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7温艳丽
温艳丽
消化内科涉及病种多,护理操作复杂且精细,其护理工作对护士有较高要求。护士需对消化内科所研究疾病有深刻了解,医学知识面广,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实习护生是医院的储备力量,实习护生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在消化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提升实习护生个人能力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前提[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患者群体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要求更为严格,消化内科护理专业知识涉及多个疾病,具有较高专业性。在护理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消化内科教学质量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常规教学缺乏钻研性与教学氛围,带教老师的观念还是传统常规教学思维,这与培养实习护生沟通、护理、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相违背。在教条式教学模式下难以激发实习护生难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且由于教学工作不贴近临床,护生在进入岗位后一时间不能适应[2]。PBL 教学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训练了护生思维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护生兴趣更强。教学工作中实施PBL 教学,实习护生尝试解决临床问题,这一过程为进入岗位奠定基础,弥补了护生经常规教学而进入岗位后从零开始这一不足。为此本研究应用PBL教学,分析其教学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间106 名实习护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 名。对照组男性8 名,女性45 名,年龄21~24 岁,平均年龄(23.28±2.42)岁。观察组男性4 名,女性49 名,年龄22~24 岁,平均年龄(23.75±3.22)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课程,以课堂授课的方式开展消化内科病流行病学、常见疾病、病因、护理等教学,可利用视频、PPT等配合讲解。在课程前要求实习护生预习相关内容,每周授课2 次。观察组实施PBL 教学,具体如下:
1.2.1 培训
医院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学习PBL 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到优秀医院进修或者引进人才对本院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带教老师对PBL 教学的理解,使其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合理设计教案,明确自身、护生在教学中的定位,转变其教学理念。对实习护生进行培训,介绍PBL 教学模式、流程等,使其对PBL 教学形成系统理解,转变学习观念。同时注重实习护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1.2.2 分组
对实习护生进行合理分组,考虑人数对教学的影响,既要保证每一名小组成员在教学中参与讨论,又要确保讨论深度。根据实习护生个人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实现小组内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明确组员分工,发挥所有人员的力量,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1.2.3 确定问题阶段
(1)第一次授课。第一次授课应当将案例资料发放至每一名实习护生,根据消化内科护理教学大纲以及临床中常见护理问题编制案例资料,用真实案例详细描述拟解决问题。小组组长查阅资料,对案例中的陌生术语进行标注,也可向带教老师寻求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解读案例,明确问题。组长负责询问问题,解释相关内容,对问题作出规范界定。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围绕问题进行假设,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护理方法。针对成员的讨论内容查找资料,循证证据。整合探讨内容、循证证据,每一名成员交流心得。
(2)第一次课后。第一次授课结束后组长就授课内容、学习目标明确课后任务。小组成员根据自身所配的任务查阅临床资料,从知网、万方平台进行搜索,或者请教带教老师。整理所有资料,论证假设。
(3)第二次授课。小组成员交流第一次课后归纳的内容,对收获到的新知识作出报告。组内综合第一次授课、第一次课后所获得的知识探讨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完成目标后带教老师发放临床案例新资料。小组成员对比第一次课程明确需要增加的资料,结合上节课经验明确新问题并作出假设,按照第一次课堂流程展开第二次课堂。依据教学大纲明确授课次数。
(4)最后一次授课。最后一次课堂回顾、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各个小组报告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演讲,展示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搜集的资料,总结学习到的知识,讲解案例问题的解决流程以及自身感悟,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行为进行点评,并评价是否完成教学目标。
1.2.4 考核方法
分析问题:消化内科护理教学结束后,带教老师点评实习护生演讲报告,对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基础知识:教学结束后带教老师整理这一教学阶段涉及到的消化内科护理基础知识,制作试卷组织考试。操作能力:从消化内科选择数名代表性患者,实习护生从患者入院至出院进行护理操作,带教老师全程监督,评价其操作能力。病例分析:准备一份病历,实习护生书写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原则、护理诊断等,带教老师评价实习护生书写是否规范、正确。
1.3 观察指标
(1)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评价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以及综合成绩。各项满分100,得分越高表示实习护生该项目能力越强。
(2)以我院自制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评分结果高于80 分提示满意,评分结果60~80 分提示大致满意,评分结果不足60 分提示不满意。教学满意度=(满意+大致满意)/总人数×100%。
(3)以我院自制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共6项评分,选项为“是”“否”。对各项教学内容进行肯定评价。肯定率=肯定评价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病例分析以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
2.2 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2.3 两组肯定率对比
观察组对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积极性、临床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应变能力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肯定率对比 [名(%)]
3 结论
孟莹莹等[3]认为PBL 教学基于真实问题落实教学工作,实习护生为教学中心,深化了其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孟莹莹等[3]研究中PBL 教学取得了理想教学效果,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更高。本研究中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病例分析以及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孟莹莹等[3]研究达成一致。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96.23%)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积极性、临床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的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BL 教学课堂氛围更好,护生接受程度更高。赵捷[4]认为消化内科医疗设备的精密度以及医疗智能化水平较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消化内科带教中应当实施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护生能力[5-6]。在赵捷[4]研究中就分析了PBL 教学的效果,其研究结果得出实习护生在理论与操作成绩上取得理想成绩,且护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负担降低,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加强,其研究证实了PBL 教学的价值。楼程英等[7]表示案例教学能够将基础知识转变为循证关键,激发低年资护士求知欲,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康金凤[8]提出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实习护生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同时有利于带教老师检验教学成果,对临床教学有积极意义。蒋超英等[9]认为PBL 教学重视对护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能够强化其主体意识,并且将理论与是季节和,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与护生能力。何敏等[10]对PBL 教学持以态度,其团队表示这一教学方式在在问题情境下展开教学工作,以小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将离乱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发挥理论知识的价值,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在何敏等[10]研究中护生经考核各项成绩相比对照组更为优异。
在目前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常规教学有较高的普及率,常规教学以课堂为重点,其教学方式为课上讲解消化内科护理相关知识。这一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因实习护生被动性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较差。此外在常规教学中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依赖性较强,难以提升其独自对护理问题的处理能力[11]。PBL 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基于实际病例问题进行教学,使教学工作靠近临床,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PBL 教学模式以小组探讨的形式展开,实习护生为教学主体,带教老师引导教学。PBL 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起到组织教学、提供病案资料、促进实习护生能力拓展、引导自主学习的作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学重点从传递知识转变为提升护生学习能力,在护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得到发散,在沟通、讨论、查阅资料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护理知识[12-13]。PBL 教学模式让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患者之间接触更加密切,带教老师通过教学能够了解实习护生应对临床问题的能力,对护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实习护生通过教学对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这一教学模式提供了临床所需的人才,实习护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书本知识有了深刻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弥补了刻板式教学的缺陷,真正锻炼了实习护生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14-16]。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PBL 教学有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实习护生能力,这一教学模式融合了实际问题,接近临床,提高实习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高素养护理人才,且实习护生对教学工作评价较高,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护理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