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疼痛时,要不要就医
2022-04-27刘波涛
刘波涛
先来看看这样一些场景:你突然牙痛,按照“偏方”去咬一粒花椒;你胸部出现带状疱疹,疼痛难忍,自己用烧红的针挑破疱疹;连续几天熬夜之后突然出现头痛,赶紧吃去痛片……
相信很多朋友遇到上述情况,也会选择同样的做法。但这样做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用了好多花椒,疼痛仍然不缓解,最后发现是三叉神经痛;挑破疱疹之后继发细菌感染、菌血症;服用去痛片也控制不住疼痛,最后检查发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所以说,面对疼痛,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想去镇痛,更不能随意选择“偏方”或者“验方”对付一下,这样做很可能会耽误病情。
对于突然出现的疼痛,一定谨慎对待,及时处理。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的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
头痛:这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头痛的病因很多,涉及颅内外神经、血管、骨膜、头颈部肌肉、中耳、牙髓等。
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头痛,千万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是“没有休息好”或者“受凉”了,而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治疗原发病。
下面这些情况需要朋友们重点关注,因为这些头痛提示存在危险:患者大于50 岁,出现新发头痛;突然发作的头痛或者爆发性的头痛;头痛的性质、强度和频率发生变化;伴有癫痫发作、神经功能损害、视乳头水肿的头痛。
胸痛:胸痛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不能用“心脏的问题”一概而论——因为真正的心脏病不一定表现为典型的胸痛,而非心因性胸痛也会表现为“类似心脏的问题”。
对于突发的胸痛,医生考虑问题的优先顺序是:危及生命的、较重的、一般性的,但整个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因素。
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上腹部腹主动脉瘤破裂、肺动脉栓塞、张力性气胸。
虽然不危及生命但较重的胸痛:胸膜炎、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肺炎、纵膈气肿、反流性食管炎、带状疱疹等。
对于胸痛,医患双方都要从意识上高度重视,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新发的胸痛,如果是男性、第一次发作、年龄在30 ~ 50 岁,即使心肌酶和心电图都是正常的,也要重视,因为此类患者一旦发生心绞痛,很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腹痛:腹痛的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个专业,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既可以是局限性腹部疼痛,也可以是全腹疼痛;既可以来自局部器官,也可以来自远处器官的病变。
如果腹痛剧烈,患者就要提高警惕了。疼痛程度为轻中度时,很多患者会心存侥幸,以为是胃肠炎,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无论腹痛程度如何,千万不要盲目乐观,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因为你以为的“腹痛”不一定真的是腹痛:伴有发热、咳嗽的上腹痛,可能是肺炎;伴有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的上腹痛,可能是心肌梗死;伴有停经和血压下降的育龄期女性的下腹痛,可能是异位妊娠。另外,你以为的“轻度腹痛”不一定就真的是轻度,比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的腹痛症状就不一定很明显,但病情发展却很凶险。
腰痛:腰背部任何一种组织的病变都可能引起腰痛,而内脏疾病也可以引起腰痛。所以出现腰痛,患者不能随便冠以“ 腰肌劳损”,而是应该及时就医,排除骨折、肿瘤、感染等严重疾病,之后寻找腰痛的病因,进而到相关科室进一步诊治。
俗话说:久病成医。对于新发的疼痛,很多患者可以做到及时就医。但对于反复出现的疼痛,有的患者就会习惯性地认为是老毛病而放松警惕,自己就给自己下了诊断。
这里讲一个真实的病例。有位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按时服用卡马西平可以稳定控制疼痛,偶尔在天气变冷、情绪波动的时候疼痛加重。前几次疼痛加重时,患者都及时就医,医生看过之后调整了药物剂量,疼痛得到控制。反复这样几次后,患者觉得反正没有什么大问题就不再来就诊,疼痛一旦加重就自己调整药量,即使疼痛加重的次數越来越频繁,患者也不以为然。终于,在多次出现疼痛加重之后,患者发现视力明显下降,频繁出现恶心呕吐,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之前的多次疼痛加重实际上是身体向患者发出的“求救信号”,却被患者忽视了。
刻舟求剑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生活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对于已经多次出现的疼痛,我们仍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患者和家属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有助于加强医患交流、提高诊疗效果,但患者和家属要学会从正规渠道获得正确的知识。
以腰痛为例:腰痛患者一般会被分诊到疼痛科或骨科,经过规范的诊断流程,初步判断病因后再进一步治疗。如果是椎间盘突出刺激到腰神经根,那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椎间盘突出程度、神经根受刺激情况等,选择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如腰椎内固定植入术等)。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椎间盘,更不能把治疗方案简单地归为一句“对椎间盘进行治疗”。
所以,我们要强调从正规的渠道获得有关疼痛诊疗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帮你战胜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