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关键字,深入文本内涵

2022-04-27张宝印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赤壁赋关键字赤壁

张宝印

《赤壁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之手,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并采用主客对话形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及旷达的人生态度。此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之时。《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友人月夜游赤壁的所见所思所感。通篇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以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记录了作者与友人在夜游途中,自己的情绪由月夜泛舟的喜悦,到怀古伤今的悲伤,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从艺术创作看来,这篇赋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教学中,深入文本内涵需要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字“乐”“悲”“喜”来细品作者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文章首先,写月夜泛舟,饮酒作诗,使人融入月夜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忘却了世俗烦恼,享受一时的快乐;其次,借客人悲凉的箫声,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惆怅与失意,流露了作者的失意与哀伤;而后,转赋赤壁的历史人物的兴亡,借客感叹人生短促,变动无常,从而让自己跌入现实的烦闷;最后,针对客人之感叹,阐述作者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哲理,也从正面反映了作者即便身处逆境,还能保持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乐”,反映出了蘇轼的心态豁达

文章的前两段,作者的心情无疑是欢快舒畅的。“乐”这一关键字是取自文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作者与友人月夜泛舟游船于赤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阵阵微风拂面而来,举杯劝酒,吟诗助兴,尽情欣赏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的美景,一叶小船随意漂浮,如入仙境一般。深入文本阅读,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舒畅的心情。这片刻休闲的快乐,我们需要通过作者作此赋的背景来体会“乐”的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情感。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时期。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几经重辟,受尽折磨。在这场劫难中,苏轼几乎被处死,幸亏宋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再加上隐退的王安石上书保全,后经亲友极力营救,才免于一死,于当年12月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苏轼便过上了“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游览赤壁,并写下了两篇赋。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变迁而沉沦许久,而是及时自我反省,调整好心态。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开垦种地、游山玩水、饮酒吟诗的“东坡居士”。此番经历给苏轼的人生观和心态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他并没有因为官场的失意而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深刻地反省自己,对人生观有了新的认知。他认为个性的自由才是真正地获得自我。从这点来看,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赤壁赋》的前段呈现出来的是“乐”的情绪,正因为作者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才更会珍惜当下的点滴美好。由此可见,关键词“乐”,也反映出了苏轼的心态豁达。

二、“悲”,表现出了苏轼的苦闷与失意

在游览中,苏轼的情绪发生变化,由乐转悲。文人一贯在欢喜过后感叹人生的短暂、变化无常、怀才不遇。一曲忧伤悲泣的箫声引起了听者的惆怅情绪,友人的心情便也跟着悲伤起来。且举例论述,三国时期的枭雄曹孟德,如此的丰功伟绩,最后在历史长河中也被人所遗忘。他且不能如愿实现毕生抱负,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友人所悲,一是感叹人生苦短,无法留住短暂的快乐时光;二是感慨命运对于曹孟德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平常之人。这里抒发“悲”的情绪,其实反映的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人生苦短的伤感。这不仅仅是友人的感受,也正是此时苏轼心中的苦闷。“悲”的背后,是作者与友人的共同感受,感叹时光飞逝,壮志未酬,心有不甘。

三、“喜”,体现出了苏轼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由“乐”至“悲”,又由“悲”转为“喜”。具体可从文末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中的“喜”来体现。作者以“江水”和“明月”为例来开导友人,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人也一样;从不变的视角来看,万物与人都是永恒的。人对于万物而言虽然渺小,但对自身而言就是所有,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没有必要羡慕自然界的永恒。这足以证明,作者已经调整好了内心的矛盾,能以辩证、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变与不变的辩证,是作者精神境界的飞跃。苏轼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万物不属于人类世界,人之所以能享受自然的美景,那是自然界的恩赐。这正反映出了作者的乐观、知足、超出常人的认知。

“喜”是作者通过自我调节后的心态,这也反映了作者看待事物的哲学观,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悟出人生哲理,面对人生的无常,还能理性地看待生活,尽管身处困境,也能从容面对,保持达观的态度,更体现出了苏轼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总之,《赤壁赋》的意象连贯,结构严谨。全文无论是议论还是抒情,作者都始终不离江上的风光与赤壁故事,巧妙地形成了情、景、理三者的融合。作者通篇以景来描绘,其中风、月是主景,山水次之。通过“风”“月”展开景色的描绘并展开议论,再从赋中“乐”“悲”“喜”这三个关键字,深入文本内涵,体现人物的乐、悲、喜变化的同时,再现了作者复杂的情绪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猜你喜欢

赤壁赋关键字赤壁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成功避开“关键字”
苏东坡《前赤壁赋》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赤壁赋》用典赏析
智能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