟通的及时。从信息占有来看,应用型大学以及二级学院、参与合作的文科教师和社区作为伙伴协作的主体,在协作的目的、内容、方式、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要尽量均衡、全面地占有信息,扩大彼此沟通的开放区域,为有效沟通提供信息基础和区域保障。从信息沟通的时效来看,校区协作双方的沟通要及时,有问题尽快反映、尽快讨论解决,尽量不要搁置。协调既是沟通的目的,也是沟通的手段。利益诉求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协作各方出现矛盾、争议是在所难免的。实践共同体思维的打造需要求同存异,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在合作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二)完善制度化保障机制
以往部分文科教师与社区开展合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公与私之间的项目式、咨询式合作,或者建立在熟人关系基础上的私人合作。合作比较随机,导致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远不如预期。从长远来看,U-G-C伙伴协作推进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以保证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1.组织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建设是应用型大学与社区互动、文科教师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载体。社区所需要的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的详细信息首先要借助某一特定的、统一的机构载体,如“教师服务社区领导工作小组”传递到协作院校。院校根据社区需要的反馈,联合相关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在校内进行资源的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并负责为参与社区服务的文科教师与社区管理者之间建立起沟通、协作的桥梁。从工作运行的实际需要看,组织机构应该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来搭建。学校层面由学校主管校长做统一领导,由合作发展处、财务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处室与二级学院组成矩阵结构,根据合作项目的需要,选调合适的人选,组成项目实施专家小组。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校区伙伴协作的运作协调、统筹规划、监督指导等决策、管理事务。项目专家小组主要负责对接伙伴项目的具体工作,承担专业服务、技术支持和智力提供等。从组织结构看,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组之间不再过分强调科层等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分配,而是强调通过扁平化结构实现对教师社区服务的支持。
2.工作制度建设
明确岗位职责和规范履责行为的工作制度既包括校、区作为伙伴协作的主体,共同达成的合作协议、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也包括各自为促进合作而建立的组织本位的管理制度,比如应用型大学内部制定的对外出挂职、兼职或者顶岗任职教师的岗位职责规定、岗位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职称评聘等相关奖励制度规定等。工作制度的建设方便伙伴协作的参与人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以保证工作的合理、合法。
3.激励约束制度建设
U-G-C伙伴协作对高校来说,最终要靠教师的参与才能实现,激发文科教师的参与意识和高质量的参与行为需要适当的激励约束手段的配合。首先,校内激励机制的建设。一方面是有形的、可以货币化衡量的物质激励,比如在教师绩效奖励政策、职称评聘政策、评优树先政策中,专门体现对文科教师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提供智力支持的奖励措施,让教师们知晓付出努力、取得绩效之后对应的奖赏性回报。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无形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神性激励。比如评选年度社会服务标兵、社区服务先进个人等,尽量让参与社区服务的教师们感到其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付出,组织管理者是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的,同时也对其他老师产生辐射性影响,带动更多优秀的教师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其次,政府也要健全相关激励政策。政府要通过合作平台的搭建、激励促进政策的完善、城区布局规划、产业布局等规划保障,建立以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和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文科教师知识资源的社区融入为关键,以营造良好的校—区伙伴协作氛围为保障的政策支持环境。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完善,促进高层次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实质性融合、发展。
(三)健全优势资源共享机制
校—区合作与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即并不是有合作一定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要实现1+1>2,关键在于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机制。拥有对方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的双方达成资源共享的根本动力在于双方均有明确的、迫切需要满足的需求,而合作恰恰为需求的满足提供了较大可行性。因此,能否最大程度满足资源需求方的需求,并使资源供给方获利也成为判断资源共享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U-G-C伙伴协作要达成资源共享,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高校先行,围绕“开放、兼容、共享和辐射”推进大学机制创新,鼓励应用型大学的文科院系和教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校外主动与社区基层组织沟通,为社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形成可复制、借鉴的校区合作经验,为其他社区开展合作提供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在校内,也积极梳理服务地方的先进经验,与其他院系共享参与社区服务的有益探索。
二是发挥好协作各方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致力于形成工作的合力。针对U-G-C伙伴协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通过统筹规划和决策设计,完善组织建制和管理平台架构,健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交换、利用等工作机制。
(四)建立网络化信息交流机制
资源共享是发生在资源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互动行为。整个互动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信息的交换、流动,即资源需求方的需求信息流与资源供给方的供给信息流的交互。但是这种交互不是凭空发生的,要依靠一定的平台(或网络平台或技术平台等),才能实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双师型文科教师培养的U-G-C伙伴协作更需要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促使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转变,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信息技术平台的搭建。在应用型大学官网上,服务地方专栏中专门链接一所学校智库资源,将学校所拥有的各学科优秀师资按照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大类进行信息公开,供社区管理者在产生技术咨询、服务咨询或者政策咨询需求时,能随时登录学校官网查询到所需信息,再委托学校服务地方办公室,或者教师服务社区领导办公室,对口联系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最终再联系到具体的教师,一起洽谈合作、服务事宜。与此同时,社区也可以将社区服务需求选择性地发布在高校服务地方的网页上,方便有兴趣的教师查看、了解有关社区服务的需求信息。在服务地方网站上,还可以将以往合作成功的案例信息以链接的形式呈现出来供其他人分享。
二是建设教师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统计教师们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的时间、领域、成果、成效等信息。一方面方便管理部门汇总教师社会服务的基本信息,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估以及学校社会服务的考核、评估提供信息依据。另一方面方便教师记录、查询自身的社会兼职、挂职、任职等积分信息,为后续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
三是地方政府也要主动出资为高校与社区搭建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在官方网站上链接区域高校的合作发展部门服务地方的成功经验、高校内的教师智库信息以及教师社会服务信息等,方便社区管理者掌握区域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能力优势与学科专业优势。另外,政府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区服务需求调研或社区治理问题调研,归纳共性问题,利用行政力量,督促社区建立社区事务研究中心或交流平台,方便区域高校的文科教师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混合式的社区服务。
总之,U-G-C伙伴协作培养双师型文科教师不仅能促使文科教师走出校园,关注基层社会需要,反思科研和教学实践,保证研究更“接地气”,教学更“贴现实”,育人更“有成效”,也能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促进高校和社区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大学社区合作、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