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动力、困境和实施路径研究

2022-04-26骆秉全

体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

李 燕,骆秉全

(1.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融合是新时代产业或部门发展的趋势。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迫切需要正确领悟新时代赋予体教融合的新内涵,破除政府、社会和行业之间的壁垒,协同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探索体教融合的创新路径。在回顾体教融合发展历程、分析政策制度、梳理实践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对体教融合发展动力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体教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以期为体教融合的全面深入推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1 体教融合的根源

1.1 体育与教育的渊源

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最早在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中使用时的含意是“对身体的教育,主张教育要追求身心调和发展,注重体魄健康”。奥运会发源地古希腊的体育教育观念是“以体育为核心的教育,用体育来培养精英”,认为刻苦的体育训练可以培养公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忍受巨大痛苦的能力(池建,2016)。这一理念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美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越来越注重知识训练,但体育仍然是教育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大学申请的竞争中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薛勇,2016)。英国著名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在教育改革中主张“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将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尚礼、勇敢、遵守纪律、公正无私等品质(韩丹,2005;Thorburn et al,2019)。英国伊顿公学提倡“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认为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格的教育。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非常推崇“费厄泼赖”精神,他认为19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得益于英国人的自信心和活力,这种信心和活力源于英国推行的一种以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的教育体制(Marttinen et al.,2017)。加拿大体育与健康教育协会(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Canada)设立优质日常体育教育(Quality Daily Physical Education)奖项计划,该计划要求学校对体育课程进行标准化评估,其中包括每日的体育锻炼量、课程计划和评估策略等,以倡导和促进学校提供优质的健康和体育教育机会及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教育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张。蔡元培前瞻性地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主张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北京大学的课程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作出了榜样。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体育运动,他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早在其1917年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中就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等重要论点,呼吁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的状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展现出国家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和成长成才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青少年精神与体魄的全面教育,培养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新时代接班人。

纵观历史,各国在育人及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将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德智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乃德智之舟,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体育的发展基础是不牢固的(池建,2016;刘颖余,2020)。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教融合是体育回归教育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追溯体育本渊的观念转变。

1.2 体教融合发展的制度根柢

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是我国教育和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规定国务院“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可见,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体育、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共同职责,这是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本研究梳理了1987—2020年出台的关于国家教育改革、体育改革、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文件。1987年4月,国家教委(现教育部)〔87〕教学字008号文件引发了学界对体教结合的思考,指引着高等学校在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方面进行实践探索。2005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教体艺〔2005〕3号明确提出“切实加强体教结合”。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这是第一次在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出现了德、智、体、美有机融合,从此学界和体育教育实践领域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围绕体教结合、教体结合、体教融合开启了更为丰富的探索与争鸣。在贯彻落实中发〔2007〕7号和国办发〔2010〕23号等文件的过程中,上海市政府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于2012年1月提出如何变“体教结合”为“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将体育作为国家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在2016—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中,均将青少年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作为重点建设工程,明确了建设目标及要求。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十三次会议将“青少年健康”作为六大议题之一,审议通过《意见》,标志着从国家层面系统规划统筹体教融合发展,体教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不断完善。2020年8月,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深化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开启了“体教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新局面。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上述文件内容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主要依靠创新驱动,通过多维动力机制(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个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健全评价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实现效率变革,揭示出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逻辑,引领着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方向。

1.3 多学科研究成果奠定体教融合理论基础

体育促进身体健康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外研究显示,体育锻炼本身也是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具有发展运动技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公平竞争等作用(Booth et al.,2014;Castelli et al.,2007;Ploughman,2008;Tremarche et al.,2007),充分证明了体育对学习成绩的贡献。教育学研究发现,学生每在电脑或电视前多花1小时,会考(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成绩就会降低9.3分,而做大量运动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受影响(Corder et al.,2015)。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与其对体育课和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业表现密切相关(Nicholls,1979),大多数情况下,参加运动的学生更加友善、善于交际,自我认知能力更高,体育活动在提高注意力、耐挫性、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也已表明,运动可以提高脑细胞活性,激发多巴胺、血清素和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变海马活性,增加海马灰质体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Watkins et al.,2019)。可见体育教育是一种延伸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外,还可以扩展至延心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更为广阔的领域(Mong et al.,2019)。

2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新内涵

体教结合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从起初的“体教两台戏、各唱各的调”向“同谱一首曲、同唱一台戏”转变(初少玲,2013)。1987—1999年,体教结合的着力点在“学”与“训”结合,倡导竞技体育院校化,从体工队院校化、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等方面入手,实践摸索出“清华模式”“南体模式”“混合模式”等多种体教结合的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这个时期的体教结合只是“体”与“教”简单叠加,并未从实质上解决生源不佳、文凭缩水及学训矛盾等问题,“体”与“教”貌合神离。2005—2015年,是体教结合和体教结合混合时期,着力点从竞技体育扩充至大、中、小学在校生,开始增加体育课,尝试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清华体育模式”为代表实现了体育和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运动员从高校走出。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体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在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体校招生困难、学校教练短缺、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受限等矛盾依然突出,体育和教育两部门资源统筹、优势互补、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政策壁垒并未完全打通。2016年至今,体教融合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建设中推进。在制度上,将体育作为一种可伴随人们一生的教育方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等体育发展理念。针对全人群、围绕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全学龄这一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从国家层面统一筹划体教发展,两者逐步相互渗透,在实践中践行“资源互通、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享”的理念,实现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培养多种能力,挖掘内在潜力,促进全面发展。

新时代体教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变革和战略趋势,在价值、功能及目的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图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中国强起来的时代。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是建设强国的重要内容,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在厘清体教融合发展实践轨迹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达成“健康第一”诉求,从理念、目标、政策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创新体教融合发展方式,挖掘体教融合内在动力,以目标融合为导向、理念融合为引领、机制融合为关键、资源融合为支撑、措施融合为抓手,构建体教融合各层面系统集成。重点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危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渠道梗阻、体育教育体系不完善、体育育人功能释放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持续谋划如何破解阻碍体教深度融合的桎梏,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强国战略,在持续推进体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体育和教育系统人才、场地、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的价值重构,推进体育和教育在思想、目的、价值、资源、措施、监管、评价等方面的充分融合,抓好学校体育的根本质量、整体质量和溢出效益,积极对接社会、市场,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多维协同发展体系,打造推动体教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增强人才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助力强国建设。

图1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新内涵Figure 1.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3 体教融合的驱动力及现实困境

3.1 体教融合的驱动力

3.1.1 机构改革和体教拓展与融合的客观诉求及发展趋势

“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是体育与教育在多年实践中发展进阶到高端形态的重要标志。1)从行政管理和发展需求来看,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并实施了机构改革。海南省着力于文体旅融合发展,在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三个中央部委。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全国60%以上的县成立了教体局,超过90%的县级行政部门将体育、教育、文化、旅游、广电合并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委),未进行机构合并的部门也通过部门联合等多种形式增强在体育与教育方面的密切合作。例如青岛市体育局和青岛市教育局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打出体教融合“组合拳”。2)从属性和服务对象来看,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服务对象相同,核心价值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彼此之间更容易进行延伸、渗透、重组,发挥出“1+1>2”的融合功效(翟芳,2018)。实际上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跨界重组与合作的联动发展,例如山东省在探索体育和教育部门协同发展中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体校和学校联合办学,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享、平台共享,打通青少年学生竞赛、训练、招生选拔等各个环节,促进体育训练体系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3)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的新业态来看,各地政府创新教育改革,深化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改革、机制创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共享。在集聚优势资源的教育集团中,体育与教育相辅相成、资源共享,通过体育特色刷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品牌塑造和教育产业提质增效。

3.1.2 政策牵引、观念转变、技术赋能等催生体教融合新发展

国家层面历来重视体育与教育的发展,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增加体育课时,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校园足球”“冰雪进校园”“中考体育”,鼓励创建体育特色校,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于素梅,2020),尤其是在新时代审议通过《意见》,进一步助推相关体育政策落实教育功能,引导体教多元深入融合(图2)。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唤醒了人们对健康前所未有的重视,湖北、吉林、浙江、江苏、河北、上海、北京等二十余省市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联合推进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工作。天津市教育两委研制“中小学生居家锻炼指南”,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工作的通知》,以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督促家长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居家锻炼环境。此外,各种免费和低收费的体育培训、健身指导、赛事等内容纷纷上线,各地贯彻落实“停课不停学、不停教”,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新冠疫情不仅催生出家校共育教育教学模式,更是促进了体教并重、线上线下齐发力等体教双线融合发展。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VR、5G等)推动了体教融合载体的创新,形成新的体教融合场域,从而促使更多的体育与教育供给主体(如社会组织、培训教育机构等)进入融合领域(黄益军等,2019),联合催生体教融合新发展。

图2 政策助推体教多元充分融合Figure 2. Policies Boos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3.1.3 创新育人实践、推进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根本需要

研究发现,从1995到2014年,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了167%(Dong et al.,2019)。重文轻体观念、过度的学业压力造成青少年体质“滑坡”,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中学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均超过70%(刘峣,2018)。体教融合不仅是解决青少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路径,高质量育人需求要求体教融合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性的教育生态、育人方式和支持系统。江苏省从2007开始对江苏学籍大学新生进行体质抽测,并将体测数据回溯生源地,倒逼当地抓好学生的体质健康工作;2020年省内所有高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制度。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出现在各地课堂,逐渐形成“国家统一标准”与“区域特色项目”相结合的发展体系,促使体育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兴趣所向、成长所需,促进学生们动起来、跑起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以体育人”凸显成效。正如国际奥委会原主席罗格所说:“国际奥委会的职责不应该局限于主办体育赛事,同样应该肩负起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教育的责任,因为体育就是一种教育”。为适应新发展阶段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高质量育人体系,需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大格局中谋划(罗时铭,2020)。深化体教改革,更新发展理念,强调“体”与“教”同心同向,将体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培育经济新动能、新增长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3.2 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3.2.1 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尚未建立,融合理念有待强化,发展领域局限

体教融合要协同体育教育各部门,应发挥政府部门在体教融合中的协调、组织、评价和监督作用,有效引入社会力量,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引起家庭重视,实现学校依法依规特色发展,然而,目前多元共治体系尚未建立(杨国庆,2021)。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弱势地位尚未取得实质性改变,学校体育“教、练、赛”体系有待完善,体教深度融合及有机融合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各地对于体教融合形式与方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体教融合大多局限在体制内和校内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加强青少年体育参与等方面,尚未实现学校、社会、市场联合驱动体教融合发展,尚未通过体育项目协会、社会俱乐部、体育赛事等连通学校体育与职业体育,校外专业力量支持不足,人才成长的多元化发展路径还不畅通。在学校内部,将体育教育置于文化课教学环节中,在不牺牲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内体教内容融合(Chen et al.,2007),建立体教科目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尚未普及并得到广泛认同。

3.2.2 教育的功利化恶化了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2019年教育部宣布废除义务教育升学率指标,但长期存在的“唯升学率”观点和现象难以迅速改变。“以中高考为指挥棒,以升学率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依然具有广泛影响,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观、家长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导致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同时也误导了公众的教育价值观,强化了应试之风,恶化了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Tremarche等(2007)的研究证实,学校教育分配给体育运动的时间越长,学生发展的机会就越大。而这并未引起学校和家庭的足够的重视,导致家庭和学校对孩子体商的重视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根据阿斯彭研究所的统计,中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比例为8%,远低于日本(65%)和美国(63%)(Tremblay et al.,2016)。以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偏离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本义,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多元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全社会重视体育的氛围尚未形成。

3.2.3 部门思维尚未破除,融合活力有待激发

体教融合跨部门协作不足,缺少统一筹划,政府、社会、市场、学校等主体之间的壁垒尚未破除。虽然近年来体育与教育双方在青少年活动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竞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结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体”“教”双方还存在着目标任务缺乏深度匹配、有限资源未能有效融通、评价管理考核“两张皮”等问题。一方面,体教行政部门仍然以传统行政管理思维为主,大量繁重的“既管又办”的工作导致体教融合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评价标准体系、社会治理和市场化治理机制;跨部门协作缺乏方针、计划和政策的指导,联合布局的联动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体教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不足,不敢去做融合性的文章,体教品牌乏善可陈,体教融合信息推广不足,乘数效应释放有限,市场活力有待激发。当前体育和教育还未突破行业与行政壁垒、体制机制的限制、身份职能的制约、思想观念的桎梏,如何以更加开放、共享、兼顾、共赢的姿态面向全面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构建国内与国外、政府-社会-企业、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体育与文化课教育的更加广泛的融合生态体系,推进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缓解学校体育工作的割裂之痛,激发融合活力,有待深入思考。

4 体教融合的实施路径及措施

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必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生—共生—再生”(冯学钢,2020)体系,以自生(展现体教联合育人活力,获得广泛认同)为基础;以共生(体、教、社、市场全面协同与融合)为常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着力提升体教融合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再生(对标国际、创新驱动、拓宽融合渠道、放大融合溢出效应,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趋向)为愿景,坚持以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中心,践行共享理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借助新信息技术,实现体教协同、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为人才强国赋能(图3)。

图3 体教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Figure 3.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Ecosystem

4.1 打造体教融合共享平台和再生体系,拓展发展领域

体教融合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迫切需要发挥好政府、学校、社会、市场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作用。1)通过多元共治提高创新再生的能力,在解决如何培养有竞争力人才这一核心问题的同时,统筹兼顾体教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进行体育与教育优质资源的同类聚合,创建全社会关注的“开放共建共享”体教融合协同教育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服务保障平台、发展研究中心等。2)搭建学校与社会、市场共生的发展体系,推出一批促进共融发展的、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多样需求的体教融合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3)拆除学校、社会、市场间的“围墙”,探索搭建学科之间、产学社之间跨界集成的桥梁,互通师资、课程、场地、赛事等要素,建立政、社、企、校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体教融合行业、机构,加快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健全跨界集成的体教融合共生体系。4)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吸引“围墙”外的资本进入体教融合生态圈,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多方聚力构建涵盖需求发掘、资源匹配、实施支持、效果反馈、创新改善、需求满足各环节的螺旋上升的完整再生体系。5)创新体教融合发展的投入方式,在纳入部门年度预算的同时,设立体教融合投资基金,吸引社会投资,多渠道增加对体教融合的投入。全方位重视体教融合市场培育,发展体教融合产业,形成优质的体教融合市场主体,尽快摆脱政府“既管又办”的局面,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市场化推动的体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体教融合发展领域。

4.2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多维推动机制

体教融合亟需破除部门思维,打破壁垒,畅通渠道,形成合力,做好顶层设计和区域布局。1)各地应深刻理解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新内涵,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体教融合突破的关键点,确定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任务,加快研制促进体教融合的实施方案。2)以跨界育人为核心,以平台驱动、要素驱动、政策驱动为动力,结合信息技术搭建体教融合大数据平台,打造体教融合创新生态,创造体教融合的新价值、新领域、新路径、新模式。尤其是在体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方面探索延伸型模式(例如课内体育的“体育+”学科的形式)、渗透型模式(教育不断从体育活动中寻找新型内容,策划出新型多样的体教活动)、重组型模式(借助大型体育赛事衍生丰富多样的教育产品,丰富体育的教育内涵)等(刘伟,2014),从而实现体教融合“自生先行、共生增色、再生铸魂”的蜕变。3)重塑体教关系的同时,疏通堵点,形成资源互补,始终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体育“育人”与“育体”的高度连接,探索多维推动机制,满足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4)倡导面向全社会、面向市场的体制机制创新,跨越部门的界限壁垒,促使体育事业和产业角色转换更为流畅,消除影响体教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由体育、教育部门联合牵头的体教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开设体教融合“绿色通道”,切实发挥服务、指导、保障、监督、协调的职能,形成体教共建共享“一盘棋”的综合治理格局(Vlček et al.,2019)。

4.3 细化融合政策,构建融合发展人才体系

体教融合是一项长期、复杂且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这一工程的前提是要建立一个体教融合、共同协作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融合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在修订、完善原有人才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出台体教人才专项激励政策,研究制定“兼职体育教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构建“专业化+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将优秀体育人才(教练员、裁判员、高水平退役运动员等)引入体教融合人才库,拓宽人才队伍发展渠道。在人才遴选方面,可通过开展全国体教融合创新创意比赛,遴选优秀人才团队,提供为体教融合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扶持。在引进人才方面,重点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中在体育训练、科技研发、业态创新发展方面的优质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在推动体教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4.4 变革评价体系,营造校园体育氛围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各地应尽快根据《总体方案》因地制宜,研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围绕素质教育导向,把握体教深度融合新机遇,以《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为依据,全面推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变革,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要以铸就校园体育文化为灵魂,从特色目标、特色资源、特色活动、特色运动项目和特色场地设施等方面入手,开展名人体育事迹宣讲、赛事参与体验等主题活动,形成独具区域特色和学校育人特点的校园体育文化,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以赛事为核心,创造体教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形成校间横向串联、校内纵向穿透、全面塑造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新内容、新模式。同时大力宣传“体教融合”先行样本及体育的育人价值,促使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融合,并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增强社会认同,营造体教融合发展的社会氛围。

4.5 搭建平台,加强宣传,激发发展活力

搭建与主流媒体协作的平台,通过专题专栏、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全面阐释体教融合的时代内涵,系统梳理体教融合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通过多视角、高密度的宣传,提高体教融合的知情率、支持率和执行力。利用好新的传播方式,着力宣传体教融合工作的新亮点、新经验和新典型,尤其是各地在体教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创新举措、阶段性成果以及典型人物和事件。找准宣传的关键点,守住“育人成才”的关键词,以“育人”为核心,从部门融合、行业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产业融合、体制融合等多方面共同递进,同时推广,使体教融合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促进体教在政策、资源、服务等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共创、共建、共享,激发发展活力。

5 结语

在新时代,体教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变革和战略趋势,在价值、功能及目的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深化体教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重视体教资源的充分整合、载体创新和价值重塑,还需搭建体教融合的共建共享平台,破除部门壁垒,引入竞争和市场化机制,打造体教融合再生发展体系。学校、社会、市场要围绕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全学龄这一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开展联合驱动发展,在实践中探索教育生态、育人方式和支持系统,深耕厚植“体”与“教”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深度融合,践行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和未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探索“体教融合+”实践,实现体教从多方协同到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不断彰显体教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切实担负起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赋予体教融合的育人使命,为强国战略赋能。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体育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