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路径探析

2022-04-27宋园园

关键词:双减传统音乐

宋园园

摘 要: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发掘音乐课堂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在探究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去进一步思考和挖掘文化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在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具体的音乐演奏同时,能够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本文旨在结合音乐教学现状来制定出小学音乐课堂与传统文化创新融合的积极策略。

关键词:小学 传统文化 音乐课堂 继承与创新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4.028

“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结合这一现状,借助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细胞,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在探索民歌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同时,学会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陈旧,忽视了音乐兴趣培养

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结果产生影响。而在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往往对这方面的个体差异存在忽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没有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学魅力。从现有的教师授课手段以及教学方式来看,尽管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课堂。但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依旧会采用以往的教师指挥,学生唱的方式。通过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于某种具体的音乐曲目的把握。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2.教学资源匮乏,轻视音乐教学重要性

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指导分析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对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和补充。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有限,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音乐课堂产生兴趣,长期以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会使学生忽视了对相关音乐曲目以及器乐的学习。

3.教学设备不全,缺乏对音乐的重视

受学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现有的教学手段往往支撑不了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再加上教师缺乏对音乐课堂的足够重视,往往会使学生很难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也很难在进一步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識的兴趣。在对口风琴,葫芦丝以及一些曲目的创新演奏中,也很难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去调动起自身对于音乐创新的热情。

4.教师的启发引导不到位

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时,指导方式存在欠缺。一方面,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要求不合理,课程设计较为简略。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不到位,音乐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针对不同的音乐内容,教师应该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引导。

二、助推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有效策略

1.设计音乐审美情境,感知传统文化背景

情境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音乐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索音乐知识,感受音乐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训练自己的艺术能力。而通过结合具体的审美情境来展开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感受古典主义,感受浪漫美的同时,走进传统文化,在积极探索传统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带给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音乐审美能力也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实际教育当中,音乐教师应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落实“双减”政策,优化音乐情境化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高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乐理知识。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审美情境,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审美分析,从情境中探寻答案,感知传统文化背景。在音乐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做好音乐审美情境的活用和传统文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善审美思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第一课时《古文新韵》中《但愿人长久》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苏轼先生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引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在带动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结合新媒体给学生播放《但愿人长久》的具体音乐旋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文化,了解古代人传情达意的具体方式,同时全方面的了解音乐的表达形式。通过相关音乐曲目的播放给学生营造一个在一个秋风习习的夜晚,一位诗人在庭院中踱步,他的脑海中依旧是妻儿在家中庭院嬉戏的场景。但此时此刻,庭院只剩他一人。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日,因触怒国君而被迫发配,远在南边的他想念故地和故人。他不禁吟道:鸟倦飞而知还,面对遥远的距离,他该如何归家呢?结合着这样的情景来展开具体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去主动思考,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在感受古典文化魅力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曲目的创作背景。同时,在与学生进行音乐分享的过程中,通过给学生营造一个哀婉绵长、思念情深的情境来带动学生在曲目的演奏和表达中,学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具体的课堂中来。在给予学生氛围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音乐传情达意的特点,在巩固自己对于《但愿人长久》这首曲目的熟练度的同时,学会通过反复吟唱和演奏来给听众提供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进行曲目演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着口风琴来进行情景渲染,通过结合口风琴声音绵长轻缓的特点来渲染一种强烈的思念家,归家的情绪,通过结合相关的情境伴奏来引导学生,通过在伴奏和演唱的多个环节中的小组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主动与其他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在充分带动学习氛围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口风琴知识以及其他乐器的知识,帮助学生全方位感知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借助相关乐器来进行歌曲演奏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索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以一种创新包容的方式参与到具体情境中来。在积极探索和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曲调的同时,进一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韵的价值,在现代曲目与古韵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去全方位感知文化的魅力,体验如何将古典诗词与音乐曲调有机融合在一起。

2.創新音乐旋律表达,体验传统旋律特点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我们要通过音乐旋律的活用,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体验传统旋律的特点。另外,创新音乐旋律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只有落实“双减”理念,抓住教学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有利于推动学生音乐认知的发展和进步。在音乐旋律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小学生音乐思维的不断创新,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帮助学生体验传统旋律的特点。曲调本身是单一且固定的,而同一曲调在不同的曲目中拥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通过指导学生感受和了解不同曲调的变化,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索曲调的过程中创新音乐旋律表达,在有效提高学生情绪感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索音乐曲调魅力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音乐曲谱来了解和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情绪上的体验。而教师也要注重结合传统乐曲的表达,引导学生在进行音乐表达的过程中,将古今的乐曲进行一个简单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去探索情感的共通之处和曲调的变化。在全方位了解和感知音乐魅力,体验音乐情感价值的过程中,去接触到音乐艺术。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来进一步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结合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这首音乐曲目时,由于音乐曲目本身侧重于引导学生去感受月光的柔和与皎洁,通过相关的演奏来进一步感受月光的美。而根据之前所学到的韵律知识,学生对于如何进行音乐表达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相关内容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相关韵律知识的理解,通过将该曲目进行一个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分类,结合这一具体分类来开展分组合作的音乐探究活动。在进行音乐表达时,通过旋律分段,根据段落的大小以及轻重缓急来进行合理创新。结合着终止、完全终止和半终止的三种具体表达方式来进一步探究和思考哪一种方式能够将作曲人的情感清晰表露出来。在进行文本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与他人进行韵律互动以及分享演奏,能够通过反复多次的尝试,制作出符合曲目特点的新的旋律篇章。结合这样的小组互动探究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课堂具体知识的同时,全方位投入到曲调感知和创新中去。而在进行月光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元曲中与月光有关的表达给学生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古代表达和现代韵律变化的过程中,去感受韵律的魅力。在全方面去探索知识思考音乐创新之处的过程中,去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究。结合自己对于古韵表达的理解来深入探究和思考,在带动学生参与的同时,体验传统韵律的特点,全方位地感受韵律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情绪变化。

3.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强化音乐表现能力

“双减”政策的提出越来越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来讲,要想真正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离不开多种娱乐活动的推广。通过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活动氛围,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探究和理解。引导学生在与他人进行音乐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去了解不同乐器的表达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体验。目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容易陷入假大空的困境,音乐教学环节之间的互动和实践较少,难以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学特色,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为了避免这一不足,音乐教师需要设计更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更多的实践融入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斗志,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信心以及兴趣,让学生带着激情进行主动思考以及实践。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进行第八课以回忆为主题的音乐指导时,可以结合着“忆苦思甜”的音乐主题来展开具体的音乐曲目教学。先通过给学生制造这样的话题来引起学生的讨论。“同学们,你们对红军长征的知识了解多少?你们的爷爷奶奶给你们讲过吃树皮啃树根的经历吗?”结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在引起学生共情,调动学生情绪的过程中来展开具体的活动。通过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和熏陶,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劳节俭的意识。在进行活动内容的探究和思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与学生一起去敬老院参加艺术表演活动,给退休的红军战士表演抗战歌曲等各种方式来进行实践。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进行曲目表演的过程中,先采取班内淘汰赛。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组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选的音乐曲目进行一个适度的创新,结合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究和思考,积极地将自己的观点融入相关的曲目和曲调中。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新的谱曲。借助于这样的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带动学生对相关的音乐曲目进行适度创新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具体内容的过程中去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在进行《夸山东》以及《和平颂》等一些具体曲目的探究思考以及适度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较以往单纯的传统知识渗透教育来讲,通过开展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来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中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去主动了解音乐文化,感受音乐知识和魅力。在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观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创新的方式来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有机组合在一起,能够在推动文化融合,培养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带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丽莉《小学音乐教育如何面对“减负”》,《黄河之声》2012年第16期。

[2] 王利红《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减负增效的几点做法》,《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5期。

[3] 孙治国《减负增效,实现新时代中国音乐教育之梦——对中小学生音乐素质评价体系的理论畅想》,《北方音乐》2020年第21期。

[4] 刘美岐《对中小学生音乐课程设置改革的构想》,《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6期。

[5] 高红《试论民族音乐品牌教育在“减负”中的作用——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民族音乐品牌教育实践为例》,《民族音乐》2015年第2期。

[6] 荣焕《浅析“减负提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双减传统音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少年力斗传统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