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设计浅析
2022-04-27曲敬铭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文/曲敬铭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副教授
许松林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传统建筑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但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梁思成先生从东方视角出发,提出我们需要往新营造建筑体系发展,此种体系的提出使两个问题随之而来,东方传统营造特色如何表现?体系如何创新?文章则试图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上有所探索。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城市、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当前学界的重要任务[1]。檐下空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社会性、开放性最强的空间,其理念与当代建筑设计中提倡的社会服务性空间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在接受世界潮流思想影响的同时,有必要归纳分析与理解中国传统檐下空间在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生存环境下所体现出的人文亲和力、形态表现力和空间建构特性。
1 中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的定义
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所限定的研究范围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由建筑主体的建材构件向水平或垂直方向延展搭建所形成的,其视觉形态和空间存在对于主体建筑建构逻辑的文化内涵、结构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同时也是与建筑的屋顶檐口有直接或间接的空间联系,并具备一定环境行为承载能力,可供人置身其中去使用的半室外水平遮阳空间。而自成主体、独自构建的点式园林亭台、风雨桥等,由于建构理论上虽属于屋檐下的空间,但缺乏“檐下空间”作为过渡空间的理念探讨必要性,则不在文章研究范围之内。
2 中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的形态解读
2.1 空间起源
在原始社会时期,建筑多以土木和韧性植物枝叶为建材,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为防禽兽避鸟虫和抵御恶劣天气,古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逐渐形成穴居和巢居两种建造逻辑,此后人们在不断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在改造着建筑的周边环境,这代表着建筑的发展与人们的环境驾驭能力息息相关。
穴居多位于北方,发展脉络为:横式穴居、竖式穴居、半竖式穴居再到木骨泥墙式多室建筑;其中河姆渡文化的木结构建筑所采用的榫卯技术,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中檐下空间的出挑奠定了技术基础。巢居多位于南方,其发展脉络为:单株树巢居、多株树巢居再到干阑式建筑。在此建构逻辑下发展出的檐下空间功能,不仅作用在水平方向,还随着架空层的利用开发,增加了垂直方向的空间交流,例如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等干栏式建筑。
从两种形式的发展脉络(图1)可以看出,檐下空间的雏形均在两种脉络的中后期显现:在自下而上的穴居模式中,檐下空间的形成是从建筑外墙起,由内延展至外来接纳环境;而在自上而下的巢居模式中则是由外向内,在开放环境中塑造私人空间。
图1 上行:穴居空间发展脉络;下行:巢居空间发展脉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形态解析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檐”指的是屋顶向坡度方向挑出的边沿部分,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做法叫做“出檐”,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建筑外围结构免遭屋面排水以及日晒的侵蚀,之后随着人类生存大环境的改善,为满足商业、休憩等更为多样的需求,才逐渐发展为一种过渡性枢纽空间,并建立起了自身的一套建构美学,其中涉及出檐尺度、出挑做法、三维空间构成以及文化艺术表现力等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中檐下空间的存在首先与所在地的气候有关,南方多雨地区建筑出檐大,北方少雨地区的建筑则出檐小或几乎不出檐;其次是特殊行为需求,例如凉山彝族人民没有单独的祭祀建筑,同时当地的瓦板房立面也受气候原因而较为封闭,故在建筑前出挑最大能至2 米的出檐,这样一个远超保护建筑结构作用的大尺度空间对于彝族人而言,除了纳凉和作为储物空间外,更重要的是祭祀祖灵、消灾仪式的公共活动场所[2]。此后发展出的屋檐出挑做法、三维空间构成以及装饰艺术则与建筑等级、空间功能以及地域性人文情怀的表现相关联。
2.3 形式载体与存在意义
人们思维中普遍认定的“檐下空间”是位于檐柱或老檐柱以外,以及金柱与檐柱及建筑外墙构成的檐廊空间,但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檐下空间的形式载体不仅限于此,它的形态可分为两类:点式和条式。点式中,常见的功能载体有门廊、檐厅和明堂;条式的则有檐廊、挑廊和廊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以条式空间串联点式空间,配合建筑的开门、开窗和隔墙开洞,达到串联建筑流线和引导视线的目的。
2.3.1 门廊
门廊作为建筑的起点,意在“过”,通过与两侧院墙形成装饰形体上的对比来突出入口,常作为分隔空间层次的构件结合院落叠加布置,过一门进一院,迈过门槛并穿过门廊形成的阴影空间,这一行为可以让人的身心都明确感受到空间的递进关系。例如北京四合院的入户门根据等级会有不同的进深,前院与抄手游廊间还有垂花门作为二层空间分隔,将中心功能的合院与附属功能的前后院明确区分。
2.3.2 檐厅
檐厅属于“隔”的一种方式,意在“汇”,为了提升建筑所有者的形象和使用的舒适度,在两侧隔墙开门洞连接檐廊或房间,厅内常用格栅窗塑造视线通廊,加强空间层次。檐厅常结合建筑体量设计,例如在川西吊脚楼中,从建筑面宽方向做减法,将一部分体量完全抽走形成檐厅,在景观一侧设置格栅或栏杆扶手,作为前后通透的公共休憩空间。此外,中国传统的戏台类建筑也是檐厅的重要载体之一,至元代时期形制成熟,分前后场,前檐厅为舞台,一侧或两侧设置登台楼梯,两侧过道连接檐廊,向舞台前方连接客座,向后方连接演员准备室和储物间等房间。檐厅也常结合院墙设置,面向院落作为片状交通节点,以胡雪岩故居的入口序列设计(图2、图3)为例,第一层次通过入口处精致装修的宽敞檐厅与入口前细长的巷道相对比;第二层次通过一侧檐厅隔墙阻挡视线,并在其上设置门洞以衔接更大面积的檐厅侧院,从檐厅尺度到屋檐与院墙间形成的天井大小均较第一层次放大数倍;第三层次通过经由二门过细长型照厅的组合来挤压空间感受后,转而步入宽广的芝园檐廊,又一次通过空间大小、明暗对比和视线引导对游览者的心理造成冲击。
图2 胡雪岩故居:入口序列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胡雪岩故居:檐厅(轿厅)(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3.3 明堂
明堂常作为供奉祭祀场所或主要会客空间,是民居建筑中的核心空间,形态方正,意在“雅”。明堂常位于建筑主轴线上,坐北朝南或朝院落照壁方向开启以接受日照反光,前后流线通透,但与檐厅不同的是,其室内墙体通常交错布置来阻挡视线,需转折多次方可通过。
2.3.4 檐廊、挑廊和廊棚
这三种形式均属建筑体系内开敞式水平交通的体系,意在“通”。
檐廊形态自由,灵活多变。例如在江南地区,建筑沿街挑出多个步架,产生多种廊宽、廊高、街宽的比例关系,通过顶棚结构的层次变化二次塑造空间感,商家在廊下摆放商品和桌椅,并拆卸檐下建筑门板来消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孤立感,营造过廊即进店的商业气氛和邻里感受,此类檐廊通常沿道路连绵不绝地布置;若一侧临水,通常会悬挂灯笼招牌、设置美人靠和石阶。街道两侧建筑同时向街道中线出檐时,檐间形成的线性留白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在此下方设置条形水沟用于街道排水,且在街道尽端或转角处设置庙宇、戏台等公共建筑作为空间序曲的强音[3,4]。在建筑院落内部围合的檐廊常作交通连接而用,在下方起台基以防止雨水倒灌并强调空间形态,通过它与院落的围合回应使建筑产生向心性和凝聚力,例如福建客家土楼层层偏移的檐廊空间,即体现了空间的秩序性,同时也体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世俗理念。
挑廊则是檐廊在建筑二层及以上的架空表现形式,常在建筑一侧或四周环绕,形成前有阳台、周围有走廊的格局,常见于塔式、楼阁式建筑和干栏式吊脚楼建筑中,利用木柱斜撑、直撑或直接悬挑的方式来搭建走廊,结合腰檐、悬柱等构件来丰富建筑立面、塑造光影效果和强调建筑层数。
廊棚相对于前两种形式,更强调“覆盖”感,即由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屋檐相接形成的公共通道(图4)。
图4 檐廊、挑廊和廊棚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4 区别与共性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限于自然地理因素,非着意创新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象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5]。除去最基本的结构保护需求,在门廊处出檐是形式所需,标识入口;沿面宽垂直方向出檐是建筑刚度所需,结合穿枋联系屋架,稳定重心;往庭院内出檐是生活起居所需,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沿公共道路方向出檐是秩序组织所需,表现建筑的亲和力来引导过街人员的流线与视线。
中国传统建筑檐下空间的区别,从理念上讲,主要是由地域文化因素、建筑功能需求的不同所造成的,体现在空间序列排布、地域化建材使用和当地人文历史装饰艺术三个方面;而就其共性,从空间结构上讲,檐下空间表现出的建筑结构可读性、结构承载逻辑则是源于地域之间相似的民俗社会模式、价值观引导的行为和建构力学的需求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态度。
结语
“檐下空间”精神的特点可总结为三点:空间拓展、形式开放、容纳共享。在中国建筑的历史长河中,檐下空间既是空间载体,也是生活态度在建筑上的展现,所表现的都是一种“开放的领域感”和生活的“可读性”,在人们的生活起居、商业休闲、文化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