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对策
2022-04-26曹秀伟
曹秀伟
(1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2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潍坊 261000)
我国设施蔬菜区域性分布明显,区域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中东部地区设施蔬菜在面积、效益、科技上领先西部地区,已然成为“富民产业”,而西部地区在要素禀赋、生态环境等多重约束下,设施蔬菜发展呈现滞后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掣肘”我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与目标实现的“着力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作为西部特殊地区的蔬菜重点县,已于2020 年退出贫困县序列,蔬菜产业的定位由原来的脱贫减贫到持续增收致富发生了“质”的转变(曹秀伟,2021)。所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1 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概况
青海省设施蔬菜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除了西宁周边县市外,主要集中在海东六县(区)。海东市辖二区四县,各县区设施蔬菜起步不一,发展程度和规模也不同,其中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表1)。
表1 2015—2019 年海东市各县区设施蔬菜产量 t
1.2 乐都区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1.2.1 设施类型及装备情况 乐都区设施类型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现代温室只存在于示范园区。截至2019 年,有塑料大棚7 358 个,占地面积147.1 hm(2 207 亩);日光温室达17 799 个,占地面积1 423.9 hm(21 359 亩)。
塑料大棚以钢材为骨架,宽5~10 m,长20~55 m,高2~3 m,由于其保温和蓄热性能差,主要用于生产对温度条件要求不高的蔬菜品种。日光温室骨架为钢材结构,土筑后墙,部分在墙体中加塞保温隔热材料;温室长30~40 m,宽8~12 m,土墙厚1.0~1.5 m,脊高2.0~3.5 m,以生产春夏秋蔬菜为主。
1.2.2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及产量 2010 年,乐都区在“稳粮、抓菜”思路的引导下调整了种植结构,扩大了温室种植面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协同增加。2013年,乐都因撤县建区部分大棚被拆除,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锐减。2015—2019 年乐都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除2018 年因“大棚房”整治减少外,均小幅增长(表2)。
表2 2011—2019 年乐都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及产量
1.2.3 设施蔬菜种类及生产情况 乐都区设施蔬菜主要是番茄、黄瓜、辣椒、韭菜、油菜(即普通白菜,下同)、菠菜等喜凉性蔬菜。如表3 所示,2015—2019 年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多呈下降趋势,其中油菜、菠菜因价格不稳以及品种、出苗率等多因素影响,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乐都”牌长辣椒通过品牌化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所以辣椒的种植面积最大,且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表3 2015—2019 年乐都区设施蔬菜主栽品种生产情况
1.3 乐都区设施蔬菜经营现状
1.3.1 专业合作社及标准园、育苗点创建情况 截至2019 年,乐都区有专业合作社1 345 个,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580 个,其中设施种植业271 个。现有5 家具一定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2 家规模较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现已建成高店圣地、雨润通力等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12 个,引胜沟绿色蔬菜产业园、高庙卯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稳步推进中。其中乐都高原特色富硒蔬菜产业园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种苗供应基地,可利用种苗嫁接、基质栽培等进行工厂化育苗,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
1.3.2 设施蔬菜安全认证及质量标准情况 为确保“菜篮子”产品安全,乐都区农业农村局从“源头”入手,在蔬菜种植大村增设质量安全监督员,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以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辅,严格抽检,严把安全关口。现已建立辣椒、黄瓜等蔬菜标准体系,“南凉”系列蔬菜、“兴农”蔬菜等26 个农产品商标已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注册。
1.3.3 设施蔬菜典型种植模式 塑料大棚每年可进行春秋2 茬生产。春茬以辣椒为主,4—5 月定植,7—8 月开始采收〔10 d(天)左右采收1 次〕,可以一直采收到11月。翌年2—4月会增加一茬叶菜,如菠菜、油菜等。但是受品种、出苗率、市场价格等影响,菠菜、油菜价格变动较大,所以农户为了规避风险,会选择各种一半。
乐都区日光温室设备相对简单,温度尚达不到可控条件,所以周年最多可以实现两茬生产,以秋冬茬为主。主要种植辣椒、韭菜、番茄、黄瓜等,其中辣椒种植面积最大,种植期为12 月至翌年7—8 月;番茄种植期为12 月至翌年8 月;韭菜种植期为9 月至翌年1 月;黄瓜全年可种(表4)。
表4 乐都区日光温室周年生产蔬菜种类及栽培模式
1.4 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情况
乐都区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川水地,种植模式以散户种植和对外承包为主。按照设施蔬菜种植的区域分布,在高庙镇的长里、下沟、旱地湾等村随机选取日光温室20 户,在洪水镇的李家壕、下王家、上王家等村随机选取对外承包的日光温室10户,调查其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
1.4.1 散户种植生产成本及效益 调查区域以高庙镇为主,主要种植辣椒、韭菜、黄瓜,设施规模为200.1~667.0 m(0.3~1.0 亩)。对20 户菜农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数据按667 m(1 亩)折算后取平均值,每667 m日光温室的生产总成本为5 466 元(表5)。
表5 乐都区散户种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
高庙镇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每667 m年纯收入为7 100~11 000 元(表6),平均为8 550 元·(667 m);投入效益比为1∶1.56,即投资1 元,纯收入1.56 元。
表6 乐都区散户种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收益情况
1.4.2 对外承包生产成本及效益 调查区域以洪水镇为主,主要种植辣椒、黄瓜、番茄,设施规模为667~1 334 m(1~2 亩)。经调查,10 户日光温室承包户每667 m年生产成本为13 054 元(表7)。
表7 乐都区承包户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
洪水镇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每667 m年纯收入为9 670~20 000 元(表8),平均为15 467 元·(667 m);投入效益比为1∶1.18,即投资1 元,纯收入1.18 元。
表8 乐都区承包户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收益情况
综上,散户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收益高于对外承包户,可见农户精耕细作效益更高,散户种植设施蔬菜产前环节具备比对外承包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小农户规模化经营后,成本和管理难度都会增大(阮文彪,2019)。制约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欠缺规模经营的横向一体化生产,而是散户需要规模化纵向一体加工和销售。
2 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要素层面
2.1.1 基础建设薄弱,配套设施滞后 乐都区一些温室、大棚建设年代较早,急需进行更新改造。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地蔬菜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温室结构相对简单,墙体过薄,不能有效蓄热;屋面为圆拱形,不利于最大角度利用光照,且温室宽度和弓度不够,进而影响蔬菜产量;设施质量差,部分村庄的温室出现后墙墙体坍塌情况,承压、保温性能不符合要求;配套设施不全,自动卷帘机、自动卷膜机尚未配套;以沟渠水灌溉为主,滴灌尚未普及。
2.1.2 人力资本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 目前,乐都区从事设施蔬菜种植的人力资本状况不容乐观,一线生产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且以老弱妇孺为主,现代农业知识缺乏,技能水平低。此外,现有技术人员实操性不强,在温室建造改良以及土壤改善环节都缺乏专业人才支撑。
2.1.3 个人土地流转难度较大,整村土地集体流转效益低 进城务工的农民基于保障生存的需要,宁愿将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流转,导致土地流转数量偏少。以整村土地进行流转的有李家壕、下王家、上王家、吴家庄等,每年土地租金400~600 元·(667 m)。以村为集体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管理,但是经济效益较低。
2.2 制度管理层面
2.2.1 产业结构不合理,品质特色蔬菜少 乐都区设施蔬菜以黄瓜、辣椒、番茄、菠菜为主,品类单一,高品质的同类蔬菜及市场价格高的其他蔬菜品类少。因种植品类几乎不受政府干预,所以一个村会出现种植几个单品的情况,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调查发现,乐都区农户在品类选择上多偏重于当地人喜欢且种植相对容易的蔬菜,例如2019 年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马铃薯的进场量最大,源于当地人喜食马铃薯,萝卜、番茄、茄子、辣椒的进场量较大(图1),表明乐都区设施蔬菜主栽品类与进场量大的蔬菜品类趋同,农户在蔬菜品类选择上主要以自身偏好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
图1 2019 年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主要蔬菜进场量
2.2.2 合作社职能缺位,加工增值环节薄弱 乐都区专业合作社“空壳化”严重,种植户仅仅是形式上的入社,合作社并未承担实质性的职能。合作社职能的缺位使种植户处于无序状态,生产的设施蔬菜品种多、杂、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流通环节容易被市场榨取收益。同时合作社的“空壳化”也进一步阻碍了蔬菜加工增值环节的延展。
2.2.3 推广体系不健全,蔬菜监管不到位 乐都区现有的技术推广人员实操经验少,手段落后,技术进村入户难,出现问题农户只能自主摸索。此外,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蔬菜监管组织较少,监管周期长且大多放在末端的流通环节,对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没有做到全方位监督。
2.3 市场层面
2.3.1 供与求、产与销的矛盾日益突出 蔬菜供给冬春季短缺,夏秋季相对过剩,生产季节性强。夏秋季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陆续上市,蔬菜产量急剧增加,本地市场难以消化,外阜市场又尚未打开;冬春季本地蔬菜产量少,产品供不应求,所以甘肃天水、河南、四川、山东、东北等地的蔬菜纷纷抢占青海市场。
2.3.2 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加剧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最大的仓储保鲜库,供应的蔬菜约占全省蔬菜消费量的92%。如表9 所示,集散中心本地蔬菜占比均保持在30%左右,大部分蔬菜来源于外阜。在大市场、大流通的环境条件下,市场竞争力强的外阜蔬菜纷纷抢夺市场空间,进一步遏制了本地设施蔬菜的发展。
表9 2015—2019 年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蔬菜进场量 t
3 乐都区设施蔬菜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基于农户视角的上游产区
3.1.1 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良升级,提升设施蔬菜生产基础 解决原有设施的“水土不服”问题,首先要结合乐都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创新设施保温措施和加固方法。其次,针对不同的种植对象和种植情况,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引进的设备要与种植主体的能力相称,匹配程度要高。第三,夯实设施蔬菜生产基础,保证大棚灌排设备配套,完善用电设备。
3.1.2 优化种植结构,完善标准化建设体系 目前乐都区种植的蔬菜品类多以自身偏好为导向,市场需求弹性大且产品溢价高。政府应在种植品类上进行宏观引导,选择一些市场效益好、增收带动能力强的蔬菜品类。制定并创新乐都区高原蔬菜质量标准,借助青海地区特有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条件与蔬菜产业相结合,推动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借助青海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利用二维码等现代技术实现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制度和技术协同发力,使高原夏菜走的更远。
3.1.3 以人才和体系为抓手,提升设施蔬菜的技术和科技含量 物化和人化相结合,人化要优于物化,加强农民科技种菜的技能提升。分类培育、阶梯式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素质,积极与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培养更多定向人才。同时与各大农药公司的农艺师联系,以便及时为菜农答疑解惑,提供栽培技术上的帮助。此外,建立符合区域特色的产学研平台,组建蔬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推广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1.4 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个人土地流转困难、整村土地流转效益低是乐都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痛点。首先要打消农户流转土地之忧,全面推进相关产权制度。其次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经营方式,提高土地流转效益,优化收入分配机制,推进土地流转。
3.2 基于市场视角的下游流通
3.2.1 创新蔬菜流通组织形式,实现流通领域的规模经济 乐都区先天的土地条件决定了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谋求最大的发展,就要在流通环节实现规模效益,增强设施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蔬菜经营体系,通过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以及农社对接实现由分散入市向规模流通的方式转变,实现流通领域的规模经济。针对种植散户应注重纵向一体化的规模化,注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效连结;针对种植大户要继续加深横向一体化形成规模效益,拓宽设施蔬菜产业链。
3.2.2 加大冷链、物流设备的投入,发展设施蔬菜新业态 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配备冷链、物流设备,积极引进地头预冷、保鲜冷藏、精选分级及包装等设施设备。通过冷藏贮存可增加反季节市场份额,清洗、分级包装可促进设施蔬菜商品化处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大力引进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等加工企业,促进设施蔬菜的多种形态发展。以流通环节为着力点,拓展设施蔬菜的销售空间和渠道,让高原蔬菜真正“走出去”。
3.2.3 打通上下游信息,削弱牛鞭效应 设施蔬菜是高周转产业,所以难以完全避免“牛鞭效应”,但可以通过利益捆绑打通上下游信息,创新利益联动机制,例如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把牛鞭的摆动幅度调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蔬菜信息体系,着力推进蔬菜信息往村一级覆盖、往户延伸。区政府要树立“大市场”理念,尤其注重目标市场的产供销信息,借助物联网等大平台对设施蔬菜市场形势进行实时评估、精准预判,减少信息失真带来的“牛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