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堂实录

2022-04-27刘振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8期
关键词:血浆板书含量

刘振武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选择性必修一整个模块当中起到基础、引线的作用。因此,学生要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基本且牢固的认识,为第二章的学习作良好的铺垫。学生在此前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必面面俱到,而是强化点拨、引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提问、设疑、师生互动、联系生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考、讨论、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达到学习新知、运用新知、感悟新知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教学环节:一是直观演示,导入新课;二是环环相扣,学习新课;三是课堂小结,发出倡议。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教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我这里有个烧杯,大家看一下这个烧杯烧杯除了有水,还有什么植物?实际上,这个里面还有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现在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观看,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并回答。

教师:大家一看就知道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它从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又把代谢废物排到水当中,如果水体干涸了它就进入休眠状态或者死亡,但是单细胞很特殊,我们人体和其他生物大多数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和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胞的生活环境。

板书:细胞生活的环境

二、环环相扣,学习新课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知

教师: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较单一,它们直接从水体当中直接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而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它们不能直接与外界发生联系。那么,多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个知识点: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首先,请同学们回答问题—你能说出形容人美的词语吗?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大胆一点,哪位同学能回答?举手回答奖励本子哦!

学生回答:倾国倾城,貌美如花,沉如落雁,闭月羞花。

教师:好,你们看形容人美的词语有很多吧!但是现在我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我想同学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你能说出形容人美的含水的词语吗?这个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只要你说出来都行。好,请这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回答:出水芙蓉,红颜祸水。(教师递奖品)

教师:让你们说出人美的词语,大家都说了吧?但是说出形容人美的含水的词语呢,与我们生物学生物有关的,就不一定是四字成语,例如我们经常说的某一个人很美,会用水汪汪、水灵灵还有水盈盈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面就有一句话叫“女人是水做的”。可见,水与人类的美息息相关,所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这个液体,我们把它称之为体液。

板书:1.体液

教师:这个体液旁边的小字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成人体内的含水量一般达到了60%,刚出生的婴儿的含水量达到了79%,可见,水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水存在于体内,而存在于细胞内的就叫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之外的叫细胞外液。请问同学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哪个含量多一些呢?

学生回答:细胞内液。

(二)巧用图片讲解新知

教师:课本里有一张图形编排得特别好,图形非常生动,不同的颜色显示的体液的比例和含量的不同,细胞内液圆圈大一些,细胞外液圆圈小一些。在细胞里面的细胞内占了2/3,存在于细胞外的约占了1/3。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这里的血浆囊括血液和血细胞。这些血细胞除开的这一部分称为血浆,血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就是血浆。淋巴又称淋巴液,由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所形成。组织液就是细胞之间的这个液体。组织液的含量最多,血浆第二,淋巴液第三。除了这些是细胞外液,还有大脑中的脑脊、眼睛里面的房水也是细胞外液,但汗水、消化液、泪水等都不属于细胞外液。

我们来看一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的互相转换,其流动方向的关系。血管和组织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一个双箭头,但是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箭头是单向的。

教师:下面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上讲台,把这张图片所表达的意思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出来,理清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他同学在下面依据自己的理解来思考或者动手画一下示意图,可以回忆对照课本上的示意图,看自己有没有错。在画图的过程中,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一样,导致每个人的写法有所不同,比如哪个放在前,哪个放在后都会有所差异。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自己和黑板上的两位同学画的有什么不同,也可以和同桌比较。现在,请看一下黑板上两位同学画的情况。

教师对两位同学示意图的这个评价。

教师:我刚才说的主要写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这位同学男同学很好,将组織内液也写进去了。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张示意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箭头,淋巴液和血浆之间是单箭头,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是单箭头,同学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写得非常好,非常准确。可惜就是没有按照要求来写。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个同学写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箭头,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之间的关系也清楚地表示出来了。还是有一些瑕疵,比如这个箭头写得不规范。这两位同学写的都不错,请大家送些掌声,给两位优秀的同学。

学生集体鼓掌。

教师:我们刚才说了,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是一个动态的联系,细胞生存在细胞外液中,而细胞外液又称之为内环境。

板书:2.内环境

教师:我们要判断哪些物质是属于内环境的,要学会“四看”。

板书:四看

教师:一看是不是细胞内的组成物质,例酶、血红蛋白,酶的种类很多:呼吸酶、R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二看是不是细胞膜的成分;三看是不是载体和受体,是不是外界环境中液体的成分,刚才说的消化液、汗液、唾液都不属于内环境;四看是否是人体内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纤维素和麦芽糖就不是人体能吸收的物质。大家可以通过“四看”去判断某些物质是不是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刚才我们知道了体液的组成与内环境的关系,那么细胞外液中有哪些物质呢?

板书:3.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

(三)游戏互动记忆新知

教师:下面请大家观看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表格,看看谁能在两分钟之内将细胞外液主要组成成分记下来。记好了的话,请举手示意。对于细胞外液主要组成成分的记忆,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这些组成成分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像家里有老人的学生,你更加要将这部分内容记在脑海中。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要运用到实践当中,要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服务。

学生认真观看课本进行记忆(两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教师检测。

学生回忆回答:尿素、氨基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钾钠钙、血清体、氯。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将细胞外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准确地说出来了,但是没有说明在正常人体内,这些细胞外液主要组成成分的含量。

教师讲述:下面我来展示我在两分钟内记忆的成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9到60每酶的活力单位每升,尿素是2.8到7.2毫摩尔每升,肌酐是57到110微摩尔每升,葡萄糖是3.9到6.1毫摩尔每升,甘油酸酯是0到1.7毫摩尔每升,钾钠137到147毫摩尔每升,氯是90到110毫摩尔每升,尿酸是208.3到428.4毫摩每升。这些数字和名词是很枯燥的,为什么要同学们对这些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记忆呢?因为当你对这些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了一个准确的把握后,就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现在很多人患有糖尿病,那么怎样在体检报告上进行判断呢?血糖高于6.2就会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尿酸超标就会导致肌肉的疼痛;肌酐含量超标就说明我们的肾脏不健康,我们的肾脏具有将肌酐排出的功能;当肾脏受损,肌酐含量要高于健康人;甘油三酯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依据。这些检测指标有很多,大家将常见的一些记下来,比如检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主要指标。刚才我说出了五个以上的指标,同学们是不是应该给我掌声鼓励一下呢?

学生鼓掌。

教师讲授:在这个表中,大家要格外注意水和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是65g/ml。我们可以知道在细胞外液的成分当中,水是含量最多的物质,蛋白质是排第二多的物质。

教师提问:第三呢?第四呢?

学生齐答:无机盐,其他物质。

教师板书(边说边写):1.水 2.蛋白质 3.无机盐 4.其他物质(营养物质、激素、代谢废物)

教师叙述:其他物质包括很多,如营养物质葡萄糖、激素、代谢的废物等。细胞外液主要是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它们之间的主要物质的含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差别呢?下面请大家一起将课本上相关内容读一遍,了解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的区别,对于我们一起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联系生活运用新知

教师播放抗疫满分县英山县视频。

教师:我们看到这段视频都为家乡感到自豪。此处是不是应该来点掌声!

学生鼓掌。

教师叙述:这个抗疫成果的取得,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医护人员运用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的功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英山县医院是省市内最先尝试用丙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再结合一人一测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缓解病人症状,其中,丙球蛋白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使病人症状得到好转,再加上中医的辅助治疗。英山县累计报告的62个确诊病例,除1人病亡外,全部治愈出院。没有一个重症患者出現,这成果离不开医护人员对人体生命结构的掌握,并学以致用。在抗疫行动中,我们英山了不起!

学生自觉鼓掌。

教师:有同学有挑食的习惯,对家长做的饭挑三拣四,其实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一样,挑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一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二是体内免疫蛋白含量下降,抵抗力下降,机体容易被病菌病毒感染;三是出现水肿症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改变挑食的习惯,懂得父母的辛劳,为健康中国做出自己的选择。

教师讲述:刚才这段文字中,最后一句话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起源于环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长江黄河区域,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从日常行为中去爱护环境,将来如果成为企业家、重要领导人物也要有保护生态的理念。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希望大家能够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五)结合情境习得新知

教师:我们所处的环境一直在改变,秋天早晚温差大,那内环境是怎样保持我们体内环境的稳定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三个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板书: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教师:红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当中,由于渗透压的不同红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就只有在生理盐水溶液当中,红细胞才维持两面凹的圆饼状。那渗透压又是什么呢?

板书:①渗透压

教师要求:学生齐读出渗透压的概念。

学生齐声读。

教师讲述: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又因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较大,所以蛋白质的含量较少,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通过前面表格的分析,我们知道无机盐当中含量较多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医院用的是0.9%氯化钠注射液而不是氯化钾。

图片呈现学生过体温测量门的场景。

教师讲述:疫情期间,我们进出校门都要测量体温,这是行为稳定的体温个体健康的表现。我们还进行了晨午晚检,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为什么要如此繁琐,不按照要求配合。

板书:②温度

教师讲述:一个人在一天之中的体温会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变化的幅度不会超过1摄氏度。男性和女性、老人和成年人体温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女性的体温比男性要稍高,成年人的体温比老年人的体温稍高,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为家里的老人暖暖脚,给他们送去温暖。疫情期间,我们就是通过测量体温来初步排查,再通过其它指标的检测来进一步排查。现在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要晨午晚检,为什么中午要阻止大家去打球了吗?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中午出去运动,机体内体温调节机制超出范围就容易生病感冒,所以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知识的练习不仅可以通过写作业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约束自身行为来进行实践,那个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就是PH。

板书:③pH

教师:健康的人体pH在7.35到7.45之间,同样的PH值稳定机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学生在暴饮暴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过酸过碱的食物,就会导致PH值发生改变,所以我们的学生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我们自身的健康负责

板书: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讲述: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的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再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出到环境中。

三、课堂小结,发出倡议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细胞生活的环境:第一个是体液的组成部分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是内环境的概念;第三是细胞外液的成分;第四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自己、同学、家人、学校的美好,一起戴口罩测体温守卫自己的健康。

猜你喜欢

血浆板书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这15款零食偷偷加了好多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克拉玛依油田地层水中硼和二价铁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HPLC法测定维吾尔药驱白艾力勒思亚散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逼中小学生卖血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