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2-04-27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庭院广场博物馆

文/谢 颖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储凯锋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讲 师 博 士(通讯作者)

1 研究背景

博物馆外部空间是城市过渡到博物馆内部空间的连接空间,是博物馆向外界展示城市文化主题的延展,也承载了一部分城市功能。外部空间源于日本建筑理论学家芦原义信的定义,指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室内空间的延续[1]。博物馆外部空间主要包含了入口广场、景观绿化区、建筑开放露台、停车场。本文中博物馆外部空间主要是指参观者、市民可以进出、交往、游憩的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和举办社会活动的场所[2]。芦原义信认为“公共空间是由人所主导而构建形成的,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空间环境,是更具有意义的空间场所”[3]。街道、广场、公园等作为固定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被广泛研究,而在城市更新进程中,需要发掘更多公共开放空间,使公众能够共享城市资源,非公共空间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正成为趋势。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可以为城市提供一个空间开放、功能复合的城市节点。外部空间与周边城市交通进行对接联系,与城市生活融合,激发街区活力。

2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设计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需要给予公众便利性、舒适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H. Whyte)研究发现一个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必须具有易达性、活跃性、舒适性和社交性四个特征[4]。结合公共空间特性和博物馆外部空间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2.1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指充分地向城市人群开放,也可以定义为24 小时开放,任何人可以进入并可以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设计中基于安全性、管理角度,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往往会受到抑制。

2.2 易达性原则

易达性是保证空间公共性的前提之一,设计中容易被忽视。公共空间的易达性会受到空间缺乏视觉引导、是否方便残疾人使用、路径不按使用者意愿设置等情形的影响。

2.3 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是指博物馆外部空间、功能、形态与博物馆建筑的结合程度。空间结合是指可以开放地下空间、底层屋顶平台、具有良好垂直交通的空中开放空间等,而不仅是平面上的渗透。功能的结合,主要是在公共空间附近设置零售、咖啡、小型餐饮等,丰富公共空间使用功能,激发活力。形态上的结合指通过提供遮阳设施、座椅设施等,使得公共空间平面形态多样化。

2.4 舒适性原则

想让使用人群获得舒适感需要满足使用舒适和视觉舒适性两个方面。使用舒适是指可以提供遮风避雨或相对隐蔽的休息空间以及充足的食物等。视觉的舒适则涉及环境是否整洁干净,是否拥有自然环境,如阳光、绿化,需要避免视域内有害要素的干扰,如灰尘、混乱无序的装置摆放等。

2.5 参与性原则

很多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比较注重形式而缺乏实用性,这是公共空间缺乏参与性的结果。一个良好的参与性公共空间需要入口空间具有良好的空间导向性,具有人流聚集点且活动设施多样。

2.6 多样性原则

为了打造更有吸引力、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需要满足使用者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除了广场、绿地、街道外,还包括博物馆的架空空间、灰空间,博物馆的屋顶、庭院、建筑物地下空间等。还需要在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和心理、行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空间的场景设计。除此之外,公共空间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来提升空间品质。

3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三种形态

广场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常见形态,博物馆外部空间也常有广场和街道两种形态:即点状空间和线性空间。除此以外,博物馆外部空间如果要塑造构成要素更多、更为有趣丰富的公共空间,可将这样的形态归为庭院型空间[5]。下面通过梳理这三种形态的典型案例,总结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设计策略。

3.1 街道型博物馆外部空间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包括了原遗址和加建的博物馆建筑。建筑仿照了民居小尺度小体量,屋顶也参考了周边民居的坡屋顶原型,从而融入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师以原有传统酿酒作坊为中心,新建的博物馆以“合抱”老作坊的姿态布置[6],从而形成了小尺度街巷(图1),与周边历史街区肌理渗透。街巷空间模仿传统民居连廊灰空间,地面旧砖铺地,建筑青砖墙面,使整个外部空间透出传统古朴的韵味。

图1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的街巷

艺仓美术馆位于上海黄浦江边,原为输送煤矿的重要历史工业遗迹。其中运煤信道改造为文创走廊,煤仓则改造为美术馆[7]。建筑师利用外部空间原有的高架廊道打造一套立体的漫步系统(图2):高架的步道、上下楼梯、折行坡道、天桥、观景平台,并在其中穿插服务空间、咖啡吧等辅助功能空间。美术馆的外部空间被改造为滨水公园,实现滨水+步行空间的形式。高架廊道采用了悬吊钢结构系统,利用原有的混凝土框架支撑,这也是高架步道下点缀的玻璃服务空间顶盖的悬吊结构。纤细轻巧的钢结构和粗犷的混凝土结构形成对比,也带来了很好的视觉通透性。

图2 艺仓美术馆的漫步系统

3.2 广场型博物馆外部空间

连州摄影博物馆坐落于连州的“老街”,是市内仅存的完整历史文化街区。老城里的小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保留的老字号小吃、民国时期的建筑无一不展示了过往的辉煌。建筑师用三个连续的坡面将新旧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包裹在同一屋檐下。屋顶、立面采用了黑色片岩和灰瓦,尊重了老城的深灰色调,以此在新老材质之间形成对比,产生了奇妙的对比感。建筑首层对外开放形成U 形广场(图3),一端连接老城街巷系统,一端连接楼梯和连廊,使得博物馆展览空间和老城公共生活空间得以互相渗透融合。建筑师在建筑内部打造了一套开放的立体交通系统,动态流线将老城日常与展览馆连接在一起。整个博物馆融入进老城小街小巷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提供了文化建筑的展览功能,也因为打造了开放的广场空间而给予了老城居民交往、休息、集会的场所。

图3 连州摄影博物馆的首层开放广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三期,有别于前两期,设计主题是和平公园,凸显抗战胜利,作为江东门纪念馆叙事篇章的最终完结。三期位于参观流线的末尾,需要凸显升华的情感,也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补充。建筑师将广场四周地形三面隆起,围合出供集会活动、娱乐的广场空间。采用覆土式建筑将纪念馆功能和停车场置入地下,屋顶则设置成可上人的屋顶花园(图4)。场地西北侧则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及坡道与城市原有交通系统进行对接。建筑师巧妙地通过抬升和下沉场地,将广场界定出三个公共空间:屋顶花园提供休憩、散步、交流的场所,半围合的广场提供集会空间,下沉广场作为连接城市交通的枢纽。设计完成了人群方便可达、参与性高、空间公共开放、活动多样、环境舒适等公共空间的要求。

图4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三期的下沉广场和屋顶公园

3.3 庭院型博物馆外部空间

绩溪博物馆位于安徽绩溪旧城,设计最有特点的是其起伏的屋面,仿佛为绩溪的山形水系。放眼望去,绩溪博物馆与周边徽派风格的古城风貌、远处的山峦起伏融为一体。建筑的整体借鉴了徽派民居的典型布局,拥有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建筑师设置了丰富立体的观赏路径(图5),串联起庭院、天井、街巷、水面,并将外部空间对市民进行开放。庭院中,保留有苍劲有力的古槐、抽象的假山、不规则的水面池岸、曲折的路径。建筑师通过曲折有趣的路径、丰富的庭院设计细节,营造了一个幽静而又开放的博物馆外部空间。

图5 绩溪博物馆的庭院空间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荔湾老城区,是粤剧的发源地,也凝聚着岭南园林的历史。设计中追求当地文化内涵的延续,采用继承岭南特色的园林布局。博物馆主要展览建筑沿基地边界布置,中间能留出更大的园林空间。建筑师通过对博物馆外部空间营造出的传统园林空间(图6),增加了博物馆的开放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参与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6 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庭院空间

4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设计策略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梳理博物馆外部空间与城市和博物馆的连接过渡的方式,可以总结出常见的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设计策略。

在营造街巷空间即线性空间中,为了融合当地历史街区肌理小体量建筑,将外部空间打造为纵横街巷并与当地街巷渗透(表1-a),或者利用滨水景观、广场,平行设置步道空间、商业、活动广场(表1-b)。

表1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设计策略

在营造广场空间即点状空间中,将首层开放引导人流,破除封闭的感觉,与室外广场共同形成人流活动空间。建筑也可以设置半开放的立体交通体系,与广场相连,打造开放的漫步通道,参观者和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表1-c)。广场空间也可以通过制造高差,巧妙地将不同使用人群分流。下沉庭院承接来自城市地铁、隧道的人流,屋顶花园则作为市民交流、散步等休闲活动的场所(表1-d)。

在营造庭院空间即元素稍多的空间中,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半开放庭院(表1-e),即将庭院隐入博物馆之中,再设计有趣的观赏路径将庭院连接。这样的庭院小而静谧,适合市民休憩、观赏。另一种为全开放庭院(表1-f),即以庭院为核心,博物馆建筑围绕其布局。这样的庭院大而热闹,适合市民聚集、玩耍、交往。

图表来源:

图1:参考文献[8];图2:参考文献[9];图3:参考文献[10];图4:参考文献[11];图5:参考文献[12];图6:参考文献[13];表1: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庭院广场博物馆
布鲁塞尔大广场
回到庭院
在广场上玩
庭院
博物馆
庭院中的童年
广场
露天博物馆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