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车流对公路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

2022-04-26张晓丽林丽芳孙艳杰

山西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型车交通量路段

张晓丽,林丽芳,孙艳杰

(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概述

二级公路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具体的行政中心、交通枢纽、商业地带、住宅社区、工业矿区或旅游景点等,综合运用范围最广。截至201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4万km,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为16.9%。在国省道规划布局方案中,二级公路占据主体地位[1-2]。目前山西省国省道规模及通达程度仍有待提高,且现有的国省道服务品质不高,还需进一步强化,但近期公路建养资金保障不够充足,土地约束不断缩紧,由此可见,对工程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及新建、改扩建公路的合理设计尤为重要。道路的服务对象是车辆,需要根据车辆的特性进行规划设计,速度是驾驶员、交通管控人员、公路设计人员、规划人员、决策者对公路运行水平评价的基础,本文以混合车型比例为研究变量,以速度分布规律为研究目标,以对新建、改扩建公路的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产生的影响为落脚点进行研究。

2 二级公路车辆行驶速度影响因素

2.1 道路对行驶速度的影响

道路条件是行驶速度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道路的线形、车道数、车道宽度及交通管制方式对速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按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规定,公路分析单元可划分为平直路段、平曲线路段、弯坡组合路段以及纵坡路段等,本文以平直路段为研究对象[3];若在不可超车路段,慢速车辆对其他车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研究车速与路段长度的关系,本文以可超车路段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道路条件设置

2.2 车辆对行驶速度的影响

各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应根据公路的功能与技术等级,结合地形、工程经济和沿线土地利用性质综合确定,根据JTG B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5 000辆~15 000辆小客车,换算为小时交通量208 pcu/h~625 pcu/h,设计速度80 km/h。

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型工矿区以及运输繁重的城郊地区,公路的运输功能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货车比例相对较大,货车行驶速度相对较慢,实际约为30 km/h~45 km/h,对小型客车的行驶造成影响,当前方有慢速车辆阻碍行驶时,需要超车后继续行驶。根据JTG B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座位不大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不大于2 t的货车为小型车,座位大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不大于7 t的货车为中型车[4],为了探索车型比例对速度产生的影响,本文设置中型车占比最高为50%,具体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设计小时交通量 veh/h

3 VISSIM仿真模型构建

3.1 VISSIM理论原理及模型构建流程

VISSIM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复杂的道路、车辆以及行人的状态及相互交互现象的微观仿真软件,将直观演示与动静态评估相结合,是还原现实场景、预测交通状态、选取优化方案、制定评价指标等的重要工具。VISSIM以Wiedenann建立的生理-心理跟车模型为基础,如图1所示;车道变换采用了Rule-based算法。其原理为:后车驾驶员发现与前车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以期望速度行驶,小于心理安全距离时开始减速;若存在多车道,被阻碍的车辆将判断其余车道的行车间距,进行变道超车,仿真模型构建流程如图2所示。

3.2 车辆参数设置

小型客车基本模型采用长度为4.2 m~6 m、宽度为1.8 m~2.1 m的车型,例如Audi A4,Volkswagen Golf等,如图3所示;小型货车基本模型采用长度为5 m~8 m、宽度为2 m~2.3 m的车型,例如Chevrolet Silverado,Ford F150等,如图4所示;大型客车基本模型采用长度为10 m~14 m、宽度为2.8 m~3.2 m的车型,例如EU Bendy,EU Standard等,如图5所示;中型货车基本模型采用长度为大于10 m、宽度为大于3 m的车型,例如EU 04等,如图6所示;本模型不考虑汽车列车对其他车辆造成的影响。

根据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及实际速度的测量,将中型车的期望速度设置为35 km/h~45 km/h,如图7所示;小型车的期望速度设置为70 km/h~100 km/h,如图8所示。

3.3 道路参数设置

道路长度分别设置为500 m,600 m,700 m,800 m及900 m,设置为车道宽度为3.75 m的双车道道路。跟车模型采用Wiedemann74理论模型,设置最大前视距为250 m,最大后视距离为150 m,最小安全距离为2 m,跟车车辆采用平滑的靠近行为;车道变换控制采用自由的车道选择,当速度小于期望速度时,车辆可以自由超车,准备超车时以4 m/s2先减速再以3 m/s2加速进行超车。

3.4 模型验证

本文需对建立的5种长度、6组交通量以及6种车型比例,180条路段进行模型验证。采用的方法为将中型车与小型车比例为0∶1的模型作为标准模型,将行驶速度与期望速度进行对比分析,若速度达到期望速度,则模型具有有效性。以500 m,400 pcu/h条件下的运行结果为例,其仿真车辆速度与期望速度近乎相等,则其模型具有有效性,如表3所示。

表3 速度分布对比 km/h

4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4.1 不同长度路段受车型比例的影响分析

1)总体趋势。

通过对相同流量下,不同长度公路路段进行分析,可知中型车占比最大,小型车的行驶速度越低。如图以400 pcu/h的交通流量条件为例,在中型车与小型车比例为0.5∶0.5时,车辆行驶速度在55 km/h~82 km/h;比例为0∶1时,车辆行驶速度在75 km/h~82 km/h,速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9所示。

2)速度区间范围分析。

随着长度的增加,由车型比例变化造成的小型车行驶速度分布范围更加大。在不同长度的条件下,小型车占比达到100%,行驶速度差异性不大;但不同长度的平直公路段对中型车占比的提升敏感程度不同,长度越长的路段,车型比例变化对小型车的速度影响越大,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长度路段车速受车型变化的影响 km/h

3)重点分析。

在相同流量的条件下,中型车与小型车比例达到一半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驾驶员对周围环境、车辆及道路条件的判断差异性明显,对道路交通的管理更加困难,需要较为完善的道路管控设施,以及时的道路监管手段对交通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如图10所示。

4)交通量分布分析。

不同平直公路段长度条件下,速度分布具有相同规律。以期望速度为中心,一定分段为半径,在第一梯度速度分布区间内,交通量占比逐渐增加,如图11所示;在第二梯度速度分布区间内,交通量占比先增加后减少,如图12所示。

4.2 不同交通量受车型比例的影响分析

1)总体分析。

通过对相同长度,不同长度公路路段进行分析,可知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速由快到慢,且拐点均在中型车占比30%处(见图13)。

2)速度分布区间分布分析。

在相同路段长度条件下,当中型车比例高于30%时,速度分布区间受流量变化影响较大,路段运行稳定性较差;当中型车比例低于30%时,路段运行较为稳定,对路段流量监控的要求较低。

5 结论

本文以不同长度、不同流量作为控制条件,研究了车辆类型分布变化对运行速度产生的影响,对其变化进行规律总结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平直路段达到一定长度以后,需要考虑不同车型的期望速度,对路段进行相应的渠化管理,相应则需增加路段设计宽度。

2)当中型车占比达到50%时,要重新考虑路线规划,或对该路段进行着重管理。

3)若路段上大部分车辆行驶速度达不到标准设计速度时,以达到第二梯度速度分布峰值为目标,是较为经济的改扩建道路的标准。

4)当中型车占比大于30%时,要考虑预测流量对设计、改扩建公路设计速度及服务水平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小型车交通量路段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国道京抚线铁岭市凡河至平顶堡段改建工程交通量预测分析
常虎高速公路路段拥堵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干线公路交通量统计分析与预测
小型车用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