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谈高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入门
2022-04-27吴元会
吴元会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板块教学,因此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是必要的。《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以此作为高一学生鉴赏诗歌的入门教学课。
【关键词】鉴赏方法;赏析;《归园田居》(其一)
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必考模块,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纲的要求:一是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二是对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古诗词鉴赏主要是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的分析评价活动。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让学生在课内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以达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进而能够扩大赏析面,真正形成一定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诗歌鉴赏,《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手法。《归园田居》(其一)的鉴赏教学课就是高一学生鉴赏诗歌的入门教学课,亦是一把打开高中诗歌鉴赏大门的钥匙!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为组诗《归园田居》第一首,写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自然舒适的乐趣。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乃寓情志于景致名句。开篇二句即表明自己异于世俗的禀性:爱丘山。一“误”字一“尘网”的比喻,写出诗人对仕途官场的厌倦,所谓“心为形役”是也。由开荒守拙二句始下十二句,以乡村特有的景观作为寄寓本性之意象,固然是生活其中,但更多的是诗人关照的对象,更多的是以审美眼光看待。久在句照应三四句,末句照应一二句。全诗结构不着痕迹而浑然一体。
这组诗大约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所作,当时诗人四十二岁。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真朴、静淡、旷达的风格。
高一的学生刚刚接触诗歌鉴赏,无法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这首诗歌有很多的艺术手法。教学这首诗歌,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诗歌的鉴赏方法。这首诗歌的教学课也可以说是高一学生鉴赏诗歌的入门教学课。它就是一把打开高中诗歌鉴赏大门的钥匙!
教学《归园田居》(其一)之前,先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把鉴赏诗歌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在此所说的主要是高中诗歌鉴赏常用的鉴赏方法)
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后,鉴赏《归园田居》(其一)就容易多了。
一、抒情方法
(一)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篇直接抒发诗人厌恶官场,本性喜欢大自然。体现出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直接釋放诗人重返大自然的欣喜舒畅之情。
(二)情景交融(间接抒情)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几句描写了优美怡静的田园风光,语句间流露出诗人心满意足的欣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修辞手法
(一)比喻
“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拿“羁鸟”“池鱼”自比,比喻做官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
(二)拟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恋”和“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三)对比
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描写手法
(一)白描
诗人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狗吠、鸡鸣、等农村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图,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了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二)动静结合
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逃离与榆树柳树的生长情况。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错落有致、动静相宜、有声有色。
(三)描写的角度
远近结合。
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出了轻烟淡雾迷漫飘忽下,乡村若隐若现的景象,极富诗意。
近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土地、草屋、榆柳、桃李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淳朴。
至此,高中诗歌鉴赏的大部分鉴赏方法,在学习这一课都学习了,学生也掌握了一些鉴赏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所以说,《归园田居》(其一)的鉴赏教学是学生鉴赏诗歌的入门教学课。
参考文献:
《高中新课标同步课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