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4-27尚春娟
尚春娟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我国最新的教育改革中,除了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外,还强调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程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数学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借助传统文化,更好地感受数学的学科魅力,学习更多有益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兴趣。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初中数学教师视角,对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4.02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各种先进思想和理念,对于世人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同时我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各个领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因而任何学科教学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全新的教学启示。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更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理念相对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则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借助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人文教育价值,实现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进而将数学学科教育价值最大化。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也使其一直以来在教育领域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更是将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多数教师会将教学重心放在基础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讲解上,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自然学科,对于学生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起到了奠基作用。但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未能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则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借助丰富的中国传统数学文化史,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新时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重要教学目标。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因此,在初中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但在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只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缺失,进而影响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除了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外,还包含很多数学家发现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身上伟大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有效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3.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文化崛起等背景下,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还有部分优秀傳统文化正在面临着消亡的困境。通过对当代初中生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多数初中生对课文中常出现以及考试必考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外,自己在课后很少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再加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除非课本上涉及传统文化内容,不然教师也很少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水平。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将数学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内容相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促使他们主动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时代责任,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的特征
1.实用性特征
我国古代数学主要是服务劳动与生产的,如丈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衡量器物容器等。因此,我国传统数学更加注重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征。这一点在《九章算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九章算术》中的内容多与劳动生产有关,如“方田”就是与计算田亩面积相关的问题、“少广”就是用来计算各种工程问题等。中国传统数学的实用性价值,使其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很多数学知识也一直流传至今,对于当地初中生仍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2.算法化的理论体系
我国古代数学之所以能够领先于世界,主要是由于精于计算。在我国古代数学中包含很多几何数学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们在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勾股定理和圆周率的计算等。中国古代对于几何图形的研究更多体现在数学的计算上,强调几何与算术、代数等问题的相统一,这一点与数形结合的思想不谋而合。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另外,在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过程中,将对数的研究通过特殊的“程序语言”构建成了一个系统的算术理论体系,并著成了一部部数学著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类以合类的思想
在我国古代数学研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类以合类”,简单来说,就是现代的分类谈论、举一反三的数学思想方法。我国著名的《九章算术》就是基于“类以合类”的思想编撰而成,其中就将同一类型的例题整合在一起,并提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依旧适用于现代数学教育,也是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必须要具备的思想。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号召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清晰的认知,并积极响应号召,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落实。传统文化的教育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并且以教材为立足点,也能有效保证传统文化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的适配性,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实际上,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但在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合理利用这些资源。针对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并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优化整合和合理利用,促进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以“勾股定理”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重要成就。在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勾股定理的原理和作用外,还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关于勾股定理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合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将勾股定理的相关历史故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对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数学问题的精深。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开方术和方程术两个方面着手,对勾股定理的内涵、算法等进行理解,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涉及范围广泛,再加上古代传统数学具有实用性特征,使得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比如,建筑、绘画、纺织、农业等领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除了可以在教材中寻找素材外,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且通过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强化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而在我国古代数学中,也有很多关于几何图形的研究,并且古人们还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特征。比如,在古代建筑或装饰品中就运用到很多几何图形的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可以引入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从这些生活事例中,学习几何原理,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以“对称图形”教学为例,教师则可以引入皇家礼制建筑故宫,并将故宫的平面图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从古人的建筑设计中感受到对称美,并进一步深化对对称图形特征、性质等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除了理论知识讲解外,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很多初中生的心中对于传统文化形成了固有印象,即固化、呆板、无趣等,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当。在以往的初中课堂中,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仅限于理论说教,导致学生难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难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则可以根据数学学科教育特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以“统计”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结合汉朝的手势令,设计出一个“猜拳”的实践活动。手势令是古代孩童们玩的一种是手技游戏,是指通过变化不同手势产生随机结果进行决策的一种游戏,但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否取得胜利并非完全是随机的,在经过统计分析后,是可以提升胜率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统计相关知识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4.实施多元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过于单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则需要结合时代趋势,将更多具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创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创新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以“轴对称”为例,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建筑、服饰图案、剪纸等图片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到中华优秀文化背后的数学美,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实现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创新,并且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文化视野的拓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多元化教学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并促使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对数学课堂的优化创新,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学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综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有礼《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名师在线》2021年第30期。
[2] 刘平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家长》2021年第29期。
[3] 吴豫闽《融入传统文化让数学更有“味”》,《安徽教育科研》2021年第25期。
[4] 吴敏演《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数学课堂》,《小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21期。
[5] 周红娟《弘扬传统文化,关注“数学史话”类考题》,《初中生世界》2021年第Z6期。
[6] 陈述佗《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年第12期。
[7] 周玲、王昌梓《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数学传统文化的探究》,《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11期。
[8] 耿霞《例谈中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方式》,《科普童话》2019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