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

2022-04-26王振华孔令强赵志民陈亚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块茎单株生育期

王 芳 孙 敏 王振华 朱 萍 赵 猛 孔令强 赵志民 陈亚伟

(1.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滕州 277500;2.滕州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 山东滕州 277500;3.商丘市金土地马铃薯研究所 河南商丘 476000)

滕州是全国最大的二季作区马铃薯主产地,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滕州马铃薯成为中国菜用马铃薯第一品牌, 滕州市也被原农业部授予“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1]。 然而,滕州马铃薯主栽品种仍以费乌瑞它系列为主,早熟品种单一,为了丰富滕州马铃薯品种的多样性, 满足当地农民和市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成为该区亟待解决的问题[2]。 本研究以荷兰15 为对照,引进与对照品种熟性相近的豫商薯系列、V 系列新品种, 通过对引进的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以丰产性、商品性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观测, 以其他的品种特性作为参考进行综合评价, 筛选出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薯型好、抗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该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共引进马铃薯新品种16个,分别为豫商薯 6号、 豫商薯 8号、 豫商薯 12号、豫商薯 14号、郑商薯 10号、 商薯 X号、 早 35、ZJ01、0318、6号、471、D49、Y2、V7、V8、V9, 全部由河南商丘市金土地马铃薯研究所提供。 以本地主栽品种荷兰15 为对照(CK)。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滕州市姜屯镇洪东村丰谷云农科技园进行,试验田前作为玉米,土壤为壤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肥力中等, 土壤有机质含量17.7 g/kg、 全氮1.059 g/kg、有效磷 182.5 mg/kg、速效钾 482 mg/kg,阳离子交换量 16.7 cmol(+)/kg,土壤细菌总数 0.043 亿/g,容重1.33 g/cm3,水溶性盐总量2.06 g/kg。 整个生育期平均气温13.6℃,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16.2℃,平均湿度59.8%。 总降雨量213 mm, 平均月降雨量35.5 mm。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1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51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 2月20日整地,土地耕翻时撒施腐熟好的豆饼375 kg、安徽产六国 (NPK 有效成分比例为 17∶17∶17)1 500 kg/hm2、生物菌肥 1 200 kg/hm2。 2月23日播种, 单垄单行种植, 覆盖地膜, 行距 65 cm, 株距 25 cm, 密度约 4 500 株/亩,6月8日收获测产。 采用常规田间管理,期间喷施嘧菌酯、代森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和吡虫啉防治病虫。

1.4 调查指标和数据分析

根据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和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调查各品种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和块茎性状、产量性状。 按期调查植株长势情况并实收测产,同时记录商品薯率。 记载标准,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商品薯率:单薯重50 g(含)以上为商品薯。 品种熟性界定,特早熟品种:出苗后60 d 成熟;早熟品种:出苗后70 d 成熟;中早熟品种:出苗后85 d 成熟;中熟品种:出苗后105 d成熟;中晚熟品种:出苗后120 d 成熟;晚熟品种:出苗后120 d 以上成熟。 试验数据采用DPS 软件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法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物候期调查

由表1 可知,参试品种平均生育期为71.16 d,品种间生育期跨度10 d,以D49 生育期最短,为66 d,6号生育期最长,为76 d;参试的16个品种物候期有一定差异,其中,豫商薯6号、郑商薯10号、商薯X号、早 35、 6号、471、0318 出苗较早,比对照荷兰 15提前 3~5 d;豫商薯 14号、ZJ01、V9 出苗较晚,比对照荷兰 15 晚3~5 d。 豫商薯 6号、V7、V8、豫商薯 12号、早35、郑商薯 10号、6号、商薯 X号、Y2 进入块茎形成期的时间较早,比对照荷兰15 提前2~5 d。 D49 进入成熟期的时间最早,为5月31日,比对照早了5 d。

表1 参试品种物候期

2.2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见表2。 豫商薯6号、豫商薯 12号、 豫商薯 14号、 郑商薯 10号、ZJ01、0318、6号、471、D49、Y2 株型直立, 豫商薯 8号、早35、V7、V8、V9 为半直立。 参试品种中,株高最高的为0318,为43.2 cm,最矮的是早 35,为 28.2 cm,对照荷兰15 为34 cm。茎色除了少部分品种为绿色带褐色、绿色带紫色外, 大部分品种为绿色。 叶色以绿色为主,少部分品种呈现浓绿或者暗绿色。 所有品种抗病性较好,整个生育期未发现染病情况。 豫商薯6号、豫商薯 12号、 郑商薯 10号、0318、471、V9 匍匐茎较短,结薯集中。 其他品种匍匐茎中等长度,结薯较集中。 只有少部分品种有开花现象, 大部分品种不开花、不结实。

表2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2.3 不同品种的块茎性状特征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性状特征见表3。引进品种大部分薯型较好, 为椭圆形或者长椭圆形, 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整齐度较好。 只有少部分品种薯形不规则,表皮粗糙,牙眼较深。 根据单株块茎个数、单株块茎重、平均单薯重调查,豫商薯6号表现比较好,平均单株块茎数6.1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97 kg, 平均单薯重0.16 kg。 平均单薯重比对照荷兰 15 重 0.05 kg。 郑商薯 10号平均单株块茎数为4.9个,平均单薯重为0.18 kg,结薯少,但大小适中,单株商品薯重较大。 V 系列的V9 平均单株块茎数为7.6,平均单株块茎重0.89 kg,大小适中,整齐匀称,表现优于对照荷兰15。豫商薯12号平均单株块茎数6.7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77 kg,平均单薯重0.12 kg,表现也优于对照荷兰15。 6号平均单株块茎数4.1个,平均单株块茎重0.95 kg,平均单薯重0.23 kg,产量比较高、薯块整齐度好,单薯重高,但是薯型不规则,为地瓜状, 不适合鲜食马铃薯市场。 471、0318、ZJ01等品种薯形为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株块茎数、平均单薯重表现都良好,但是整体产量不高。

表3 不同品种的块茎性状特征调查

2.4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 各品种间大薯重有极显著差异,豫商薯12号大薯重最高,为21.75 kg,此外,商薯X号为 23.32 kg、V9 为 21.7 kg、豫商薯 6号为 21.75 kg、郑商薯 10号为 17.38 kg、 豫商薯 8号为 16.43 kg、0318 为 16.97 kg,都显著高于对照荷兰 15(7.54 kg),商薯X号、V9 间无显著差异;郑商薯10号、豫商薯8号、0318 无显著差异。 中薯重最高的是对照荷兰15,为22.31 kg,往后依次是郑商薯10号,18.06 kg、早35 14.68 kg、V8 14.09 kg、豫商薯 6号 36.89 kg,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商品薯率除了0318 其他品种都在91%以上,最高的是V9,其次是豫商薯12号、商薯X号。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最高的是豫商薯12号5 174.96 kg/亩,依次是郑商薯 10号 4 719.85 kg/亩;豫商薯 6号产量 4 577.30 kg/亩,V9 产量 4 458.29 kg/亩、商薯X号产量4 402.05 kg/亩,极显著高于对照荷兰15。 豫商薯12号跟郑商薯10号有显著差异,郑商薯10号与豫商薯6号间有显著差异,豫商薯6号与V9产量间有显著差异,V9 与商薯X号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品种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荷兰15。

表4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商品率调查

3 讨论

(1)参试品种平均生育期为 71.16 d,以 D49 生育期最短,为 66 d,6号生育期最长,为 76 d。 引进的所有品种生育期介于66~76 d 之间, 都属于早熟、中早熟品种,适合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种植。

(2)引进品种大部分长势较好、株型直立,茎秆、叶片绿色,薯型椭圆形或者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 芽眼较浅, 整齐度较好。 只有少部分品种薯型不规则, 表皮粗糙, 牙眼较深。 所有品种株高偏矮, 这主要是受2021年的异常气候影响造成的。马铃薯出苗后的一次强降温使马铃薯冻害发生严重, 影响了植株株高, 而正常年份下各品种株高会高一些。

(3)根据单株块茎个数、单株块茎重、平均单薯重调查, 豫商薯 6号、 郑商薯 10号、V9、 豫商薯 12号、6号单株结薯数适中、大小适中,单株商品薯重较大,表现优于对照荷兰15。但是V9 薯形不规则,为地瓜状,不适合鲜食马铃薯市场。 豫商薯6号、豫商薯12号、郑商薯 10号、V9 品种增产,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荷兰15,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供试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4 结论

豫商薯 6号、豫商薯 12号、郑商薯 10号、V9 在试种试验中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短,全部为早熟、中早熟品种。 薯型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皮黄肉,植株高度中等,主茎个数适中,抗病性较好,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小薯率低,商品性高,适于在二季作区气候条件下栽培,推荐本地薯农种植。

猜你喜欢

块茎单株生育期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不同播期对格尔木藜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