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路径浅探

2022-04-26方刚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

摘 要: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视角,着重规划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为学校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别山精神”;实践路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大别山精神”能够彰显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题,促进“大别山精神”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应然要求。

一、框架搭设:构建架构完整且基础坚实的育人机制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事关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祖国的繁荣昌盛。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推进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构建以育人育才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体系,做好做实顶层设计。一是构建科学独立又内在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比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大别山精神”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统一规划“大别山精神”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等。二是建立一体化管理机构。比如,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重要抓手,在学校成立“大别山精神”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横向统筹规整大中小学各学段“大别山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纵向研讨总结不同学段“大别山精神”教育的典型任务和侧重点,从整体上规划、组织、协调及监督“大别山精神”融合教育工作。三是一体化整合学科。加快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耦合的大思政课教材系统,形成全域的“大别山精神”教育合力,创设浓厚的“大别山精神”教育文化氛围。四是组建一体化交流机制,打造一体化教学资源和一体化交流平台。比如,可以尝试构建“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利用线上和线下交流平台邀请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与会议交流、学术研讨等工作,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的理論价值,依托一体化思政课教育平台将“大别山精神”有效融入各学段的理论和实践中,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塑就:设置独特精细且相融共生的课程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需要,整体选择思政课内容,注重层次,有序设计,这是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比如,着眼于“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引领,笔者建议将“大别山精神”设置在不同学段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教材里。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等教学内容都可以借助“大别山精神”弘扬团结一心、勇当先锋的民族精神;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等教学内容可借助“大别山精神”讲解勇当先锋、胸怀全局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等教学内容均可借助胸怀全局、坚守信念的“大别山精神”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重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上各学段的“大别山精神”教育内容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有序衔接,形成一个系统连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标准定位:制定层次鲜明且一体贯通的评价细则

制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标准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目标要突出立德树人的方向性,凸显学段适应性,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比如,小学阶段学生应了解大别山人勇当先锋、不畏艰险的革命故事,萌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志向;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打卡革命圣地”“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大别山人牢记使命、团结一心、为国奋斗的责任担当;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主题征文、编排话剧等活动,深入理解“大别山精神”的价值意蕴;大学阶段学生应深刻把握“大别山精神”的理论内涵,明确“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别山精神”。第二,设施一体化。比如,为学生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紧密结合一体化要求、有教育价值、便于学生了解和践行“大别山精神”的共享资源。第三,内容一体化。教材处理要得当,理论与实践并重;要创设大中小学层次分明、螺旋式上升的课程内容,避免同类内容的重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地方素材,丰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安排要合理,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技能对培养学生情感的奠基作用。比如,可以深度挖掘“大别山精神”的思政教育价值,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阶段设计“大别山精神”的教育内容。第四,过程一体化。要注重有效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行为主体的积极性,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要秉持大思政理念,将“大别山精神”融合到其他各类课程中,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赋能的效应,促进思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立“大别山精神”教育人才和内容资源库,实现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第五,一体化效果。比如,突出“大别山精神”的德育功能,激励学生在考虑社会要求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下,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先锋,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第六,教师素养一体化。比如,教师对参与“大别山精神”教研充满热情,能主动了解其他学段“大别山精神”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善于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交流沟通;教师对“大别山精神”研究透彻,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教师善于挖掘有关“大别山精神”的教学素材并提炼育人因素,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第七,学生思政素质发展一体化。学生能自觉参与“大别山精神”专题活动,动手动脑,积极投入,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践行远大志向。

四、中坚固本:培育德高业精且教研双馨的教师队伍

培育德高业精且教研双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第一,事欲立,意先行。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比如,思政课教师应深刻理解学段之间的衔接内蕴,不仅要熟悉本学段的“大别山精神”教学目标和任务,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还要掌握其他学段的“大别山精神”教育内容和重点,站位高远,用统筹、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别山精神”教育。第二,事立始于学。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有关思想政治修养的相关理论,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场,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时刻关注时事动态,多多积累教学素材。比如,深挖“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元素,积极向大别山人和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学习,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坚守信念,勇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先锋。第三,事就成于练。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思政内容的贯通和衔接,突出价值引领,努力通过情境体验、实地探究、事例互动等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专题讨论、开放启发等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比如,大中小学可定期举行“大别山精神”专题研讨会,与会的思政课教师积极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挖掘“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内涵。第四,事全在于评。相关部门应当对积极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且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肯定和支持。对弘扬“大别山精神”做出突出贡献者,在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待,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教育中來,加快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步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宋玉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

[2]李灵曦,聂劲松.“双主体”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2).

[3]崔勇.靠什么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21(34).

[4]王立仁,高畅.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9(4).

[5]王慧.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6]徐秦法,张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的五维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1(Z2).

[7]李鹏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8).

责编:瀚 海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21ZT08)

作者简介:方刚(1983— ),男,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202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
高师德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动力来源与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