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隧道纵向排水盲沟施工技术分析

2022-04-26

四川建材 2022年4期
关键词:基面排水管断面

李 星

(山西路桥集团吕梁国道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000)

1 项目背景

某公路工程项目的全线长度为13.86 km,起讫桩号为K38+195—K52+010,采用的是双向四车道。此项目包含了1座隧道(长度为570.6 m),隧道二次衬砌背后与侧沟顶部等相关位置均建立了纵向排水盲沟,选择的是双壁打孔保温管(直径Φ=150 mm),外部采用无纺布实施包裹处理,然后布设在钢边止水带上部。通常纵向盲沟建立在隧道路面标高的下部12 cm处,隧道项目中的各段二衬部分都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独立式排水系统,同时从环向、纵向的所有区域中设置接出管道,将公路隧道内的雨水引入至侧沟之中,从而实现公路隧道排水的有效处理。

2 纵向排水盲沟问题及改进方案

2.1 纵向排水沟问题

通过分析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纵向排水沟的设计实施方案及结构方式,基本是布设于初期支护与防水板之间的纵向钢止水带的上方部位,而排水管上部倒三角区域以无砂混凝土为材料实施填充处理,而下侧以防水板为材料实施全面包裹处理[1]。前期施工阶段,盲沟定位不准、稳定性偏差、坡度不顺、排水性能差以及变形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得出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在纵向排水管安装之前,忽略了方向定位;②排水管安装未采取固定措施;③纵向排水管的坡度设置未达到顺直度标准规定要求,从而使得中间低、两侧高,同时135°弯头未实施连接与固定处理,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发生中部下沉现象,出口位置比较高;④135°弯头未采用PVC胶连接方式;⑤衬砌台未设置开孔,造成弯头伸出了混凝土面,而且发生了变形现象;⑥浇筑施工阶段由于固定处理不当,从而引发了变形与开裂现象;⑦初期支护面的平顺度不达标,防水板和支护面不贴合,以致于防水板的下部影响了排水管。

2.2 改进方案

此公路隧道工程项目中纵向排水盲沟前期施工阶段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现场调查与研究制定了改进方案,以有效解决纵向排水管盲沟堵塞与弯头等相关问题,具体改进施工流程见图1。

图1 改进方案施工流程

3 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3.1 施工技术

1)断面检查。从本质上分析,断面检查工作通常应从前一次衬砌长度为1.5倍的空间中实施,主要对已完成的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测量检测,以保证无侵入二衬净空现象,然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尤其是预留变形量相对偏小的盲沟施工,必须确保断面不会对二衬净空造成任何影响,同时盲沟安装后不会对钢筋造成不良影响[2]。在下台阶初期支护施工之前,必须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预留余量以及开挖量,同时断面检查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加强质量检测。

2)基面处理。在盲沟安装施工之前,必须认真检查基面渗漏水、表面平整度等,保证基面处理质量达标。此项目中基面处理具体如下:①渗水点处理,若是初期支护表面的湿润程度相对偏高,但无明显渗水情况,则需要采用加密环向盲沟排水处理措施,在设计出口处接出,若是初期支护表面出现了渗水问题,则应从渗水位置建立排水孔,紧接着插入排水管,从而把水排入到侧沟;②基面凸出物处理,全面、仔细检查盲沟安装部位,确保混凝土喷射表面平整,以免安装后和初期支护的表面存在间隙,从而影响排水性能;③基面凹面处理,考虑到施工阶段容易使初期支护表面出现凹面缺陷问题,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喷射或者是涂抹水泥的方式实现凹陷位置的找平处理,以实现防水板与初期支护之间的紧密贴合,切实保证排水性能[3]。

3)放线定位。待基面处理结束后,需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精准标注盲沟安装位置。若是施工处存在钢筋,则就近采用仰拱钢筋建立控制线,然后再实施盲沟安装。通常纵向盲沟底部需要比纵向止水钢带的顶部高约5 cm。

4)固定处理。此项目中纵向排水盲沟固定主要采用两种固定方式,即采用带状防水板(规格为12 cm×72 cm)以射钉方式把纵向排水盲沟固定于初期支护结构之上;打孔插入U形钢筋卡定位[4]。具体如下:①带状防水板固定,以带状防水板(规格为12 cm×72 cm)结构为材料,然后通过射钉方式将纵向排水盲沟固定于初期支护结构之上,操作顺序见图2;②U形钢筋卡定位固定,在纵向排水盲沟施工之前,需要结合设计标准要求从外侧进行无纺布包裹处理,接着以铁丝的方式进行绑扎,通过油漆精准标注打孔方向,从而提升安装效果。而纵向排水盲沟安装结束之后,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钢筋结构,以免纵向排水盲沟发生变形。

图2 带状防水板固定流程

5)反包工艺。从纵向排水盲沟的上部空间选择宽度为82 cm的防水板进行铺设处理,然后实施焊接连接处理,以确保其和防水板紧密贴合,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双重防护处理,以防止混凝土浆液渗透至排水盲沟之内。

6)斜向盲沟定位。为了保证斜向盲沟管口外露混凝土的平顺度、光滑度符合相关规定基本要求,就必须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实施开孔定位处理,严格控制开孔的尺寸等相关参数指标,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开孔不会受到浇筑施工的影响而发生塌孔、变形等现象。

7)台车就位与盲沟接出。待二衬及其他相关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选择全站仪设备完成施工质量检测,以有效保证位置的精准度。通常台车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挥,然后逐步移动至指定区域,从邻近盲沟的一侧将张拉宽度控制为2 cm之内,而且每张开一次就要完成一次检查,不断地进行合理调试[5]。在台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必须及时对盲沟分段进行检测,符合规定基本要求之后才能够测量断面,而且断面达标后才能够开始后续施工。

8)盲沟疏通。待二衬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把台车移动到指定区域,紧接着选择高压管实施试通操作,若是发现存在堵塞问题,则必须进行准确、详细标注。

3.2 质量控制

1)排水盲沟必须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能,且和壁面之间紧密贴合,基于0.5 MPa压力条件下的耐压扁平率≤5%。

2)盲沟铺设必须满足下述技术标准规定要求:①铺设部位必须满足设计方案内容要求;②盲沟平顺度必须达标;③各固定点的间距保持一致。

4 总 结

本文结合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首先对公路隧道项目中纵向排水盲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研究了纵向排水盲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表明,通过对纵向排水盲沟施工方案进行改进,解决了公路隧道排水堵塞等问题,有效增强了公路隧道排水性能,而且实现了公路隧道的安全行车。

[ID:012985]

猜你喜欢

基面排水管断面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管材应用分析
一种精确的轮胎断面束缚方法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市政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路径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探究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管施工的关键技术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对道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高程统一转换在防汛调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