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的中立国

2022-04-26钱克锦

看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瑞士制裁欧洲

钱克锦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后,瑞士加入对俄经济制裁,引起国际舆论一番感慨:原来,最负盛名的中立国也不“中立”。

瑞士政府的辩解是,参与制裁并不违背瑞士中立的原则。因为瑞士中立国的根本是指军事中立,但在其他领域的政策上有一定弹性。

对此,瑞士国内也有批评声音。比较右翼的瑞士人民党就说,瑞士应该全面中立,要不要加入对俄制裁,需要交由全民公投说了算—瑞士是世界上最爱公投的国家。

这些感慨和爭议,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中立国地位,有时看上去左右逢源,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左右为难。

从历史角度看,瑞士中立国地位也来之不易。由于境内多山,缺少耕地,瑞士在中世纪算是欧洲贫瘠之地,居民也多好勇斗狠之辈,曾是欧洲重要的雇佣军来源。直到16世纪初,战败的瑞士才与法国签订条约,停止扩张转而确立和平政策。

1815年,欧洲列强在击败拿破仑、重新规划欧洲版图时,一致认为瑞士保持中立地位对各方都有好处,维也纳和会才确立瑞士的中立国地位。

此后两百多年,瑞士奉行“平时不结盟,战时不卷入”的中立立场,欧洲的战火,包括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波及瑞士。瑞士也成为象征和平与人道的国际机构(如部分联合国机构、国际红十字会等)驻地。也因为中立国地位,瑞士的银行和保险等金融行业分外发达,成为世界上有数的和平与繁荣之国。

其实,想成为中立国的国家并不少,比如二战前夕的比利时、荷兰、爱沙尼亚、立陶宛等,但大战来临,这些国家要么被迫结盟加入战争,要么被大国侵占,想中立而不得。

但瑞士的中立远非世外桃源,也常常处于巨大压力之中。比如在一战时期,瑞士邻国中的法国和意大利属于协约国,奥地利和德国是同盟国,说法语的瑞士地区希望支持协约国,而说德语的瑞士地区则希望加入同盟国,导致国内形势紧张。

二战时,瑞士更是被轴心国(德国、意大利、与德国占领军合作的法国维希政府)势力包围,令瑞士不仅面临德国入侵的危险,也招致一些盟军将领的敌视。瑞士在此期间和德国有经济往来,还成为纳粹德国从各地所掠黄金的“销赃”地,也遭到盟军多次轰炸。瑞士对此只能当成“误炸”,避免卷入战争。

冷战期间,瑞士还是保持中立国地位,并且身处欧洲心脏地带,却没有加入欧盟,更没有加入北约。但在政治上,它已将自己定位为“西方的一员”,并且在1950年代,就秘密地对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实行“禁运”。

冷战结束之后,瑞士在中立地位上有一些调整,军事上依然严格中立,但政治上变得更加“积极”,不仅在2002年加入联合国,还积极寻求成为安理会成员(瑞士认为,如果进入安理会,遇到有违中立国立场的投票时,可以投弃权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瑞士也和欧盟一起制裁俄罗斯。今年俄乌冲突后,瑞士同样对俄实行制裁。

这种所谓的军事严格中立和政治“积极中立”,颇有“精神分裂”倾向。不知道这对瑞士保持了几百年的中立声誉究竟有何影响。

猜你喜欢

瑞士制裁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瑞士镇迷阵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