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良好规则,做好幼小衔接

2022-04-27杨红芳

民族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

杨红芳

关键词:幼儿;规则养成;幼小衔接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就好比大楼的奠基。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和规则的养成,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受益终身。近十几年来,我国实施教育改革,教育学家们也越来越重视儿童在学前时期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以及学前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随着学前教育改革逐渐加深和完善,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在幼儿园里,一个班级的规则养成水平又会对班上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班级的规则养成出现了问题,会影响班上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可能还会对幼儿一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对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确保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由此可见,做好规则养成工作,是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1]

一、通过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行为规范是幼儿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出现的,能真实的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时,一方面,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自身发展水平来选择规则行为规范的类型;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开发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让幼儿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进而,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参与制定行为规范,才能更容易理解行为规范、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才能让行为规范真正成为为幼儿生活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

例如:在幼儿园日常保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共同制定规则。并且对一些表现好的幼儿,给予及时且适当的奖励,比如,小红花,五角星等等,如果经济准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集满十个五角星或者小红花之后,赠送幼儿礼物。对于不好的行为或者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指正,也可以进行一些小小的惩戒,比如打扫卫生等等。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还能够让幼儿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规范,有助于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遵守规则的意识。在幼儿积极参与班级规则制定的过程当中,让幼儿对自己的主体地位加以明确,有助于发挥幼儿自我认知潜能,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通过自由与规则相结合,有效巩固和实施班级规则

大多数人认为规则是一种束缚,属于强制的规定,自由是与它完全相反的内容。但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了。自由和规则应该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对于幼儿的良好规则养成不可或缺。轻松自由的班级管理,虽然短时间能够获得幼儿的喜爱,但是对幼儿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只强调规则的遵守,有可能让幼儿对规则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当中,我们需要将自由和规则相结合,张弛有度,才有助于巩固班级规则的制定与顺利实施。[3]

例如:我们在开展班级主题的活动时,我们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有关看法,让幼儿畅所欲言。我们需要给予幼儿表达想法的机会,需要对于幼儿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让幼儿在该发言的时候积极发言,该安静的时候及时安静下来。我们需要在给予幼儿自由表现的同时,让幼儿明确自由需要自我负责,自己做的任何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对于幼儿的一些错误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及时引导和指正。将自由表现与遵守规则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通过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管理,提高自我规则意识

利用集体的力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管理,也是提高幼儿自我规则意识的策略之一。在活动中,当某个幼儿影响秩序时,引导班级幼儿参与活动管理,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远比老师直接批评强调效果要好得多。让幼儿自己制定并优化规则,实现所有幼儿对规则的认同并自觉实践,能够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让幼儿参与活动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让幼儿提高自我规则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顺利教学,尽可能减少在与活动内容无关的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当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管理时,就会自觉遵守规则,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将幼儿分成五人一小组,然后让各组幼儿自己选出一名组长,让组长试着组织和指挥小组活动,老师适当指导。如:美术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搜集材料,带回班级,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最后每个小组展示成品。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石头的选择,自主管理自己的作品。小小的石头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再给它们贴上羽毛,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鸟;干干瘪瘪的秸秆通过幼儿们的改造变成了精致的鸟窝;还可以利用瓶盖进行活动,通过利用瓶盖摆放不同的形状,或者利用瓶盖和胶水通过粘贴制作一幅精美的画,还可以利用瓶盖作为过家家的工具来搭建房子,把橡皮泥放在瓶盖里进行按压各种不同的形状等等。

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有效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提高了幼的自我规则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不管是对于生活还是对于学习的经验都非常少,良好规则养成的最好时期是幼儿时期。因此,幼儿园进行的日常保育教育活动时都要时时处处重視规则的培养,并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幼儿规则养成进行优化,为幼小顺利衔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乃至今后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素珠. 幼小衔接阶段儿童规则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小学德育, 2021(11):2.

[2]张晓燕.如何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树立幼儿学习的规则意识[J]. 小学时代, 2020(19):2.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