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美国文学史课程改革探究

2022-04-27苏姗姗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课程思政

苏姗姗

内容摘要:美国文学史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是介绍美国文化发展脉络的载体。然而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认知的双重不足,不少学生对美国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产生了理解上的偏頗。在课程学习中,如何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纠正他们对西方文化错误的观念等问题都要求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方面阐释美国文学史的课程思政改革,以期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加积极、正确的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关键词:美国文学史 美国文化 中国文化 课程思政

为了落实“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国标》的“素质要求”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为了将《国标》的原则具象化,2020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普通高等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做了更细致的划分,进一步提出在掌握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难发现,无论是《国标》的总体规划还是《指南》的具体规范,都将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放置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凸显了外语专业学生不应成为精通外语的工具人,而应该以外语为媒介,建构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双向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国标》和《指南》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水平、道德水准以及文化素养的重视,与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文化的培养指明了更清晰的道路。《纲要》明确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课程的思政改革中,“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大文件对于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它们都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的边界日益被模糊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思想维度、价值维度以及文化维度的引导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新思想、新范式、新路径等诸多问题都成为了外语类专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美国文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美国文学史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美国文学发展脉络、文艺思潮变迁史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文学作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很多学生认知中这是一门难度系数高,机械记忆作家作品的课程。

就文学本身而言,无论是中国的感悟说,还是西方的摹仿说,中西方学者都承认文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是作家对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等一列关系的思考与研究。此外,各国的国别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精髓的具体载体,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一国文化的有力媒介。因此学习美国文学史绝不是机械记忆作家和作品的名称,而是对美国的国家发展史、社会演变史、文化变迁史和思想进展史的认知与研究。在美国文学史的课堂上,学生会直面中美两国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显著差异,因此该课堂不仅仅会成为讲述美国历史的平台,更是中美两国文化、思想碰撞的平台。

除了缺乏对文学本身性质的认知之外,不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不少学生认为英语专业的学习目标囿于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关注英语词汇和句法等工具性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其次,相当多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极易产生对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的片面认识,甚至产生对美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对中国文化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三,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美国文学就只限于美国一国之内,没有将此国别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维度,即从横向和纵向的双向维度对美国文学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此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必然是单质的、单面的。众所周知,各个国家的文学发展都会以多样方式与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全面、深入的研究一国文学必须放在世界文学的蓝图中。

面对实际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美国文化的正确观念、如何帮助学生认知中美文化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独特性特点、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建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都是美国文学史课程思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纲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正是课程思政的目标所在。课程思政就是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优化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课程的全面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借助美国文学这类文化碰撞较为直接的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强调将中华主流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培养中国情怀,凸显教育的德育功能。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与外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能够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因此通过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途径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而提升的他们的文化自信势在必行。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课程思政的实施并不是机械的、刻板的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情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德育教育。为了让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入美国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在讲述美国文学和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要求授课教师对学情特点有充分的认知。因此笔者在实行课程思政改革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中国主流文化的了解程度、参与弘扬主流文化活动的情况、用英语表述中国主流文化的情况以及对中国文学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中国主流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参与弘扬主流文化活动的人数较少,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欠缺。不难看出,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与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乏紧密相关。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就必须在教学改革中凸显中国文化的成就与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1.革新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

在以往教学中,美国文学史课程仅从时间的线性维度讲述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让学生误认为美国文学的发展是真空状态的发展,忽略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势必会影响美国文学的发展,当然其中也包括美国与中国的交流。因此为了以更全面的角度展示美国文学的发展,增加学生对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势必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以横纵双向维度阐释美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增加课程的中国元素,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任何一国的文学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自给自足式的发展,而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交织的产物。所谓纵向发展,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对本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而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各国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交流,形成了普遍联系的发展态势(曹顺庆,2001)。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在讲述美国文学发展脉络时,增加与之有交汇的其他国别文学。在以往的美国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多数固化为“作家+作品”的模式,不仅造成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的欠缺,更忽略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中美文学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笔者遵循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加中国元素,从横、纵向相结合方式讲述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由于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片面注重了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西方文化推介,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严重。为了实现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中英文语言能力俱佳的双语人才,就必须解决中国文化的失语症问题,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要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倡导对中国经典文学以及哲学著作的阅读,深化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的中国文化素质,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第三,由于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文学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如何在文学课程中体现文学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如何通过人文类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均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文学并不是虚无之物,而是源于生活的语言艺术。无论是陆机《文赋》中所提出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还是亚里斯多德《诗学》中所指出的“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伯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他们的观念都在告诉我们:文学的产生并不是与现实割裂的,反而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讲解文学人物和文学作品时,应多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对现实世界的持续性指导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修养,以更全面的眼光认识中美文化的发展。

2.改革教学方式,比较文学视角与信息化教学并重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美国文学史课程的难度系数很高,不仅难以将课堂知识内化,也难以对课程进行延展性思考,更难建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而此类问题的产生与单一的教学方式不无联系,因此有必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比较文学的视角。古往今来,中外文学在文学创作的渊源、文学作品的流传、写作的主题、塑造的形象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文学史课程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会使学生用思辨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学。在课程中既有对西方文学的学习,也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学,也能用经纬度相结合的维度诠释文学作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美国女性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时,可以将其与中国女词人李清照进行对比研究。李清照 作为中国知名女词人,学生对她有自然的亲近感。借助学生对李清照的熟悉感,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建立中美两位诗人的关联,以此消减学生与美国作家的距离感。李清照和艾米丽·迪金森同为文学界的传奇女性,她们在各自国度所取得的文学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两人虽相隔千里,生活年代更是相隔七个多世纪,但是她们在诗歌的创作主题、写作手法、意象运用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例如两位女诗人都倾慕爱情诗歌,但两位爱情观、婚姻观一致吗?两位女诗人都青睐自然诗歌,但两位自然观一致吗?两位女诗人都不乏女性的纤弱柔美,但两位身处乱世之时,是否都有不输男子的英豪之气吗?两位女诗人都擅长使用丰富的诗歌意象,但两位的意象创造有无区别?迪金森所代表的美国超验主义的浪漫情怀是否与李清照所代表的婉约派词人的婉转缠绵有无区别?诸多差异又源于何处?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认知美国文学的优秀作品,同时能强化对中国文学的感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更积极主动的扮演传播中华文明的角色。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翻转式教学成为必然。对于内容丰富、复杂的美国文学史课程,翻转课堂更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有力支持。在以往讲述作家生平时,多为老师根据作家重要的生活经历进行平铺直述的讲解。诚然此种方法内容虽然很清晰,但是学习效果并不良好,往往学生只是单纯的接收信息,并没有深入思考作家的生活经历与个人的创作有何关联以及详细讲述作家生平的意义何在。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讲述作家生平,利用微课学习时间短,信息量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让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的放矢,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做深层次的作家研究和作品研读,真正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机结合。

3.改革固化的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学习的效果都是教师教学的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媒介的改变,作为考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即从以往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从以往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持续性和动态性因素的形成性评价。Bell & Cowie指出,“形成性评价具有终结性评价不具备的重要特征:1)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不间歇地反应性;2)具有多层次,有效度的质化和量化数据来源;3)隐形性,非正式的过程;4)教师在评价中的中坚作用;5)与教学过程密不可分。”

由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包含更多的隐性因素,思政元素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科学全面的考查思政元素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考虑评价的综合性和真实性。无论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还是中国优秀主流文化的接受,又或者是文化自信心的提升,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以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因此形成性评价更适用于进行思政改革后的美国文学课程。通过形成性评价,学习成绩能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的差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努力程度甚至是学习态度等。其次采用模拟真实环境的任务型评价,考察学生是否能将课堂学习的思政元素指导他们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实际运用情况,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否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的讲述中国故事。第三,评价的主体也有所变化。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实行课程思政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课堂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加上教师评价的三个维度,使学生更多参与课堂,让他们在知识方面和思政方面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彰显本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本国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在世界舞台确立文化身份的重要指标。中华民族的繁荣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更离不开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可。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外语专业学生任重道远,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自信是培养中国故事讲述者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学史作为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美文化碰撞的直接平台,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绝佳素材和良好平台。因此在美国文学史教学中,必然要求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此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觉感和文化认同感,用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的声音。

参考文献

1.Bell,B.&B.Cowi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J]. Science Education,2001(5):536-553.

2.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提出这样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3/c_1122779763.htm.2018年5月3日.

3.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01).

4.丛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01).

5.曹顺庆.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5-23.

7.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8.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年6月1日.

9.克莱尔·克拉姆契.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刘敏,吴始年.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云端测评模式构建.外语教学,2020(5):71-15.

11.陆机,钟嵘著,杨明译.文赋诗品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12.孙有中.落实《国标》要求,大力提高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J].中国外语,2019(5):36-42.

13.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14.吴岩.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0/content_5262462.Htm2018年1月30日.

15.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6.袁樹厚,束定芳.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回顾与思考(2002—2016)[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51-56.

17.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10-19(01-03).

18.郑颖.文化自信导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7):148-150.

基金资助: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2020GB039)。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