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

2022-04-27卿仁强唐亚琴颜红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挫裂伤硬膜颅骨

杨 松 卿仁强 唐亚琴颜红梅 林 果

广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急性颅脑损伤通常发生于头部遭受暴力重伤或撞击后,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1-3]。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2]。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检查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主要的诊断方式,CT检查能明确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病变情况,同时检查时间短,可以快速获取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尽管在微小病灶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其需要较长等待时间,因此不适用于急诊检查,通常用于患者病情稳定后的辅助诊断[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颅脑损伤》[5]中急性颅脑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3h以内。其中女性22例,男性34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37.96±7.32)岁;致病原因:高处坠落致伤1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交通事故致伤37例,挤压致伤4例;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意识模糊、颅内压升高及昏迷等症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3~8分共44例,9~12分共7例,13~15分共5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扫描检查。CT扫描采用64排螺旋CT(日本西门子Activion)进行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FOV 250mm×180mm,颅底层厚5mm,重建层厚1mm,层间距5mm,颅顶层厚8mm,层间距10mm,常规扫描,依据扫描图像质量进行选定重建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T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效能,以Kappa≥0.75表示两者一致性较好,0.75>Kappa≥0.4表示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表示两者一致性较差。所有检验均采取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学特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骨损伤的CT影像学表现为颅板骨质出现分离、不连续和凹陷现象;脑挫裂伤病灶检查时,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或高密度与低密度的混杂影像;头皮损伤检查中,CT影像表现为患者的软组织肿胀,呈高或低密度影;脑部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CT检查呈梭形高密度区或呈新月形、半月形高密度区。

2.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检查结果所有56例患者颅脑损伤情况均经手术予以证实,共32例出现脑挫裂伤,其中CT检出20例,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76.67%,kappa值为0.541;共28例患者出现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CT检出26例,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3.75%,准确度为81.67%,kappa值为0.833;共36例患者发生颅骨骨折,其中CT检出35例,灵敏度为97.22%,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1.67%,kappa值为0.823。具体见表1~4。

表1 CT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结果(例)

表2 CT检查对硬膜血肿的诊断结果(例)

表3 CT检查对颅骨骨折的诊断结果(例)

表4 CT检查对不同颅脑损伤类型的诊断效能(%)

3 讨 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作用所导致的急性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上述症状即可单独发生,也可多种损伤同时存在[6-7]。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进展快等特点,对于损伤程度较重的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颅脑损伤患者不仅表现为脑组织本身的损伤,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全身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造成患者出现躯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及心理问题等系列后遗症[8-9]。因此,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有力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性脑损伤患者生存率,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

CT同时融合了X线摄影和电子计算机快速计算能力,可将各脏器横断面形态和密度进行清晰地呈现[10]。对颅脑损伤患者,CT扫描不仅能诊断损伤的具体位置、病理改变,还能对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11]。同时在使用过程中,CT操作也相对比较较简单,不需要医生和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等待,是临床诊断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CT在诊断颅骨骨折和硬膜血肿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CT诊断颅骨骨折灵敏度为97.22%,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1.67%,kappa值为0.823;诊断硬膜血肿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3.75%,准确度为81.67%,kappa值为0.833,两种情形下kappa值均大于0.75。颅骨损伤的CT影像学表现为颅板骨质出现分离、不连续和凹陷现象,脑部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CT检查呈梭形高密度区或呈新月形、半月形高密度区。另外,CT在分辨骨折类型中,影像学特点突出,在凹陷性骨折者中,CT图像多可见明显的局限性向颅内凹陷、骨碎片游离、大面积骨质缺损征象[12]。

有报道显示,CT在诊断脑挫裂伤方面,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一般[13]。本研究中,CT诊断脑挫裂伤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76.67%,kappa值为0.541,研究结果与沈远望[13]报道结果一致。另有研究显示,在诊断脑挫裂伤方面MRI检查相比CT检查具有一定优势,其可以提高对脑挫裂伤的检出率[14]。MRI作为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物理学中的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重建出人体组织结构信息[15]。MRI检查脑挫裂伤病灶时,其影像学特点为病灶内短T1、短T2出血信号影,而本研究中CT影像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或高密度与低密度的混杂影像。另外,相比CT检查,MRI检查能显示更大的脑挫伤范围,更有利于显示较小的出血灶。MRI利用磁共振原理成像技术原理对颅脑疾病进行多方位断层扫描检查,利用两种时相差异,提高了对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在一些CT检查较困难的情形,例如脑神经、脑干、胼胝体等的显示中,MRI具有一定优势;此外,MRI还能清晰显示少量积血或积液情况,并能通过多序列对积血或积液进行推断鉴别。然而,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起病急,而MRI检查耗时长,因此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采用MRI进行辅助检查。

综上所述,在颅脑损伤出血与颅骨骨折诊断方面,CT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在颅脑挫裂伤诊断方面诊断效能一般。CT检查方便、速度快,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应首选CT检查。

猜你喜欢

挫裂伤硬膜颅骨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