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传统村落功能与空间演化研究
——以苏州陆巷村为例

2022-04-27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村古村落村落

文/张 运 苏州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兼具科学、艺术、社会等多重价值,应当予以保护的村落[1,2],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宝库。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功能与空间的全面转型,快速的村庄建设和旅游开发,虽然使村落的人居环境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也造成了诸如风貌破坏、文化流失、环境恶化等问题,传统村落的转型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全面地解读传统村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功能与空间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并以苏州东山陆巷古村为例进行实证,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1 理论基础

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是在一般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系统理论,由美国学者约翰·霍兰于1994 年率先提出,为学者们从微观和宏观视角研究各种系统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3,4]。根据该理论: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组成的动态网络,在系统中,主体与环境、主体与其他主体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产生相互作用,在遵循“刺激-反应”机制,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规范来适应环境以及其他主体。复杂适应理论将这种主体与环境、主体与其他主体间的交互关系称之为“适应”。主体的这种适应性行为促进了系统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在这过程中,系统的结构将更加完整和牢固,从而有能力抵挡各种来自外部的冲击,维持良好运行。复杂适应系统具有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以及积木在内的7 个基本特征。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是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性,它们在主体发生适应性行为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识、内部模型以及积木是复杂适应系统的运行机制,它们在主体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时发挥作用[5]。

1.2 传统村落复杂适应系统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传统村落可被看作一个由主体系统、物质空间系统、地域文化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图1)。主体系统是传统村落的主导系统,是各系统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桥梁;物质空间系统是载体,是村落各系统经过复杂演化而发展形成的空间实体;地域文化系统是社会基础,是村落内部各主体相互识别、相互认同的保障,并构建起了一个具有高认同感、归属感特征的文化共同体[6];外部环境系统是基本保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体现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征(表1)。例如,在村落发展的早期,政府及企业主体往往能更为敏感地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而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行为,这些行为也对村落整体的功能与空间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村民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往往受政府和企业主体的引导,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此外,各个主体的适应过程也是各系统进行深度互动的过程。例如,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能够促使系统内各主体进行自我提升,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规范以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各个主体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改造周边环境,使环境即能够为主体自身更好地发展而服务,又可以为系统演化创造新的动力源。

表1 传统村落复杂适应系统基本特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1 传统村落复杂适应系统的结构构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基于CAS 的传统村落功能与空间演化分析

2.1 案例选取

陆巷古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西北侧,古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 多年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保存30 多处明清时期建筑,素有“太湖第一古村落”之称。在陆巷村的发展过程中,大量主体开始不断涌现,通过主体与环境、主体与主体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古村的功能与空间风貌都发生了急剧变迁。陆巷古村具有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演变特征,故选取陆巷古村作为本研究的典型案例。

2.2 陆巷村功能与空间演化历程

依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根据陆巷村功能与空间演化过程中的主体涌现程度、系统的开放程度以及结构复杂程度,将陆巷村功能与空间的演化过程划分为行政力量介入的被动适应阶段、政府引导的过渡阶段和多元主体涌现的剧变阶段。

2.2.1 行政力量介入的被动适应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20 世纪70 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古村落村民的生产生活被全方面限制,每个村落都有相应的生产小组,用于给村民集中分配劳动任务。村民每天的活动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同性,村落的生活性功能为了“适应”大环境不得不退居次席,村落的生产性功能得到空前增强。此外,随着破“四旧”“禁鬼神”等运动的相继开展,村落的祠堂等核心空间原有的功能开始发生转变,逐渐被废弃或破坏。同时,为配合相关政策宣传的需要,村落内的许多空间被建设为广场。因此,广场逐渐取代了祠堂等公共空间成为了村民集会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受社会环境的限制,村民们也没有意愿进行自发性的娱乐活动,也使得村落内各种传统空间的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一些古村落虽然开始利用废弃的祠堂进行改造,但基本都被改造为村委会或者学校,有的甚至被改造为工厂,其原始的功能难以恢复。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古村的许多核心空间遭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使得村庄整体风貌的保护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表2)。

表2 被动适应时期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及其作用效应(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2.2 政府引导的过渡阶段(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末)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陆巷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村落中开始出现了拆旧房建新居的热潮,但受限于经济条件以及传统的思量,村中一部分居民仍将老建筑作为住所。因此,新老建筑交相辉映是这一时期陆巷村主要的空间特色。

1976 年,为了改变东山镇对外交通不便的困境,东山镇政府通过多方筹资,开始着手修建环山公路。至1979 年,环山公路修至陆巷,古村的对外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陆巷古村旅游服务功能的潜力开始逐步显现。1984 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第五支行与吴县旅游开发公司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开始对东山镇进行旅游开发,不仅修建了陆巷至西山(今金庭镇)的码头,同时还开辟了东山镇至西山镇的公交线路,陆巷被设为该线路的终点站,使得陆巷一跃成为连接东山与金庭镇重要的旅游交通枢纽。随着东山镇旅游价值的不断发掘,原有的交通条件开始难以满足东山镇内各古村的发展需求。1995 年,在东山镇政府的组织和号召下,大量的群众踊跃地参与到了东山镇的各种道路改造项目中,并修建数座连通镇内镇外的桥梁,为陆巷村之后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7](表3)。

表3 过渡时期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及其作用效应(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2.3 多元主体涌现的剧变阶段(2000 年至今)

新世纪开始,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逐渐成为政府、企业、社会人士乃至当地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格局。在这一时期,陆巷村的整体空间品质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村落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在政府层面,苏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文化保护的号召,通过多方协调率先成立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领导小组,而后吴中区与东山镇又相继设立了古村落保护和利用指挥部以及陆巷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从而建立起了完整的市、区、镇三级政府古村落保护机构;另一方面,为适应陆巷村旅游开发的需要,政府还斥巨资对古村主要街巷两侧的民居建筑进行了改造,恢复了其传统的建筑风貌,极大地体现了陆巷古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在企业层面,2013 年,大量的民间资本开始涌入到陆巷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活动当中,成立了苏州守溪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建设了诸如精品酒店、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还开发了众多关于陆巷古村的文化纪念品,为陆巷村更好地发挥旅游服务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村民方面,出于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以及提高经济收入的目的,不断有村民将自家老宅评价入股到古村落旅游开发公司当中,获得旅游开发的收入分红;另一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古村居民则是通过经营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活动,从而参与到古村的发展当中;此外,为了使自身的权益得到更完善的保障,陆巷村的村民们还自发成立陆巷古村保护管理小组,自觉地参与到古村的保护工作当中。

在社会层面,出于对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许多具有良好经济条件的社会人士通过捐赠资金或直接出资购买房屋产权等方式对村落内的众多古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如陆巷村的宝俭堂、怀古堂分别在2001 年和2002 年被苏州市民购买,并出资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使得这两个古建筑得以以完整的面貌展现给当今的村民和游客。

在这一阶段,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是陆巷村整体空间与功能演变的主导力量。系统内各适应主体根据经验做出反应,对结果进行记忆储存,并不断修改自身的反应模型,从而促进陆巷村的空间品质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

3 陆巷村复杂适应系统调节机制

3.1 提升适应主体的自适应能力

陆巷村的保护与发展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到政府、企业、村民、社会人士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历程。多元主体的适应能力强弱决定了陆巷村复杂适应系统结构的强度。因此,为确保陆巷村复杂适应系统的持续演化,需多层次地提高各主体的自适应能力。村民是陆巷村保护与发展的最直接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公众参与意识,对村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要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政府是引导村庄发展的核心力量,又是村民、社会人士以及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与协调能力;企业方面则需要关注当地村民对提高经济收入的期望,积极创新和拓展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3.2 培育“自下而上”的基层力量

基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村落的发展能否符合村民的实际需要,也决定了村落能否延续自身的“自治性”传统。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村落当地的传统文化,培育村民的地方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村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另一方面,要尊重集体决策,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提升民主决策的实效性;最后,要进一步满足村庄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好古村的近远期经济与空间发展规划,着力化解村落中各发展主体的利益纠纷,从而把村落中各利益主体凝聚成为一个富有弹性的自组织系统。

3.3 优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

陆巷村的发展历程既不是由政府单一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当地村民的自力而为,而是由政府、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合力的结果。因此,要重视社会力量在陆巷村复杂适应系统演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村集体、社会力量联动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引导各类机构、企业或有能力的个人通过认养、认保等方式进行村落的“转移性”保护;同时也要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村落保护发展的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各主体的基本权益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结语

陆巷村的空间与功能演变需要立足于复杂适应系统演化的过程与机制,对陆巷村的复杂适应系统的优化进行有效调控。一方面,要重视和提升陆巷村复杂适应系统内各个主体的自组织与自适应的能力,顺应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好相关政策与准入机制,推动陆巷村的整体功能与空间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古村古村落村落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