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到文化自信
2022-04-26李涵迪罗阳璐
李涵迪 罗阳璐
(湘潭大学哲学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民族的根脉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当我们的文化根植于心,再通过每个中华儿女的言行表现出来时,才是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真正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应有的根本的认同,是我们每个人前进路上手中不可缺少的一盏提灯,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浪潮大踏步迈入国门。在一些我们加以吸收学习的文化之外,中国青年曾一度盲目沉迷在西方国家刻意制造的娱乐中不思进取,还有诸如“韩流”、欧洲文化的不断冲击,外来声音越来越大,本土文化的光彩渐渐失去吸引力。对于中国本位文化的忽视使明珠蒙尘,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后,我们对于思想内容、灵魂境界、人生理想的空虚感越来越突兀地显现出来。人民心中需有文化支撑、有精神力量,才会不迷茫、不为敌对势力利用,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国家安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是不可或缺的,其包含的内容,无论“形”“神”都是我们要继承和创新的。
(二)时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脉”——民族的根脉。历朝历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都十分重视,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其价值不可估量。对于我们的时代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是有利于“固本培元”,增强文化自信;二是富有工匠精神的时代创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作为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提供多元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提升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段河道,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是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尊重,是我们的根脉;另一方面,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让中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妙绝伦,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故而,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种类复杂,其间的保护细则各不相同,须得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琐巨、责任重大,做好保护与传承是对前人之作的感念,也是对后人的交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一)历史情况
中华文化多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涵盖多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近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早在进行中。二十世纪初,中国就有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想,有组织专门收集文学著作,这就是保护之肇端。以陕西省为例,1912年,西安易俗社成立,社团成员搜集民间文学、民间风俗资料,并传承给人们,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在五四运动之后,非遗保护进入新时期;192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安国,在世时间专注于收集民间歌谣、谚语及民间风俗,总三卷,四百多万字,遗憾的是后来遗失;延安时期,陕西省非遗保护工作是由党中央带领完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至现在,尽管在国家的重视下,对传承人的价值认定有所彰显,但是仍旧面临一定的困境。
(二)面临“传”与“承”两方人的尴尬境地
掌握非遗技艺、技能和占据核心地位的艺人呈现老龄化趋势,缺少专业传承从艺者。
以东北二人转为例,可以向下传承的各地方核心艺人年纪渐大、记忆模糊,即使是最深刻的印象,也会随着时间游移,而慢慢破碎与模糊;过去局限于纸质资料的保存,历史资料有一定的流失;没有系统的传承理念,也没有固定的传承者。“传”的部分已经受限。承继者以对二人转感兴趣的家庭妇女为主,一是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时段;二是兴趣使然,缺少专业系统的训练与对传承内容的梳理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青少年——适龄的潜在承继者人群中,首先,对二人转大多已经没有学习兴趣;其次,缺少耐心且需要照顾学业,难有精力。很多非遗项目,诸如二人转这样的都流于农村、乡镇,但是非遗本身难以养家糊口,所以很多适龄的潜在承继者成年后外出打工求生存,难以拘于农村、乡镇。故而,非遗项目面临乏人来继的尴尬局面。
(三)传承与创新的矛盾
在传承与转化为创新之间,需要考虑到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与时代性,“传”与“创”两相割裂,“传的人只顾传,创的人只顾创”在申请非遗项目时,国家政府明确规定了项目在申遗完成后,不能再有任何改变。对于此问题现存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一者为应该延缓非遗项目的改变,因为改变会影响手工艺的真实性;另一者则认为非遗的发展必须要有创新,要结合现代审美。
事实上,这两种观点会走向极端,前者是为守旧,后者是为激进。关于非遗如何传承的问题,前者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以绣品为例,历史上的绣样、图案也是在变化的,各有风格的倾向性,那为何今日就不可变了呢?文化代代相传,要用包容性的眼光去看待,全球化背景下,应以大国的、开放的心态来进行非遗传承。后者应持有一个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经典的尊重之心,先尊重非遗项目本身的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初心不能过分以盈利为目的,在非遗项目中加入商业开发,对其进行动态保护,让其脱离国家和社会的扶持,可以自给自足。这些自古传来的艺术、技艺与珍宝,需要呼吸现代的空气,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商业为其在市场经济下注入动力,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法让非遗继续散发其本身的耀眼明光。
(四)生存空间狭窒
统观非遗项目所在的地点多为农村,资金、人员、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手工艺被忽视。在生态系统发展中,非遗其实本是社会变迁淘汰的内容,不具备吸引现代人学习的优势,可能会被其他工艺替代。同时,许多手工艺品的没落在于原材料不达标准,或者失去原材料种植,手工艺人转型,手口相传的技艺伴随着人的消散慢慢就像一些得不到良好保护而出土的文物褪去光彩。
现有法律、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认定机制不完善、对传承人的法律保护不够、传承人资格取消机制设置不合理。我国缺少制定文化保护法律的经验,对于非遗保护的条例制定,应听取多方专家建议,切实关切非遗传承的关键环节。
同时,很多年轻人往往更喜欢国外奢侈品的“手工制作”。这是西方价值观冲击带来的后果,也是自我文化宣传的缺失,导致社会整体对于非遗项目价值的认可度过低。非遗手工艺品要打造成“中国奢侈品”,非遗艺术要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非遗语言要有对话空间、非遗民俗、医药和历法要有实践对象,都是我们要努力的空间与方向。
三、以“国潮”现象为例,试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
(一)“国潮”现象
2018年开始的“国潮”,在2019年开始席卷各个领域,起初只是以中国品牌“李宁”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应对社会潮流作出独立生产线,紧接着网络娱乐节目带来中国式街头文化风格的渲染,“国潮”已经不仅限于潮牌服饰,不仅限于街头文化的热爱者们。在爱国情怀的时代呼唤下,“国潮”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大有发力席卷国内外各领域的架势。
“国潮”必定是来自中国的,而其引领的潮流,包含甚广,不管是各个领域的品牌如李宁、花西子等,还是文艺作品的创作如《野狼disco》,抑或者是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传统创造、传统节庆的再表现等,都应该是“国潮”的一部分。
(二)“国潮”应该怎么发展
清华大学胡钰教授关于支撑“国潮”的重要元素曾言说过,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品牌,再一个最重要的是青年力量。
1.继承文化的内核
潮起潮落实是常态,而“国潮”只有长在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绵延不绝。“花”是未来“国潮”巅峰的成功;“果”是“国潮”之后留下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经典。
“国潮”背后应该文化力量的有力支撑,在文化输出时,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高质量的要求,不应仅满足于讲好“故事”,还应该有充盈的文化浸于其中,即不仅输出情怀,还要有货真价实的文化支撑,不满足于碎片式的输出与输入,打造自己的文化组成。同时,还要与世界潮流接轨,如何在世界舞台演绎中国文化,再进一步,是如何用中国语言有力发声。
不论是“国潮”还是当代“经典”,都要有沉淀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当今“国潮”文化或者说中国潮牌,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发展蓝图,对其大有期待。打响第一声惊雷后,是不能只靠情怀和故事去惊天动地的,雷声过后,须有文化传承润物细无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文化是深不见底的宝藏,五千年文化是沉甸甸的,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以服饰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可谓不是大放异彩,作为丰富展现了中国元素的多样性,风格迥异、多姿多彩,与中国传统服饰相结合,不同的花案纹饰也是各有寓意的。各民族服饰也各有特点,不同的绣法、织锦、制布工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中国服饰。世界语境下的现当代服装设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元素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经验,但在运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民族服饰的一些理解,实是会让人啼笑皆非,就像用毛笔画油画,工具是我们传统艺术的传统工具,但是画面却是西方油画的构图、造型、文化元素,西方对于中国传统的理解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种生长形态,但是中国爸爸和外国妈妈生出来的终究是“混血儿”,而不是土生土长的“纯血”。不同语境的文化碰撞是会有意外的收获,但是我们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理解与应用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正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承,就是我们应当忧心的。在现代设计的结合过程中,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盲目借鉴,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为我所用处则大肆利用,无我所用处则视之不理”。诚然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工艺可能于今天有了更进步的工艺,基于此,我们当将其记录好、留存好;对于我们可以传承的部分,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定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盛景。
2.国货品牌的发展途径
阿里研究院于2019年5月10日——我国的第三个“中国品牌日”发布《2019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新国货 大未来》报告并指出,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积极增长;纵观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产消费群体崛起,中国品牌迎来发展机遇。“新国货成长五大方向”应为“扩大品牌知名度、创造功能价值点、提升情感附加值、赢得消费者注意、转型数字化经营”。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需要适应与迎合创新导向的数字化转型时代、把握多元需求提升品牌溢价向高质量发展、专业水准和工艺水平要高。
而作为“国潮”品牌的“国潮”,既然把“国——中国”作为品牌特色,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在其中,但是大多数还是处在有“形”无“神”的阶段,应该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开发与继承,如非遗中有很多值得当今品牌学习的内容,不仅有其技艺,有民族特色的一方面,还有在此中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在品牌中灌注匠之精神,使其“形”“神”具备,方为君子如玉、温文尔雅。
(三)如何发挥青年力量
文化自信不是空口说“我信”就是自信了,而是需要有让人可信的东西,而这就是当代青年发挥作用的时刻了。我们不仅要推崇“国潮”,推崇自己的文化,还要创新,要做文化力量的发出人。
以书法艺术为例,当代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创作取向是多元的。有学院派与非学院派之争,有传统与非传统之争。有些作品与形式,如曾翔先生的“吼书”,很多人认为这是非传统的东西,书法怎么能这样做呢?其实是有章可循的,唐代大书家张旭,嗜饮酒,在作书过程中亦会“吼”,《国史补》中载“饮醉辄草书,挥笔大叫”。诸如此类问题,是需要我们有历史的功夫,深入地思考的,而不是随波逐流,妄加评论。
关于“吼书”的传统之争,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历史上的书家也是普通人,我们要历史地客观地去看待,他们看似神异的所作所为,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些表现,我们今天也可以借鉴与发扬。但是在借鉴过程中,我们要把握根本,不可本末倒置,例如前几年的所谓“丑书”,以字形判字,自古以来尚未推崇,我们讲神韵、讲线条,然而“丑书”之风混乱复杂,有可学之作,有不可学之作,我们应当仔细分辨,在文艺创作的其他领域亦复如是。
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是要靠青年力量,应该认识到非遗的价值所在,结合自身所学,去再现非遗光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纪录片
[1]李想.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戏梦关东——东北二人转民间老艺人档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