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技术标准的编制方法

2022-04-27栗晓华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油脂标准

栗晓华

(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41402)

在生产企业里,企业标准通常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企业技术标准体现企业产品的制造质量、是企业产品定位的主要依据。设备技术标准体现了企业设备维护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是指导设备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是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设备性能和产品精度要求的重要技术依据。生产设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只有正确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科学管理设备,才能以合理的设备投入,获取最优的设备综合效益。

1 设备管理标准概述

设备管理标准包括设备技术标准、设备完好标准和设备检验标准。其中,设备技术标准是由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简称“四大标准”,如图1所示。

1.1 设备技术标准的概念及关系

设备技术标准是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修理、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与重要技术依据,包括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一、设备维修技术标准是为了确保设备能通过点检和检修手段,来保证设备能达到原有功能和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也是设备点检和检修的技术依据。二、设备给油脂标准是按一定的时间,按规定的油品、一定的数量,对设备的润滑剂进行添加或更换。三、设备点检标准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器、工具等手段,对设备按一定周期、固定的地点、确定的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掌握设备的状态,以作为编制设备检修周期、检修项目等的依据。四、设备维修作业标准是确定设备维修作业流程、工艺、工时和费用的基础,是进行维修作业的依据。

设备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标准,是编制设备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给油脂计划、点检(日常和定期)计划以及国家、行业要求的其它工作的实施,都需要通过维修作业手段来完成。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实现规范维修管理。

1.2 设备完好标准

设备完好标准是指对设备性能、设备精度、动力设备、自动控制、零部件、安全防护装置、磨损腐蚀、制动系统、计量仪器仪表、润滑系统、各项消耗、跑冒滴漏现象、设备技术资料、设备外观及卫生等是否完好、齐全、有效、节能、美观、达标等进行判断的标准。

1.3 设备检验标准

设备检验标准是指为了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产品质量,使用仪器、工具或其它分析方法检查设备是否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和性能的验收标准。检验包括检测、比较、判定与处理四个环节。

1.4 设备管理标准的关系

设备管理不仅要执行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同时也要执行设备完好标准和检验标准。设备“四大标准”是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点检标准是技术指导标准,设备维修作业标准是执行标准,设备完好标准和检验标准是技术指导标准和执行标准运行效果的验证标准。

2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目的

设备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标准,是编制设备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指导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技术核心。给油脂标准是为了给设备以正确的润滑,减少和消除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发生设备故障和降低设备性能;减少摩擦阻力,降低动能消耗;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加工精度,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合理润滑,节约用油,避免浪费。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检查诊断,尽早发现不良地方,判断并排除不良因素,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及内容;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备品配件供应计划、合理的预检预修计划;能准确掌握设备现状,通过点检能使资料积累,使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维修费用明显下降,维修计划加强,不断扩大状态检修的比例,实现优化检修。维修作业标准是为了规范维修管理、提高维修作业质量精度、缩短维修作业时间、防止维修作业事故发生、提高维修作业管理水平。

3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依据

编制设备技术标准要依据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等技术数据;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以及上级有关技术部门推荐的设备润滑和油脂使用技术管理值;设备技术管理以及运行、故障、维护、检修过程中的实绩经验;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并根据公司在安全、环境、消防、危险源控制上的特殊要求等。

4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要求

4.1 维修技术标准编制要求

参与编制的技术人员要消化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熟悉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维修特性(劣化倾向、异常现象的发生形态等)。要确定设备的主要运动部位和磨损部位,突出设备维护过程中的重点方法。对关键部位的技术指标、检查方法要具体,尽可能量化,有些部件应画出简图。

4.2 给油脂标准编制要求

按照设备润滑“六定、三过滤”原则,首先编制单机设备传动、转动、滑动、摆动等产生摩擦与磨损的部件补油标准和更换油脂标准,明确油位和注油量。然后编制检测(化验)油的标准,一般对容积大于500 L的供油部位要进行抽油化验。凡改用新油品或替代油品,必须经上级权威部门审批。

4.3 点检标准编制要求

新增设备以及改造过的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编制点检标准;同类设备因使用环境不同、其点检标准具体内容、点检周期也应不同;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和装置,视其特点和具体要求而定;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设备特点有所侧重,特别是关键设备、重点设备、起重设备、动力系统、承压特种设备、高压电气等要高度重视。点检标准应根据运行实绩修订完善,修订周期不超过5年。

4.4 维修作业标准编制要求

明确维修作业目的,掌握设备结构、项目内容、作业工序、作业环境,具有施工实践经验。编写维修作业标准时,一般作业(如手锤、气割、锉、铲)不必详细填写;安全要点特别是应吸取以往发生事故的作业教训;不容易理解的作业内容可简图说明;作业时间不包括吃饭与休息时间;常规检修范围内重要的设备检修项目不分日修、定修、年修和抢修。

4.5 总体要求

编制的设备技术标准内容要具体、数据要准确,做到简洁、明了。具有准确性、全面性、技术性、一致性、严谨性、针对性、安全性、规范性、节约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等特点,“四大标准”尽可能实现表格化。其中:设备给油脂标准和点检标准还需要配置相应的记录,给油脂标准需要配置设备给油脂记录、油脂检测(化验)记录和油脂更换记录;点检标准需要配置点检记录,内容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内容。

5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程序

编制设备技术标准需经过起草、审核与批准,试运行、修订等过程。在实践中通过PDCA循环不断修正和完善。

5.1 设备技术标准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编制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时,根据标准性质、内容和编制要求,应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丰富现场实践经验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润滑工、点检员等人员中,选定相应的并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员参与编制相应的标准。编制完成后,组织设备管理技术专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多方论证小组进行共同审核。对关键设备、重点设备和普通设备的关键部位,设备技术专家和中高层设备管理者要参与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分管设备公司领导批准,以技术性文件形式颁布试运行。

在编制设备点检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提出难度大、需要时间长的项目;二是需要增减项目时,要求分析和依据;三是确定点检周期时要考虑工作效率;四是判断标准要明确易懂,切忌含糊不清;五是记录要求简单,尽可能使用符号表达点检结果。

5.2 设备技术标准的试运行

颁布试行的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维修作业标准,在试运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不合理或错误之处及早发现,及早反馈,及早修订。维修技术标准主要由设备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总结,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主要由润滑工、点检员或维修人员进行分析总结,设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对关键设备、重点设备和普通设备的关键部位,其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设备技术专家或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参与总结,避免出现设备技术标准运行失当,造成设备故障或事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或生产影响。

5.3 设备技术标准的修订

新编设备技术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维修技术标准通常1~2年、其他标准通常0.5~1年)运行后,将会反映出维修技术标准超标,设备存在欠润滑部位或过润滑现象,装置或部位漏检或点检周期偏差,维修作业顺序倒置、流程干涉等现象,由于设备老化、生产工艺变化等条件或其它情况,新增设备或当设备由于技改原因变更结构形式,使用替代油品,实际运行效果与设备技术标准发生矛盾等,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需要及时修订。再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维修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根据设备运行工况、检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对设备技术管理值进行相应的修订,修订后的设备技术标准,同样应按编制程序进行审核、批准、颁布正式运行。

6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方法

6.1 维修技术标准编制方法

在编制维修技术标准时,首先根据设备或生产线的结构,按照功能划分成若干装置,从工序原料输入端到成品输出端依次编制出各装置编号,再编制出各装置的维修项目顺序(项号)。但在各装置里,可能存在相同的维修项目,只需在先前装置里编制,后面不需重复编制。其次对装配结构维修时,在维修技术标准内容里,首先绘制出装配图,再绘制分解零部件的维修简图,对需要维修的零部件逐一编制维修技术标准;对单个零部件维修时,仅在维修技术标准内容里绘制零部件简图,直接编制维修技术标准即可。第三在维修技术标准表中,重点编制零部件名称与材料、维修技术标准(图纸尺寸、装配间隙、劣化极限容许值)、点检(检测)方法与周期、修理或更换零部件周期等内容。

6.2 给油脂标准编制方法

根据设备润滑“六定、三过滤”要求。首先熟悉设备的结构和装置,分析透彻传动、转动、滑动和摆动等需要润滑的部位以及润滑点;其次确认所有润滑部位需用的润滑油脂品种及给油脂量;第三确定润滑周期和责任人,责任人安排不能模棱两可,避免推诿扯皮;第四确定润滑方法。对于新设备或装置,主要依据设备维护说明书,结合其运行负荷、运转速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因素,参照同类型设备或装置的润滑标准进行适当修改。编制润滑标准时,润滑脂以kg为单位、润滑油(液压油)以L为单位,便于后期的设备润滑日常管理工作。

6.3 点检标准编制方法

首先熟悉设备类型、各类型设备的结构形式,统计分析所有设备的各种装置种类(机械、电气、动力等);其次针对各装置编制点检项目和内容要求,做到同类装置的点检标准的一致性;第三不同部位、项目、内容对点检人员能力和点检方法的要求也不同,要区别对待;第四按设备类型,在保证满足生产、质量、安全要求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确定检查项目、方法、工具、标准和时间等。

6.4 维修作业标准编制方法

对于一般检修项目的作业标准,只需工时工序表(以作业网络图为主)就可以了,但对于大型、重要、难度较大的维修项目必须编制维修作业标准书;编制作业网络图首先要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维修作业标准书须详细填写设备拆装,检测设备顺序名称,每一主要工序的作业内容,所需工器具,作业者,以及技术安全要点,对于较难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内容须用示意图、简图等加以说明。

7 设备技术标准编制内容

7.1 维修技术标准编制内容

根据设备专业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维修技术标准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通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用于许多通用设备标准零部件的普通标准值,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则规定了专用设备的固有维修标准,电气、仪表设备通用部分较多。维修技术标准格式见附表。

7.1.1 维修技术标准编制内容要求

首先,明确对象设备(装置)的被更换机件(具有磨损、变形腐蚀等减损量大的工件)的性能结构,列出简明的示意图、采用的材料质量要求等;其次,明确被换配件的维修特性包括此机件的减损量的劣化倾向,特殊的变化状态和要求等;第三,对主要更换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进行设定,包括此零件的图纸尺寸、装配间隙、允许减损量的范围或劣化极限容许值以及使用标准等;第四,明确该零部件应限制的项目内容,诸如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振动值等。

7.1.2 维修技术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装置或部件名称、部件简图、零件名称、材质、维修标准(包括图纸尺寸、装配间隙、劣化倾向极限容许值)、点检或检测方法与周期、修理或更换周期和检修方面的特点事项等。其中:维修标准、点检或检测周期、修理或更换周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维修部位或部件。一台设备或一条生产线的维修部位或部件,与设备结构、承受负荷、运行状态、维护状况等有关。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统计同类型设备故障发生频次和故障现象,分析确定维修部位或部件的维修项目。

(2)维修标准。图纸来源于设备制造厂家或自行测绘设计两种方式,来源于设备厂家的图纸,一定要核实与其对应零部件的一致性,因为设备制造厂家存在设备升级或结构调整等情况,会出现零部件与实物不相符现象。自行测绘设计的图纸,往往会把拆解下来的零部件作为测绘基准数据,零部件完好时可以认定;零部件出现磨损、锈蚀、变形等情况时,测量出来的尺寸就存在误差,这时需要复核与之装配的零部件尺寸,确保测绘设计的零部件图纸还原原始状态。

装配间隙需要考虑装配要求的实际情况,参照公差与配合资料,选用标准技术值即可。劣化倾向极限容许值是一个既要考虑设备精度,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又要延长使用寿命的零部件技术管理值,也是零部件报废的尺寸极限值,是维修技术标准里的最难点。在维修时,测定需报废零部件损坏部位的尺寸,与标准零部件尺寸进行比较,其差值就是零部件减损量的允许范围,测定的尺寸就是其劣化倾向极限容许值。

(3)点检或检测周期。设定点检周期,是个难度较大的题目,通常在编制点检标准时先设定一个基准值,以后随着情况的改变,再逐步进行修正,以趋向合理。本处点检周期与点检标准里的点检周期具有一致性。检测周期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定检查项目的检测周期,按照法定周期确定检测周期;自行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与设定点检周期方法大体一致。

(4)修理或更换周期。确定修理或更换周期的思路与确定维修部位或部件的思路基本相似。通过统计同类型设备故障部位或部件的维修间隔期,分析出维修部位或部件的修理或更换周期。

7.2 给油脂标准编制内容

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是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内容包括给油脂部位、给油脂点数、给油脂方式、油脂品种牌号、给油脂量与周期、更换油脂量与周期、油脂检测(化验)周期以及给油脂作业分工等。给油脂标准格式见附表。

7.2.1 给油脂部位(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或每条生产线的所有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整无损,实施定点给油脂。

7.2.2 油脂品种牌号(定质)

按照给油脂标准规定用油脂,润滑材料及代用油品需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严格执行油脂使用极限标准,不允许使用超标准的油脂。

7.2.3 给油脂量(定量)

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补充和定量换油,做好废油回收,治理设备漏油,防止浪费,节约能源。

7.2.4 给油脂周期(定期)

给油脂周期包括油脂补充和更换周期、油质检测(化验)周期。按照给油脂标准规定的时间加油、补油和清洗换油;对重要设备、储油量大的设备按规定时间取样检测(化验),根据油质状况采取对策(清洗换油、循环过滤等)。

7.2.5 给油脂工作分工(定人)

按照给油脂标准,明确操作工、维修工、润滑工(或维修工兼)在维护保养中的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具体根据企业对设备润滑管理的要求,确定给油脂工作责任人。

7.2.6 润滑方式(定法)

根据设备结构,作用情况以及设备先进的程度来决定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润滑方式较多,诸如集中循环给油、集中自动给油、集中手动给油、油浴润滑、油雾润滑、滴油润滑、油枪给油、油杯给油等等。

7.3 点检标准编制内容

点检标准是针对设备各部位的结构特点,对点检作业基本事项进行的规定,重点为点检部位、项目、内容(性能、精度、润滑、完好、运行状态等情况),点检分工,点检状态、点检方法、点检周期、判断标准、点检记录及流程等。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点检标准格式见附表。

7.3.1 定点检部位(定点)

科学地分析设备,明确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点检部位,为后续确定点检项目和内容做准确。明确点检部位,专业(机械、电气、动力、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要全面、结构(机械传动、电气拖动和自动控制、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要全面,做到分析准确无误。根据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一般包括设备的传动、转动、滑动、摆动等产生摩擦与磨损的部位,与原材料接触部位,能源介质腐蚀部位,荷重承载部位,电器绝缘部位等均需要安排点检。

7.3.2 定点检项目(定项)

每个点检部位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点检项目,如一个部位检查油压是一项,检查油压和油温是两项,检查油压、油温和流量是三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点检项目不尽相同,点检内容也不尽相同。机械设备点检十二大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温湿度、流量、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老化、信息。电气设备点检十二大主要内容包括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异味、氧化、老化、松动、电流、电压、干扰源。

注意:在一个部位下,只有周期、标准类别、点检状态、实施方相同时,点检标准才能合并为一个项次;周期、标准类别、点检状态、实施方只要有一项不同,都应生成新的点检项。

7.3.3 定点检周期(定期)

依据设备作业率、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润滑状况、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其他同类厂的使用实际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值等因素与前提,预先设定一个点检周期,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和实际经验的积累及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调整完善,逐渐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一般而言,关键和重要设备、主要设备的载荷点及其它影响的点,检查频数一班可达几次,不易劣化或劣化速度缓慢的点,其点检周期可达一个月至半年或一年,具体点检周期视本企业会实际情况而定。

7.3.4 定点检标准(定标)

点检标准分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量标准是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及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维修技术标准、生产中的使用经验,确定点检项目的技术管理值和上、下报警界限。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需要明确的数量标准,只要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不是故障。在点检过程中,把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腐蚀等减损多的点,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化管理,通过对劣化倾向的测定,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

7.3.5 定点检方法(定法)

设备点检一般分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两类。日常点检是利用感官(视、听、触、摸、嗅)和简便的检测手段,每日按规定要求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查。一是操作工每班对所开动设备进行运行前、中、后进行检查;二是维修工或润滑工每日对维修区分管设备巡回检查,听取操作工对设备问题的反馈,复查后及时排除缺陷;通过感官及便携式仪器工具对重要部位进行监视;查看油位、补充油量、检查油质;监督操作工正确使用设备。三是操作工和维修工按照点检标准对重点设备、质控点设备和特殊安全要求设备,依据点检表进行周期控制点检。

定期点检的内容包括性能检查、精度检查和可靠性实验。一、性能检查,是对主要生产设备,包括重点设备、质控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定;二、精度检查,是对精密、大型、重型、稀有及关键设备的几何精度、运转精度进行检查,必要时对设备的安装精度进行检查和调整。三、可靠性实验,是对特种设备如起重机、电梯、动力设备、高压容器、动能发生设备、高压电器等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进行定期的预防性安全可靠性实验。

7.3.6 定点检状态(定态)

按照是否需要停机检查分为:静态(停机)、动态(运转)、不限定三种设备状态。静态点检:即设备停止状态下点检,如磨损、松弛、裂纹、腐蚀等,还包括设备检修时的解体检查、清洗、紧固等。动态点检:即设备在运转状态下点检,如温度、压力、流量、泄漏、异音、振动、给油状况等。不限定点检:指既可以在停机状态下检查、又可以在运转状态下检查的点检项目。

不允许出现静态下点检动态项目,动态下点检静态项目;通常操作工在设备运转状态时检查动态项目,而维修工主要在设备停机状态下检查静态项目,因此要针对实施的方法和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检查状态。

7.3.7 定点检人员(定人)

设备点检员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设备管理知识,实践经验,会使用仪器进行诊断和检查,点检员通常为包机维修人员。日常点检是由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承担,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防止或避免设备在不正常状态下工作。专业点检由设备系统的维修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按照点检计划工作,做到定区、定人、定设备,尽可能在故障发生前,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精密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技术部门,按照精密点检计划用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测试,或在设备不解体情况下运用设备诊断及状态监测技术,进行测振、测温以及对油质的化验等,通过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技术状况。

7.3.8 定点检计划表(定表格)

定点检计划表是点检人员实施点检的指南,点检人员根据预先绘制好的点检计划表,沿着规定的路线进行点检。点检计划表设定的路线应该是经过思考和优化的,可以使点检工作效率达到最佳,使点检劳动强度达到最小。

7.3.9 定记录

点检记录一般包括四部分,即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的信息传递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数据,将成为故障分析的依据,也为预防维修提供支持文件。记录表设计成标准格式,要填写的内容包括检查数据、与规定基准的差异值、判定意见、处理建议等,并要由检查者签名,注明检查时间等。

7.3.10 定点检业务流程

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称为点检业务流程。点检结果处理对策明确规定处理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立即到现场处理;不急需处理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来解决。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改进和评价。在分配点检任务时,充分考虑定设备、定区域、定路线,尽可能优化点检作业流程,力争节约点检时间、提高点检效率。

7.4 维修作业标准编制内容

维修作业标准是针对经常性或定期实施的重要设备零部件更换或修理项目而制定的作业标准,通过规定作业名称、作业标准、作业方法、作业顺序、技术要点、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安全措施、使用工器具,并用图表辅助表示,确保检修项目在质量、安全无事故的前提下按进度完成。维修作业标准格式见附表。

编制维修作业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7.4.1 编制和修改日期

编制日期是编制人编写完成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的日期;修改日期是设备维修作业标准每次修改,并由编制单位、使用单位和设备管理部门组成的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共同审核通过日期。

7.4.2 总工时和项目时间

总工时是指在维修项目实施中,参与维修人员的所有维修作业时间之和。项目时间是指设备维修项目实施开始时间至试车验收合格期间的时间段,二者不可混淆。

7.4.3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

按作业区或场地周围存在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气源或粉尘,高温液体或气体、高压液体或气体,高空作业以及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等均需要详细注明。

7.4.4 动火等级

按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填写。涉及消防器材须在需用工机具栏进行填写,涉及其它消防物资须在需用材料栏进行填写。

7.4.5 工时工序

是整个维修过程主要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间的简称,特指某一维修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各歩序主要的作业内容和时间,通常用箭线式网络图表示。

7.4 网络图

网络图是关于维修组织和控制的一种科学计划方法,把整个维修过程的各环节有机组织起来,网络中某一节点的开始至结束,在此用两个关联工序号表示,中间用箭线连接,上方注明维修各环节主要的作业内容,下方注明维修各环节所需用的施工时间。

7.4.7 安全措施

是实施维修项目所需的保证作业安全的根本措施,需满足危险源防控措施及动火、登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规定的要求。

7.4.8 技术要点

是主要提示施工技术要求、拆装方法、主要参数、施工中应做好的记录。要尽量简洁明了,确定量化数据,说明技术标准及范围。

7.4.9 注意要点

一是维修作业标准项目编号和名称应与维修技术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保持一致;二是维修作业标准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编制,须结合设备维修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确认事项的内容来编制。

8 结束语

设备技术标准的编制深度和范围与企业的管理标准息息相关,但从设备技术管理角度讲,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一致、严谨、实用、先进。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提升,逐步从见简到繁、从易到难地进行修订、完善,再修订、再完善,不断通过PDCA循环,实现维修技术规范管理。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油脂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肉鸡配用油脂饲料有啥方法
棕榈油支撑油脂板块走强,油强粕弱格局延续
秦山核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经验与工作展望
浅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走廊排烟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A taste of Peking duck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标准及危险品管理适用规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