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2-04-27李思佳
李思佳
阅读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其素质、健全其心灵,构建其三观,所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本文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策略。
一、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新颖性
当前仍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就会形成“一言堂”的结果,无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提升其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不利之处。在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的是静态教学法,只是单纯的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并且仅仅是进行表面性的教学,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文本中的问题,没有从整体上对相关材料进行把握,渐渐地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处理文本信息的方式存在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其中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对课文中重点句子进行学习、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很好地应对考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无法达到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教学目标,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样传统的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让小学生很难自己进行阅读理解,面对一篇阅读内容教师不知应如何与学生的特点进行结合,学生也不懂教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比较小,面对一篇篇的课文会觉得无助,并且不愿意做读书笔记,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仅仅将精力集中在了“读”这个方面。另外还有一部分小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可以在课堂就将所有的知识掌握住,从而没有形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时间久后就会将其忘得一干二净。
2.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方式不正确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不明白阅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即使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是非常配合地进行阅读,但是所采用的阅读方式不正确。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会很听话的大声朗读,但是能做到口眼一致的学生仅占50%左右,其中还有部分小学生会一边玩一边阅读,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达到很好的阅读效果,等阅读完成之后根本无法达到阅读目的,非常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例如一段好的导语,一幅可以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的配图等等。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并且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吸引人的引导语或者图画等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小学二年级《曹冲称象》为例,我会引导小学生说:“大家见过小狗吗?大家见过大象吗?小狗是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动物,而大象我们也在动物园或者是电视上见过,对于小狗来说,我们想要了解它的体重是不是可以通过称量的方式进行,但是对于庞大的大象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称量它的体重呢?”小学生们听到这样的问题后都会变得兴趣度很高,这时我就会说:“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呢?大家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来寻找答案好吗?”这时小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阅读课文,并阅读得非常仔细。
(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当前针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方法有:要求小學生坚持每天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教学来提升小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生主动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久而久之就会让小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鼓励小学生要在阅读中多发现问题并提问等等。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的特征,其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以及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可以认识到阅读的好处,另外教师还要明确说读能力培养的目的,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着正确的阅读方向发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更好地达到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向小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为更好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教师应该多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首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途径教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小学生要在课程开展之前进行课文的熟读,使之可以流利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另外在进行课前预习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经过自己的思考仍不清晰的就可以将其记录下来与同学或者教师进行交流;另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字典等资料的查询来对新字词进行理解,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要通过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小学生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信心。
(四)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理解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首要步骤是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意思,这要求教师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低年级小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有正确理解。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二是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教师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自己的研究向小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使小学生对其理解有正确的方向,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让小学生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让小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表达形式。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而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阅读内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理解作者在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运用,从而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通过笔记进行记录,对于小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小学生还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来理解阅读材料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通过语言表达方式、思想内容等不同的方面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理解的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小学时期,同时也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对其今后在阅读方面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正式面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改进教师阅读能力培养的方式,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地对阅读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