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智能化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建设构想

2022-04-27刘焱

音乐生活 2022年3期
关键词:音准音乐作品普及

刘焱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了崭新的态势。

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的精神需求也朝向了品质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对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的群体占国民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对掌握一门音乐艺术技能表现出强烈的欲望,除了能够鉴赏音乐之外,也想亲身体验“制造音乐”的精神愉悦感。所以,音乐普及培训工作也成为了全民艺术普及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音乐普及工作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主要方向体现在MOOC(慕课)课程模式中,即利用多媒体元素与ICT技术相结合,通过在线公开课程、讲座实录等环节的网络学习模式对高校学生来开展数字化音乐普及工作,MOOC相比线下音乐普及工作具有极大的优势,那么MOOC本身具有的特点是:1.受众群体规模大,MOOC的在线观看人群并不受限制,受音乐普及工作惠及的人数相比线下课程培训呈几何倍数的增加。2.开放性、兼容性强,不再受时间地点、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那么这些特点就导致了它就是一个大众化的音乐普及课程,它并不会因为个体的差异化、个性化而做出内容上的调整和改变。而在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发展阶段下,人民群众将更加突出追求自身的成长与提升,对各种音乐艺术文化中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有着自身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这就导致了音乐普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中就会出现个性化、差异化的现象。

音乐普及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音乐各门类专业的学习中,每个独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极大,每个个体在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音乐艺术不同类型风格的喜好程度、自身身体的生理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化,那么MOOC模式就不能够针对个体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相反,利用线下一对一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普及工作时,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线下音乐普及工作的工作效率相比较数字化信息化的MOOC模式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所以,在保留线下音乐普及工作的优势前提下,在保留MOOC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当前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技术优势为音乐普及工作新发展寻求建设新模式的数字平台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新趋势。这即是本文关于“互联网+智能化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下文简称为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或数字平台)建设进行创新性思考的目的。

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中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的业余学习是从音乐爱好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本质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不同于专业音乐高校学生以职业化为目的进行的专业音乐学习,其中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业余学习音乐只是对音乐进行一定限度的学习,所以在演奏演唱时,一定会存在不准确性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就会导致音乐爱好者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和偏差。

智能化AI评价系统则会对演奏演唱时出现的错误和偏差进行识别,进而纠正问题,促进音乐爱好者的学习进步。当前国内已上线的音乐软件产品已与此存在相关的识别技术,例如“节奏大师”“唱吧”“AI音乐学院”等软件。目前此类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完善成熟,但是此类数字音乐科技已开始崛起发展。

近年来,在音乐及计算机领域出现了Music AI(音乐人工智能),其中就涉及了智能音乐教学、智能音乐分析的相关技术,笔者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对相关技术的创新思路进行浅析归纳。

(一)数字技术音准评判模块

在音乐中,对每个独立音符的音准特征进行提取是利用计算机分析音乐的关键之一。在演奏演唱中,音准是构成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钢琴为例,钢琴有88个按键,那么它们对应这88个音符的音准值(即Hz,物体每秒的震动频率),将音准值提取输入音准评判模块中,使得该模块具有对钢琴88个按键音准识别的能力,考虑到演奏中,乐器材质、琴弦校音气温误差、演奏者发挥等因素,可能在弹奏音符时,音准值会存在细微偏差,那么将每一个音符的音准值评判设置一个误差区间,例如钢琴的a1键音准值为440Hz,假如琴弦校音存在误差,a1实际弹奏音准值为435Hz,考虑到435Hz与440Hz实际差别不大,435Hz就在音准值评判为正确的区间内,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将一首乐曲的音准值信息输入模块中,那么该模块就具备了识别此乐曲的演奏者对每一个音符的演奏是否正确的能力。

(二)数字技术时值识别模块

在音乐中,每个独立音符的时值特征(音符发音持续的时间)进行提取也是利用计算机分析音乐的关键之一。在时值识别模块中我们可以确定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绝对时间(例如0.1秒、0.2秒)。而在实际的演奏中,每个人的风格和对音乐作品的熟练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直接比较绝对的时间长度会使得评判结果变得不具有说服力。因而笔者认为该模块通过比较音长与每个单位拍以及整個乐曲的时间比例(例如1/100、1/50)来确定音长的正确与否,这样就避免了熟练程度和演奏风格对评判结果带来的影响,同样,该模块也应该加入评判的误差区间,这样就会使得评判更加客观。(笔者认为休止符按照上述原理也应该可以使用此评判模块)

演奏演唱音乐作品,对音符正确性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当音乐智能化评判系统能够具备音准和时值的评判能力时,那么它对于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将具有重大意义。

音乐普及入门学习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它的意义在于爱好者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能够掌握演奏演唱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够依托这个能力进行表演音乐作品,从而达到娱乐身心、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数字平台的音乐智能化示范、伴奏系统不但可以促进音乐爱好者更快更好完成一首音乐作品的学习,还可以辅助进行基础性内容的学习与训练。

(一)智能化示范模块

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示范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是音乐爱好者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也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的前行目标,它同时也对基本功以及一些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示范在传统线下音乐普及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示范次数有限制性,学习者不能让教师无限次示范,那么往往示范一次两次并不会给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起到较大的作用;其次示范效果有偏差性,这和示范者本身的发挥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智能化示范模块一定会弥补这些问题。

将标准的示范音频导入智能化示范模块中,使之能够在线上被广大受众群体使用,这个示范是以具备熟练掌握音乐作品演奏演唱能力作为标准来导入的。那么对于正处于音乐普及入门学习过程中的爱好者来说,将示范音频当做一种“陪练”,跟随示范音频一起练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有效地提高音乐爱好者的演奏演唱能力。由于可能会存在学习时间短、练习不够充分等一些因素,还不能够做到示范所展示出来的效果,会在音符的正确演奏演唱上、音准以及时值的准确度上、演奏演唱的速度上、音域高低的控制上等方面存在差距,导致音乐爱好者并不能够很好地跟随示范音频一起练习,那么智能化示范模块将会解决此类问题。

(二)智能化伴奏模塊

伴奏是一个音乐作品整体的一部分,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在声乐独唱还是在器乐独奏,在缺少伴奏的情况下,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完成了对一个音乐作品的学习,同时,当音乐爱好者能够将一首音乐作品合好伴奏,也会更为深刻地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动力。那么音乐爱好者在跟随伴奏一起演奏演唱时,也会由于学习时间短、练习不够充分等一些因素导致合伴奏会出现偏差和失误,所以智能化伴奏模块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解决跟随示范和伴奏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数字平台应用智能化音频处理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智能化示范、伴奏模块中的速度调节技术

对音频速度调节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国内已有很多软件采用,技术较为成熟,对示范、伴奏音频速度进行调节可根据音乐爱好者的实际演奏演唱能力来决定,如能力较弱,跟随音频一起练习较为困难,那么就可将音频速度降速,降低跟随难度。可使示范音频能够达到良好的“陪练”效果,也可使伴奏音频能够达到合伴奏的循序渐进的练习效果。

(四)智能化示范、伴奏模块中的音准调节技术

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声乐爱好者的学习中,由于声乐学习存在嗓音发音音域的差异,例如学习演唱一首歌曲,高音部分超出了演唱者的音域,达不到音准高度,那么该模块就可将音频的音准降低到适合演唱者的高度,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学习。

对音频进行速度、音准调节的处理技术,现已有很多软件采用,例如Cubase、Amazing Slow Downer、Adobe Aution等,甚至用于商业用途的KTV点唱平台系统也广泛应用此类技术。

音乐普及工作涉及的音乐艺术常见的专业门类有很多,声乐演唱多以通俗演唱为主,器乐演奏常见的专业门类则有很多,例如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古筝、萨克斯等十余种,那么在音乐普及工作中,只利用线下培训辅导的方式将这些门类都涵盖其中显然是不现实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音乐艺术门类多而杂导致了对音乐师资需求过于庞大;其二是由于对每一个专业门类喜好倾向性有所不同,因而导致受众群体在地域、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上过于分散,进而使线下培训辅导无法将人群进行有效的、常态化的集中培训。所以可想而知,如果将音乐艺术常见的门类专业都进行全方位、高覆盖普及工作,只靠线下培训辅导方式是很难完成的。

那么与互联网相通的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化平台所具备的优势将会解决这一难题,那么数字平台的数据库就要针对音乐艺术每一个常见专业门类建立对应的大数据库。笔者认为每一个音乐门类的大数据库应该有以下几种功能模块:智能化数字技术数据库模块、MOOC系统展示数据库模块、群众音乐艺术作品鉴赏数据库模块

(一)智能化数字技术数据模块

此模块与音乐智能化评判系统、音乐智能化示范、伴奏系统相关,将音乐艺术每一个门类的相关数据存储进数据库,那么这将是一个海量的工程,涉及复合型人才的投入,这里笔者以以往器乐普及培训辅导工作经验为例,需要将器乐演奏中的一些入门普及课程资料进行数字化数据存储,其中包括:基本功训练若干条、基础性练习曲若干条、通俗易懂的乐曲作品若干首。以上课程内容分别需要形成数字化数据,所需的有:音准值数据、时值数据(包括乐谱跟随识别数据)、评判标准区间值数据、示范音频数据、伴奏音频数据、乐谱及图文数据,将这些数据存储到大数据库中,数字平台的智能化功能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这些数据能够保障器乐演奏爱好者入门普及学习所需全部内容。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建立智能数字技术数据模块的数据库,需要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爱好者可以借助数字平台实现自助式的、智能化的普及学习,那么它的意义重大。

(二)MOOC系统展示数据库模块

MOOC平台建设在我国已经持续多年,尤其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启动MOOC系统的建设,辽宁省从省文化馆再到各市文化馆也纷纷加大了对MOOC的建设力度。笔者认为,建设“互联网+智能化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离不开对MOOC系统的建设,它与数字平台中智能化相关功能相辅相成,能够为音乐普及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音乐智能化评判系统的功能在于纠错,可以极大地减少音乐爱好者在演奏演唱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错误概率,能够极好地辅助学习内容的顺利完成,但是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对音乐作品风格、情绪、乐感、思想内涵的把握评判,目前还不能够做到,那么这些因素也是音乐作品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这些关键要素关系到每个独立个体对艺术理解的个性化差异,实难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评判,可是它们又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性内容,那么在数字平台建设MOOC系统将解决此类问题,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作为关键性内容引入MOOC课程内容中,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音乐爱好者对音乐学习的普及入门。

所以MOOC系统的建设,内容可以与数字平台中智能化相关功能进行结合,使之能够起到将两者的功能相互配合、互相促進,让使用者获得更为良好的体验。

(三)群众音乐艺术作品鉴赏数据库模块

笔者认为音乐普及工作主要涉及两个大方向,一是通过文艺活动来展示音乐艺术作品,进而普及人民群众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二是通过培训辅导,来普及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的掌握能力。互联网+智能化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建设应该将这两个大方向都涵盖在内。

群众音乐艺术鉴赏数据库模块的建设,使得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能够增加一个通过互联网线上展示人民群众演唱演奏音乐作品的功能,它增加了人民群众对音乐普及学习的动力,使得音乐普及工作具有了“学以致用”的意义。

当前,在国内能够线上展示人民群众风采的平台有很多,例如“抖音”“优酷”等软件都可以实现,那么文化馆建设的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展示内容,使展示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关联,形成平台内部良好的内容循环。

前文内容笔者基本概述了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的创新性建设意义与建设具体内容,那么当数字平台建设完成完善后,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数字技术,使人民群众在使用数字平台得到有一个良好的体验,进而取得全民音乐艺术普及工作的创新性、开创性的新进展,下文笔者将综合概述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使用流程步骤,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的使用从音乐学习者用户注册登录开始,逐步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对MOOC系统,能够学习到音乐专业门类中由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讲授的较为权威性的课程知识,再由智能化学习系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完成一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再循环进入下一个课程环节,期间音乐学习者还可以通过乐曲作品的学习,进入音乐作品鉴赏数据库对所学乐曲作品进行录制上传,也可以通过该数据库鉴赏到其他同步学习的人员所录制的作品,方便线上互动交流,那么这个过程,使得音乐学习者能够较为完整全面地体验到全民音乐普及工作的全部内容,相信会对其音乐素养和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全民音乐普及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音乐普及工作也是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构想全民音乐普及数字平台建设也是对新形势下发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数字化发展策略的一种新的尝试,以期能够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我国文化馆全民音乐普及工作不断发展。

本文系2020年度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20YLY34)的研究成果。

[1]饶俊:《“互联网+”教育变革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思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

[2]李珊:《关于“互联网+”音乐的思考与探究——基于音乐视角的考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刘 焱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音准音乐作品普及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