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圆桌
2022-04-27
精准施工:“双一流”建设再出发
@ 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入“施工期”。“双一流”建设再出发,剑指“加快建成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须有大格局、大作为。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精准思维。系统观念、精准思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体现在“双一流”建设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同时,精准“施工”、精当施策,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二是树牢一流意识,高扬卓越精神。一流建设的本质是一流意识,一流建设的动力是追求卓越。要心怀“国之大者”,贯彻“四为”方针,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三是聚焦重点难点,深化创新行动。统筹推进、分类建设、重点突破,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下功夫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精准“施工”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符合国情校情的“施工图”。对于继续出现在第二轮名单的高校而言,不但要全面总结“双一流”建设的经验与成绩,更要认真查找建设中的不足和教训。应该指出,有的高校在这两方面做得还不够,甚至出现了懒散懈怠的状况,需要尽快加以改变和扭转。对于首次跻身建设行列的高校而言,只是陶醉在获批的喜悦中显然是不够的。要加紧谋划,狠抓落实,踏铁有痕。而那些已被公开警示、吃了“黄牌”的高校更应该知耻而后勇,抓紧整改、迎头赶上。对获得自主确定建设学科权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而言,则应尽早公布结果、加快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相关高校自己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大事,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败。各校“双一流”建设的“施工图”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应该面向社会公开,以便更好地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鞭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尚未“金榜题名”的高校切不可误认为“事不关己”,也应该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确定自己的新生长点,自觉地朝着“双一流”的目标迈进。
@ 陈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双一流”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世界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较难评判,而一流的学科却可以清晰认定。学科的基础实力如何,学科是否在国际学术主流上领航,是否提出或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培养了学科的顶尖人才。这些可以一目了然,甚至可以适度量化。而当一流的学科多了,并且能有机形成好的学科生态,发挥出优势集群效应,那便是一流大学。所以,这一轮“双一流”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的方略有所调整,聚焦学科,精准发力,这样的改变体现了认识的升华,也使得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更令人期待。这样的改变不仅使众多高校纠结的A类还是B类、一流学校还是一流学科不再是恼人的问题;而且给了所有高校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一心一意建设学科。先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扎扎实实地建好,建成世界一流,就功莫大焉。这也会给未来学校和人才评价带来实事求是的、更加精准的评价。未来人们从学科角度看学校,会从学科角度估量人才,而不会再泛泛地认为名校一切都胜于其他学校。唯有精准方能中的。这一轮“双一流”建设方略调整得好。
@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聚焦目标。清晰锁定国家重点急需的关键新科技领域和新学科前沿,前瞻布局在服务新创新形态、新管理生态、新学术生态上,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国家科技自强、破解“卡脖子”的技术领域,大学应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科技能力。聚焦大局。施工图纸彰显布局,整体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局。严重的人才“虹吸现象”导致的不同领域、区域和类别上的短板不一,就是没有很好地体现大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引培,要直接上升到国家战略与民族精神的高度。聚焦精准。精准必然要心中有数、胸中有谋、手有良策,能坚守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滴水穿石,下真功夫,不搞花拳绣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精准必然要将关注点放在高校和学科的“质量、特色、贡献和影响力”上,让一流有一流的模样。聚焦成效。“双一流”相比“211工程”“985工程”更加需要放眼全球,以世界“一流学科”“一流高校”的标准为参照,勠力创造世界一流科研和科研成果,并能通过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师用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产出一大批处于全球前沿的学术成果,不看广告看疗效。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高校之间评价尺度几何
@ 赖明明{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之间不能只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营造高校之间良好的“竞合”氛围,需要确定比赛规则,也要设计好评价体系。用“双一流”标准取代“211工程”“985工程”评价体系,体现了在新时代重视把高校高质量发展与学科高水平建设结合起来的发展思路。推进高校分类评价,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要“破”“立”结合,在“破五唯”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高校朝着多元化高质量水平发展。探索高校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就要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与不同类型学科的差异化评估体系。教学科研结合依然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经之路,建立差异化的评估体系,并非不要统一的标准。差异化指的是在统一基础上的差异化。具体而言,反对“唯论文”“唯C刊”,不是不要求写论文,而是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宏观视角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出高水平的“学术+智库”类论文。
@ 孔军(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校评价的核心点和高校评价尺度的着眼点。高校评价尺度须着眼于时代背景、发展实践、主体价值和客观规律综合设计。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的逐步确立,为高校评价赋予了历史尺度。党和国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高校评价赋予价值尺度。高校之间基于学科评估、教学评估、学位点评估、大学排名和“双一流”动态评价等形成的动态性、多维度、全方位评价体系,形成高校评价的现实尺度。针对高校办学规律和办学特点开展分层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实现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成为高校评价的未来尺度。同时,近年来中国特色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评价赋予了方法論意义,也在不断调整着高校之间评价的尺度。
@ 王洛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完善教育评价的反馈机制。不管是已经完成的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还是即将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都应及时将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应高校和学科,同时反馈同类型高校或同档次高校的相关评价数据,提供“以评促建”的依据。构建教育评价的诊断机制。各高校和学科接到教育评价的反馈数据与评价结果后,既要通过自身的纵向对比看变化,也要通过与其他高校或学科的横向对比找差距,在每一个评价维度和指标上确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找准“以评促建”的要点。落实教育评价后的建设机制。一流高校和学科是建出来的。各高校及学科应将上一轮教育评价发现的问题和短板纳入新一轮建设规划,将五年的规划任务分解为年度的具体任务,将学校的建设任务分解为院系和学科的建设任务,将院系和学科的任务分解为团队和个人的任务;在此基础上细化为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军令状,用积极务实的行动、日积月累的建设稳步提升学校和学科建设质量,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高校之间的评价有自评价和他评价之分。因此,其评价的尺度也不尽相同。自评价是高校对自己的评价,其评价维度有纵向和横向之别。在横向比较中,重要的是选好参照的高校。“高不可攀”地去比,不但脱离实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越比越悲观、越比越失望、越比越没有信心。比较中要划分层次,既要有与世界一流的比较,也要有与国内一流、同领域和相关领域一流的比较。高校的横向比不能向下比。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绩,专挑不如自己的高校比。这种向下比的结果,只能是盲目乐观、“躺平”懈怠。除了横向比较之外,高校还要经常自己和自己比。“人往高处走”,应该比过去不断进步,而不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他评价中,首先,应该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校的比较不能混为一谈。其次,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精细化而不能简单化。用一个尺度去评价所有高校,显然是不符合办学规律的。最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之外,要注重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师生评价。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