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关系研究

2022-04-27耿静红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好生活共生

耿静红

[关键词]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地区发展 共生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22)01-0084-08

共生理论来源于生物学,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德巴利(HenrichAntondeBary)提出了广义的不同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共生”的概念,而后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艺术等各领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共生共存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法则。

共生的基本特征是需求互补、共生互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稳定性等特征。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惠共赢的共生系统。

一、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内涵与制约因素

(一)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内涵

“美好生活”蕴含丰富的内容,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具有超越不同民族、种族的普适性与特定的时代特征。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好生活首先要有保障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充足物质资料,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好生活将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领域,而是扩展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态需求等层面。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物质保障。美好生活基本体现就是物质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是“美好生活”的首要要素。民族地区作为后发展地区,多属于资源匮乏、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在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苦,多陷于贫困状态。如果一个地区的物质生活不富裕、贫困成为常态,一方面会引发民族内部对资源、财富的争夺,如马克思所言的贫困会引发人们的内部斗争,“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1](P166),造成民族内部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将会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对各民族共同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产生不利影响,并因此影响民族之间关系和谐与国家的统一稳定。物质生活的富裕意味着人已经彻底摆脱物役状态,才能自由追求物质生活之外的其他需求。因此,实现民族地区美好生活,首先要大力发展地区经济。

2、政治民主。政治民主是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政治权利的关键。恩格斯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是民族地区政治民主的体现,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进行自我管理的诉求,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也为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的政治需要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人民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为了各民族和自身利益实现,应积极主动行使政治权利,提高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

3、文化丰富。文化丰富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人民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充盈与愉悦,丰富内心世界,感受多姿多彩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人的精神生活愉悦是美好生活的指标之一,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拥有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少数民族群众先天拥有对其文化的享有与认同。除此之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深厚、魅力独特,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对各民族人民群众有着强烈的文化吸引力,为中华儿女所传承。民族地区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地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选择,丰富了民族地区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成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安定。社会安定是美好生活的固有形态。在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宗教、习俗的冲突,使得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安定的因素较多,也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尤其安全感。安定的社会环境,可以为民众生活发展保驾护航,激发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动力;为促进民族地区实现美好生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进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发展。

5、生态良好。生态良好是美好生活的自然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慰籍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灵感。我国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我国民族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1.8%;我国首批建立的10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民族地区就有6个”[3]。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总体相对脆弱,一旦毁坏,修复极难。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一方面,影响民族地区民众生活质量,甚至造成生存危机,人的生命与健康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会阻碍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引发代际发展矛盾。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有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

(二)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制约因素

1、生态环境脆弱。从我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位于西北、西南的边疆区域,尤其西部与北部的民族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带上,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严重“超载”,长此以往,不仅会使生态资源耗尽枯竭,而且会使民族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民族地区“生态贫困”。生态贫困地区也往往民众生活贫困,英国学者戴维·皮尔斯(1996)发现“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那部分人口是全世界最贫困人口”[4]。总之,这种与新发展理念相背离的发展模式,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众美好生活的实现。

2、经济基础薄弱。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发展起点低、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从人口聚居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7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但这些地区2019年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仅为10.06%,貧困人口则占到了36.26%。”[5]说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能力相对较低。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全面整体脱贫,但是不少边疆地区由于先天发展基础薄弱、风险承担能力较差,从而影响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制约民族地区发展。

3、社会稳定风险。受地缘政治、民族宗教因素影响,边疆民族地区融合了多种民族宗教文化,并与当地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相结合,丰富了当地文化内容,但也同时存在风险。由于宗教信仰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等特点,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文化“软渗透”、传播民族分裂言论、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等,成为威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风险,给民众生活发展带来了不安全感。

二、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关系

(一)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互依存

1、经济互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6]。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富集,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边疆民族地区为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是“全国物质能量空间交换的重要场所和地域”[7]。

但边疆民族地区底子太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缺乏,要想获得大发展,“国家需要采取有远见的政策和特殊的照顾办法,给予大力支援”[8]。1979年召开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开启了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与各省市帮助民族地区的政策实践,之后我国相继开展了西部大开发和富民兴边战略,涉及民族地区所有省(区、市),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民族地区提供了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契机,使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格局朝着高层次、多途径、宽领域的方向迈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各民族的倾力相助。

2、文化互融。美好生活是文明优雅的现代文明生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交流中,逐步实现文化互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以及艺术创作中。

日常生活文化互融: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以及便捷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使得外界更多了解民族地区生活,方便民众亲身体验民族文化,既丰富了人们生活方式,又促进了民族交流互融。

人际交往文化互融:民族地区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往方式、方法更加多样,交往频次更多,使各民族地区特有的交往文化、交往礼仪得到传播,并不断得到认可互鉴。

艺术文化互融:艺术是文化生活中较高层次部分,是民众个人情感、审美理念的体现,展现着人们美好的憧憬。伴随不同民族艺术“交互性”的呈现,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吸收多元文化精髓,呈现“兼收并蓄”的创作特色,培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信。

3、发展共享。美好生活是各民族之间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9]。“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0]。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15.2亿元用于支持民族八省区,占全国总量的45.5%;累计安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支出方向)304亿元。截至2020年底,民族八省区共有驻村工作队5.3万个、驻村干部23.3万人”[11]。国家通过大力提供财力、人力的支持,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脱贫,各民族人民共享伟大发展成果,过上小康生活。

(二)民族地区美好生活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

1、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9]物质决定意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水平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成效。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各民族间发展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之,“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12]。可见,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实现民族地区美好生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地区的美好生活必然要求各民族打破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联合,加强经济文化交往。美好生活需要发达稳定的经济作为基础,经济越是发达,民族间的交往越是频繁,对共同体的依赖就愈强。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个人发展能力的提升。共同体为实现个人自由交往、全面发展,为个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整个民族的共同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条件,而个人也只有依靠共同体,才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机会与途径。因此,民族地区美好生活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

三、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共生的纽带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程中,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主线,依据国内发展形势,对民族地区分阶段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发展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重要连接点与关系纽带。

(一)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前提

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要以中华民族的整体解放为主要目标。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整体解放、对内争取中国各民族内部的平等联合,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任務。“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13](P595)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民族空前团结,使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增强。

(二)实现民族平等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平等。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3](P1290)民族平等不仅是政治法律上的平等,也是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平等。

民族平等助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把各民族组成统一的经济机体,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使各民族之间的交通日益方便和频繁,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各民族人员交错杂居的情况日益扩大,民族闭塞性日益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性,势必逐渐减少”[14]。

(三)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途径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祖国大家庭,不是哪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我们五十多个民族所共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所共有”[15]。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和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相对较慢。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16]为此,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2020年审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抓住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夯实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联结点。

四、民族地區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共生

发展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共生的纽带,要实现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共生,则需要通过美好发展、美好社会、美好劳动共同作用。美好发展、美好社会、美好劳动三者相互关联,美好劳动促进美好发展,美好发展构建美好社会。美好发展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提供发展内在动力,美好社会是稳固和谐共生的依托,美好劳动则是巩固和谐共生的支柱。

(一)美好发展: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内生动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美好发展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动力与保障。促进美好发展,要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原则。

1、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美好发展一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迈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以各民族共同富裕为基准。

共同富裕是各民族共同实现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富裕、不是一部分地区的富裕;没有整体的富裕,就不会有共同体内各民族的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富裕而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的富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拥有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共同富裕是各民族全面富裕。从整体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既做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又做到发展成果为各民族民众共享。从共同体内的个体来看,人的全面富裕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还拥有实现美好生活的全面发展能力。

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分阶段实现的共同富裕。各民族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实现共同富裕的水平与时间进度有所不同,因此,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消除了两极分化但存在合理差距,通过鼓励各民族群众辛勤劳动、艰苦奋斗逐步实现的普遍富裕。

2、以公平正义为原则。美好发展要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17]。实现美好发展,需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公平的共享机会。

公平的发展机会,强调各民族、各民众在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进程中,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一是从整体上保障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不分民族大小、发展差异、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各民族均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二是实现事实上的发展机会平等。各民族、各民众由于先天资源、禀赋、环境的不同,抓住发展机会的能力不同,需要通过保障“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有所倾斜地保障弱势地区、弱势民众的发展,实现事实上的机会平等。

公平的共享机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劳动人民备受剥削,没有什么公平正义而言。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财富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因此,能够保障各民族及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共享的机会。

(二)美好社会: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依托

民族地区美好生活是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下创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离不开美好的社会环境,美好社会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依托。建设美好社会,需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美的规律为引导。

1、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一方面,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公平正义实现的保障。“美好社会”是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存续,维持社会公正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美好社会存续的保障。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美好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靠的是全面发展的“美好个体”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美好社会才能得到发展。

2、以美的规律为引导。民族地区美好社会是在“美的规律”下逐步建成的。美好社会之美在于一是以美的规律建设社会的“外型”,二是以美的理念涵养社会的“内在”。美好社会是外在与内在统一的和谐之美。

美好社会的生态之美。良好的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是美好社会的外在特征。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必然依靠自然界的空气、水、阳光等,有了生存可能,才能谈论其他一切可能。因此,良好的生态、优美的自然是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人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懂得按“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

美好社会的包容之美。美好社会也体现为对美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包容之美。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外在的服饰、饮食,内在的文化、习俗等各具特色,展示了各民族审美的多样化。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对各民族差异之美的包容,才能共建美好社会。基于各民族“各美其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共同體的“美美与共”。

(三)美好劳动: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支柱

马克思提出“劳动生产了美”[1](P53),劳动中蕴涵着一切美好。美好劳动是摆脱了基础物质需要的劳动,是不为物所累的劳动,更多的是创造和实现精神价值的劳动。美好劳动是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的支柱,没有美好劳动,民族地区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谐共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1、美好劳动让人们生活更加幸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类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美好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劳动才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而是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生活的情感抒发,是精神需求、自身天赋才能的充分体现。美好劳动给予人更多的自由时间与身份转换的机会,可以跳出自身原有的劳动范围,使人根据自身需求有更多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与享受美好生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劳动将不会再屈尊于生计需要,区别于对传统劳动的认知,美好劳动更加现代化、人性化、个性化,人可以通过美好劳动更好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生活。

2、美好劳动增强民族共同性。劳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国家的共同特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18]美好劳动是自由平等的劳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劳动。美好劳动促使民族、国家更好发展,增加各民族的共同性,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好生活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