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不断变化的未来中探索可能性

2022-04-27郑依萌谢嘉幸

人民音乐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乐研究

郑依萌 谢嘉幸

21年9月18—19日,第十三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13th Asia- Pacific Symposium for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APSMER)顺利召开。原定于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会议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为线上举办,但依旧吸引了来自亚洲、北美、大洋洲的12个国家(地区)的两百余名音乐教育专家与研究者参会,线上会议精彩纷呈、讨论热烈。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在不断变化的未来中探索可能性”(Exploring Possibilities and Alternatives in a Changing Future)。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创办于1997年,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该组织的一项中心任务是使亚太地区间各个国家以及全球其他国家间的沟通更为快捷顺畅,是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教师和学生提供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建立网络与合作机会的主要平台。

在本次所有参会论文中,中国大陆论文数量居首,其次是日本、香港和韩国。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彰显了对于音乐教育的学术热情,展示了我国音乐教育研究者的最新学术成果,为区域间的音乐教育开展科研合作,不断探索与开启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的新视角、新方向,为学术交流注入新的活力。本次会议共征集到167份论文,由五个模块组成,分别是:2个主旨报告、5篇主题研讨、8个专题工作坊、107份论文宣读、45篇论文参与海报展示。笔者针对上述模块中收入大会论文集的167份论文摘要及全文(全英文)进行内容梳理①,大致可分为五个主题,以下分述之:

一、亚太地区多元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我们正经历着全球多元的音乐教育变革,跨文化的音乐教学逐步纳入学位课程之中,在音乐教育中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普及多元音乐文化并进行创造性教学探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是当前音乐教育界面对的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不同地区的文化特性角度关注这类论题。香港教育大学梁宝华教授(Bo Wah Leung)与华南师范大学王朝霞教授通过粤剧在香港、广州两座城市四所学校传播的案例切入,在三个月内定期访问、调查两座城市的教师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推广和教授粤剧。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虽然两座城市的音乐教师在课上教授粤剧的目标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粤剧是一种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因此适合通过传统音乐学习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国文化身份。

自19世纪中叶大多数亚洲国家开始通过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修建的学校开展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亚洲国家的音乐教育一直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直到1950年以后才开始重视本国的传统音乐,强调自己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音乐。韩国釜山国立教育大学钟墨阳(Jong Mo Yang)教授近年来深耕于亚洲国家音乐教育中的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方面,他将研究目光放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四个国家的音乐课程和音乐教科书上,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更加关注多元音乐文化的和谐共生;日本正将其重点从国际音乐教育转移到国民音乐教育,强制要求小学音乐教科书中出现不少于四首民族作品;韩国则将传统音乐在教材中的比例保持在32.3%,在音乐教育中平衡了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而新加坡作为多民族国家,在教材中添加了大量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民族音乐以增强民族意识。

二、音乐教育的认知与心理

近年来,针对不同群体对音乐学习的感知、动机、情绪等心理要素以及音乐学习与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感知一词主要指向不同主体对音乐偏好、音乐风格、音乐要素、创造力发展等所感知到的内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者汉娜·金(Hanah Kim)运用“苏格兰卓越课程(CFE)”②设计了一套有效的音乐课程,探索在小学培养音乐创造力和幸福感的方法,并进一步证实应在音乐课堂中提供具有相关哲学基础的音乐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增强音乐教育的效果。

关于动机的研究则集中在音乐对幼儿早期教育内在、外在動机影响因素的探讨。香港教育大学学者刘青顺(Lau Ching Shun Katharos)在提交的摘要中认为,音乐在儿童音乐和智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通过多案例研究与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儿童在课堂上的动机因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而不同,而关联性是影响学生整体动机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关联感随着他们的学习时期而增长,关联程度也受到班级规模和课程设计的影响——规模越大,群体活动越频繁,关联程度越高。此项研究为探索更加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孩子们参加音乐课的动机,启发未来的研究起到重要借鉴意义。

关于音乐对情绪与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则更为具体。华东师范大学的苏杭研究探讨了自闭症学生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策略;日本筑波大学的熊山久美(Kumi Matsuyama)长期研究音乐对一名暴饮暴食症(BED)女孩的治疗效果,最终通过音乐与其他手段辅助治疗使其有效地控制体重;香港浸会大学的黄伟仪(Marina Wai-Yee Wong)则关注音乐教师对香港特殊学校音乐智障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培养。

同时,关于音乐学习增进幸福感、提升积极情绪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一种以忙碌的城市成年人为主体的新型合唱团应运而生,呈现出新的文化现象。中国学者刘昊,将研究聚焦于探索上海成年人参与社区合唱团的感知动机因素,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揭示了“音乐素养-心理需求-城市环境(MNC)”③的动态运动因素模型,揭示了“心理需求”是促使忙碌的城市成年人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参与社区合唱团的内在因素,包括审美需求、精神需求、音乐知识需求、减压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三、新冠疫情下的音乐教育“变”与“不变”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一度停摆。为此,参会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通过大会分享各国的应对策略与经验,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与借鉴。来自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音乐学院主任教授冯志强(Victor Fung)在会议主旨报告中基于《易经》中“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哲学世界观,提出音乐教育中的循环模型及其对音乐教育者的影响。台中教育大学的李文富(Wen-Fu Li)认为新冠疫情带来了一场巨大而急促的变革,它将学校教育推向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时代,而教师是否具备使用在线平台管理高质量教学和评估的能力,学校和学生家庭是否配备所需的数字设备,家长是否有能力支持孩子在家远程或在线学习,远程教育能否满足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学习需求等问题,都亟待进一步解决。

大会还专设了一场主题研讨,重点讨论亚洲各地区在新冠肺炎期间音乐教育的变化。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为疫情常态化的现状提供更有效的音乐教学和学习做出各种尝试。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影响,在过去两年中全世界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经历了许多充满戏剧性的变化,他们必须重新组织或改变学习内容和音乐活动,并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提供个性化和协作性音乐课程。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因网络等其他因素限制,在线上课堂教授音乐技能类课程是非常困难且效率低下的。在线教学、混合教学、技术使用、户外活动以及灵活的工具和日程安排等策略已成为音乐教育者们的必备技能,这也将进一步导致世界音乐教育的深度变革。

四、新兴科技赋予音乐教育新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形式也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为学生创造一个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新颖、活泼的音乐课堂,将会成为现代化音乐教育的新领域。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捷,拓展音乐教育多元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边界,成为各国音乐教育学者竞相探讨的问题之一。由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澳门理工学院代百生、台中教育大学陈晓娴、香港教育大学杨阳、纽约大学亚历克斯·鲁特曼(Alex Ruthmann)等人组成的主题研讨结合“核心素养”与“新文科”等背景,分享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教师培训的经验、成就、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讨论信息时代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

以色列两位学者莫莱尔·科伦(Morel Koren)和    阿多拉姆·埃莱尔(Adoram Erell)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展示了他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将电脑与不同应用结合起来的人工智能交互式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软件通过26—28个充满游戏元素的渐进式课程能使视唱练耳变得简单有趣,教师可以回看学生的训练片段,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学生录音并得出反馈来监控学生的进度。该项目的后续研究将在全世界不同公立学校由30名教师和800名学生组成的试点项目开展,通过比较已使用软件和未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Solfy对音乐教育的贡献,其最终结果将在下一届ISME会议上公布。

此外,还有日本学者设计的“GarageBand”(音乐创作软件)以增进STEAM教学背景下日本学生音乐合奏的学习体验以及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上使用“ICT”④软件模型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都获得了不错的交互体验与学习效果。

五、音乐教育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

经过对此次论坛论文摘要的文本分析,国内外较多学者常选择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有的研究者不仅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描述,更借助其他学科理论框架,采取多种测量工具和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并联合多个国家、高校的研究者共同完成音乐教育研究项目,科学论证分析既保证了音乐教育研究结果的信效度,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香港教育大学学者林何仁(Ho Yan Lam)的研究从听音乐的时长、音乐偏好和音乐听觉情绪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音乐听力與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选取了香港八所高校2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合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⑤发现与西方国家的15—20分(轻度水平)学生相比,香港大学生平均焦虑水平高达22.74(中度至重度)。研究者还对五名曾经患有轻度或重度焦虑症的参与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受访者反映了他们的焦虑经历和音乐偏好。相关结果表明,音乐听力时间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48,p<0.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音乐听力偏好和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8,221)=10.26,p<0.001],摇滚乐的平均焦虑分数(M=33.04,SD=10.92)显著高于西方古典音乐(M=14.22,SD=7.55,p<0.001)和轻音乐(M=19.10,SD=11.93,p=0.001)。研究数据结果显示,音乐听力和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而揭示了听音乐对缓解焦虑的有效性。

运用生态声学等知识理论设计一种声音采集仪器以丰富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听觉体验,是日本雅马哈音乐基金会学者丸山信(Shin Maruyama)等人的研究议题。研究发现,通过声音采集仪器上的记录和重放声音的过程为增强孩子们的听觉、提高声音生态意识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愉快的体验。

结 语

总体观之,本次大会的研究热点体现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全球音乐教育“变”与“不变”,也正体现了本次大会的主题“在不断变化的未来中探索可能性”。音乐教育者应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探索未知的可能性,为未来音乐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贡献。通过对2021年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内容与论文摘要的整理分析,我认为,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如下:我们既要密切关注音乐教育领域与新科技结合的发展动态、跟进国际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又要直面我国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和实际问题;要紧跟科技的飞速变化,密切关注相关软件、移动设备学习及新兴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应用研究;更要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界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备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情境中,理论结合实际,从不同音乐教育受众的角度开展不同群体的学习动机、感知、情绪等与心理、生理相关开展中微观问题研究的能力,科学论证、分析、解决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要注重从跨学科的视角观察音乐教育,捕捉音乐与人类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脑科学等之间的关联,建立跨学科学术合作,互补资源与优势。

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主席水户弘道宣布下一届研讨会的主办方为韩国首尔。在交接仪式中,韩国首尔代表热忱邀请专家学者2023年相聚首尔,为亚太音乐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① 《第十三届亚太音乐教育研究论坛论文集》,2021 年9月末出版。

② CfE,Scotland’s 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

③ MNC,Music literacy-psychological Needs-urban Context.

④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⑤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汉密尔顿(Max R.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它是精神科临床中最早常用的量表之一,常将其用于焦虑症的诊断及程度划分的依据。

郑依萌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谢嘉幸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音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从哪里来?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