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桥西直街地摊空间一体化特征研究

2022-04-27钟佳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界定间距载体

文/钟佳滨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林俊挺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王 卡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引言

为了稳定就业,《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1]。地方政府出台了允许临时占道经营的管理措施,自上而下推动地摊经济的发展[2],使得地摊空间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种刚性组成。地摊空间如何嵌入街道空间并使之一体化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3]。笔者发现桥西直街地摊空间的一体化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尝试总结并提取其地摊空间的一体化方式和特征,为今后地摊空间在既有街道空间中的嵌入提供思路。

1 桥西直街地摊空间概况

桥西直街是杭州桥西历史街区的沿河步行街,位于大运河西侧,北至拱宸桥头,南至登云大桥。在近现代历史上,桥西直街所辖的区块一直被称为“北关夜市”,地摊文化历史悠久[4]。古代北关夜市的地摊包括固定地摊和流动地摊(图1)。桥西直街在保护和更新再利用的过程中,一直在传承地摊的历史文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需要,桥西直街采用了长期不可移动的设施作为地摊落地的方式(图2)。目前,地摊位于桥西直街中段的沿河步行场地。该区域共有16 个地摊,从南向北编号依次为1#到16#(图3)。

图1 北关夜市(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图2 桥西直街地摊设施(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桥西直街及地摊空间的空间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桥西直街地摊空间界定元素

界定元素是微观层面界定领域的要素。调研后得到桥西直街历史街区存在盆栽、片墙、阳伞等八种界定元素(表1),具体可分为点状的行为界定元素和面状的界面界定元素。

表1 地摊空间界定元素类型总结(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2.1 行为界定元素

文章将提供行为发生条件和过程的点状设施定义为行为界定元素,其能够界定空间的行为属性。桥西直街地摊空间的行为界定元素包括易移动的桌椅,它为地摊空间中的消费者提供可停留性的空间,最典型的是餐饮地摊的就食空间。

2.2 界面界定元素

界面界定元素,指限定某一领域的面状元素。根据元素的可移动程度,可分为不可移动、不易移动和易移动三种类型。其中不可移动型界面界定元素作为最基础的界定元素,它的材质和颜色与原有街道系统相统一,维持街道风貌的一体化。并根据业态需要,在不可移动型界定元素基础上组合运用易移动和不易移动型界定元素,创造可供人停留和不同开敞程度的地摊空间。

不可移动型界定元素有屋顶、片墙和镂空矮墙,具有长期固定的特点。屋顶和片墙适用于地摊空间中交易空间的界定。交易空间是完成商品交易的场地,具有经营者展示商品和消费者临时停留选购商品的功能。镂空矮墙适用于地摊与其他消极空间的分隔,如街道小型电力设施场所,起到界面装饰、视线遮挡和空间隔断的作用。

不易移动型界定元素有花槽,具有体积中等、重量大、不便移动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分隔两个地摊的个体空间,使其互不干扰。

易移动型界定元素有盆栽、遮阳伞,具有体积小、方便移动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地摊空间的沿街两侧界面和顶界面的界定。其中,盆栽能遮蔽街上行人的视线,为地摊空间提供私密性。遮阳伞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暗示停留场所,界定地摊空间的顶界面。

3 桥西直街地摊空间载体类型

地摊空间载体是承载地摊经营活动的街道个体空间[6],除了交易与消费行为外,还承载休憩、交谈等行为。根据丹麦著名建筑师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休憩、交谈、休闲购物等属于自发性活动[7]。根据停留时间长短,地摊空间载体可分为停留性空间载体和半停留性空间载体。本文调研发现桥西直街共有16 个地摊空间载体。其中#7 和#13 空间载体没有承载经营活动,将其剔除后共选取14 个空间载体进行归纳(表2)。

表2 地摊空间载体类型总结(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3.1 半停留性空间载体

半停留性空间载体承载的商业活动具有即买即食、即买即走的特点,所以停留交易和等待的时间相对较短,此类空间载体均为开敞型空间,主要是手工艺品的零售地摊。

3.2 停留性空间载体

停留性空间载体由可供消费者短暂停留的交易空间和长时间停留的其他功能空间组成。停留性空间载体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空间范围大,二是具有停留功能。站在行人对空间载体中停留空间的视线可达性角度,可分为不开敞型、半开敞型和开敞型三种类型的空间载体,为街道滨水区域提供多种不同开敞程度的停留空间。作为小微公共空间,多样化的空间载体对街道一体化营造和微观尺度的日常生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8],可以提高街道空间的体验感。

不开敞型空间载体是指行人对停留空间的视线不可达,主要用于对空间具有强私密性需求的地摊,如划分场地的体验类地摊,包括传统乐器以及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由于艺术的体验性需求,不开敞的空间为消费者营造不受外界视线干扰的空间氛围。

半开敞型空间载体是指行人对停留空间的视线只有单向可达,适用于对空间具有稍强私密性需求的地摊,如划分场地的附带桌椅式的轻餐饮类地摊。由于消费者停留就食和休息等需求,围合性的界面能够给予消费者空间上的安全感。

开敞型空间载体是指行人对停留空间的视线具有双向可达性,适用于临近街边小广场的轻餐饮类地摊,其边界模糊多变。空间载体中的停留性空间可以视为广场休息空间的一部分。

4 桥西直街地摊空间界面构成

地摊空间界面是由所有地摊个体空间嵌入街道后形成的一体化街道界面。桥西直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街道空间,其东临大运河,属于城市滨水步行街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9]。空间中的小木屋采用不连续的嵌入方式,形成不连续的空间界面,满足行人对滨水空间的感知。根据相邻小木屋的间距,不连续的地摊空间界面可以分为不等间距和等间距两种类型(表3)。

表3 地摊空间界面类型总结(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4.1 等间距空间界面

小木屋具有轮廓明确和易感知的特点,采用等间距的嵌入方式,形成了等间距的空间界面,维持了街道空间的秩序感和一体化。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大乔木以固定间距种植在街道的滨水空间,受到乔木的限制,小木屋嵌入两棵乔木之间,形成富有高低节奏感变化的街道空间界面(图4)。

图4 地摊空间西侧侧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 不等间距空间界面

地摊空间中小木屋的不等间距嵌入,形成了不等间距的空间界面。桥西直街地摊空间有4 个较大间距的空间界面。分析发现桥西直街西侧存在4个特殊的街道空间,分别为桥西直街的入口空间、刀剑博物馆和伞博物馆的3 个入口空间。首先,为了保证行人进入桥西直街后对滨水空间的感知,将街道入口对面的场地建成小广场;其次,为了满足博物馆入口空间形象展示和人流聚集的需求,将3 个博物馆入口对面的场地建成3 个小广场。这4个滨水广场的存在,限制了小木屋的嵌入,形成4个较大间距的空间界面(图5)。

图5 地摊空间东侧侧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地摊经济对疫情后经济复苏以及促进低收入者的二次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市井生活的丰富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众多一线城市的管理者担心地摊的重新回归会使城市公共环境治理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一炬,因而推迟甚至拒绝地摊经济在城市出现。通过对杭州桥西直街地摊空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地摊和街道空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可以从空间界定元素、空间载体类型和空间界面构成三方面实现空间一体化,从而进一步丰富街道空间的体验感。

猜你喜欢

界定间距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高血压界定范围
算距离
基于离差的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