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2022-04-25刘带,陈龙
刘 带,陈 龙
(1. 韶关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2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政府、高校都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倡“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然而,大学生创业风险无处不在,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极易陷入心理困境。因此,本文以心理资本为切入口,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与心理资本的关系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策略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研究提供思路。
一、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及四个维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c Clelland是最早对“胜任力”作出定义的人,他将胜任力定义为:“在某一工作中将优异者与普通者之间相互区分而产生的个人深层次的行为特征。”[1]其有多种形式,可体现为动机、知识、态度、能力、特质等。而创业胜任力是由Hanks和Chandler于1993年在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创业研究领域相互结合所提出,并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个体识别和预见,并能够利用机会的能力[2]。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是指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把握机会的胜任力,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具体来看,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主要由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特质四个维度构成,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创业能力的实现需要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作为基础,创业知识是实现另外三者的必要条件,创业意识是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丰富创业知识、形成创业特质的强大驱动力。而创业特质则是创业意识的进一步升华,通过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胜任力。四者之间各有特性又相互影响,构成了创业胜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1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四维图
(一)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指的是创业者为了完成创业目标所应具备的个人能力总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必备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的创业要求,创业能力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预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
(二)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指的是创业者成功创业实践所具备的行业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社会经验等,缺乏创业知识的创业者极易在创业过程中迷失方向。只有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才能有效应对和防范创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风险。
(三)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指创业者对所选择的创业方向及其所在领域的主观反映,是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起主要推动力量的关键要素。积极正面的创业意识对大学生的成功创业将起较大促进作用,其具备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创业意识体现了大学生创业者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源于大学生在创业期间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创业特质
创业特质,指的是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个人或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品质,其涵盖面较广,成功的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特质也各有差别。这与创业者的个人意识有着紧密联系。在主观上对创业实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资本的内涵及其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关系
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其形态及所涉及领域也在不断延伸。心理资本作为资本形态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最早由美国管理学专家路桑斯教授于2004年提出。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3]。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态度、乐观精神和心理韧性四种心理要素,它与大学生提升创业胜任力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是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图2所示。
图2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关系图
(一)自我效能感:创业潜能的“孵化器”
自我效能感又可简称为信心,其最早由社会认知理论的奠基者与开创者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及必要的努力来成功地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或某一特定行为所拥有的信心。在面对难题时,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人更加相信自己具备成功的要素,因而更愿意投入努力;而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人,则缺乏自信,对自我容易产生怀疑,给自己定的标准与目标往往低于正常水平。
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资本。通过自我效能感,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及创业成功所需付出的努力作出合理预估,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创业战略;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认知来源,是其最终创业成功的重要信念来源;其在大学生提升自身创业胜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关键作用;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意志力,以此帮助其养成制定创业发展计划的习惯,并最终实现自我调控的发展策略。
(二)希望态度:创业目标的“驱动力”
希望这一观念意识由来已久,但其概念却时常变化。布洛赫认为:“希望既是意识特征,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4]人们对于希望的争辩丰富并发展着希望这一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里克·斯奈德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希望理论,对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将希望这一概念定义为:“在后天学习的前提下,基于内在成功感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是一种带有目标性的路径。”[5]在以目标为基础的状态影响下,在达标之余将希望分为了动因(动力思维)与实现路径(路径思维),二者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
目标作为希望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明了希望是一种有关目标的思维,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针对创业目标选择创业方向的重要因素。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当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时,具备高希望的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往往能够保持创业过程中的新鲜活力,及时地调整应对战略及方向路径,以重新适应新的局势环境,这也是路径思维的关键所在,即能够不断地调整当下路径以实现预期目标。动力思维则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地给创业团队提供前进动力,帮助创业团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善于主动将现有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并由此产生新的相应的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
(三)乐观精神:创业心态的“调适器”
以泰格、西契尔、塞利格曼等为代表的学者对乐观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塞利格曼作为乐观心理学之父,利用“解释风格”的方式来理解乐观,把乐观与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归因联系起来,认为“乐观与否关键在于人们对事件的归因方式”[6]。乐观的人认为“挫折是暂时性的、可变化的,把积极的事物认为是稳定的、长效的”[7],在一定程度上将乐观与人们的认知能力联系起来,高认知能力的人乐观程度往往也会更高。
乐观是大学生创业者提高自身创业胜任力的重要驱动因素,它反映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主观心态与心境。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创业者由于预期目标设立的不同,加上个人实际情况因素的影响,对创业所带有的期望与基本认知也有所差别,正是这种基本认知的差距导致了创业者乐观心理的差距。高期望、优认知的人乐观程度更高,这样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在处理事情上面也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而乐观的程度又会反过来影响创业者今后的行为选择。
(四)心理韧性:创业意志的“脊梁柱”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韧性研究的持续深入,其定义也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通常来讲,心理韧性是个体所特有的能力,属于个人特质。具体指个体在遭遇逆境时,能够展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往正方向靠拢,以最快的可能性恢复与发展,即能够成功应对困境。在不同的困境中心理韧性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但其集中体现为寻求目标实现路径的自我驱动力及适应力,心理韧性越强的人,在面临困境时的适应力就越强,而心理韧性的增强通常也伴随着个体的自我成长。
心理韧性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创业胜任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往往比确定性因素要多很多,发展过程多呈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大学生创业者总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与挑战,若大学生不具备高韧性品质,又缺乏处理风险的经验,就极容易陷入逆境无法自拔。这就对其心理韧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只有增强自身心理韧性,克服创业逆境,创业胜任力才能得到实质的提升。
三、心理资本视阈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策略
在心理资本视阈下,结合当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实际,笔者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一)塑造希望心态,唤醒创业意识
首先,在希望理论的框架下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希望值进行初步测量,通过采用《成人特质希望表》及《状态希望量表》,得到对创业者动力思维、路径思维的基本认识,同时借此了解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适应能力及选择判断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为创业者自身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立创业导师,对学生的路径思维、动力思维分别进行个性化培养。对于路径思维,创业导师要与学生共同对创业目标进行定位,并帮助学生把创业的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特别是在有多种路径可以达成总目标的情况下,选择何种路径往往是学生最大的困难。如果缺乏适当指引,学生就极易出现一个路径还没有走到底就放弃前行的情况,最终造成创业失败。对于动力思维,创业导师则要注意在目标的设立上,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意愿及意见,避免将导师个人对创业项目的意愿目标强行加给学生,要认可学生的目标,当目标出现问题时,要帮助学生寻找相似的替代性目标而非全盘进行否定。学生只有在目标、路径、动力三者相互协调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最大地提高自身的创业胜任力。
其次,提供更有包容力及创新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学时期是创造力、想像力最能得到体现的时期,相对自由的大学生往往能够探寻出与过去中学时代不同的发展路径。在这种前提下,相对宽松且具有包容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希望信念,要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及创新创业协会,围绕大学生创业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要充分发挥学校杰出的、已成功创业的校友的榜样力量,积极邀请他们开展创业指导讲座及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学生唤醒自身创业意识。
(二)培养乐观精神,夯实创业知识
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解释风格,学生乐观精神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解释风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风格习惯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他人创业经验、创业领域动态作出相应的解释,而解释风格则在帮助创业者表述内心想法上起着关键作用。它代表着创业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及观点,是一个人固有的思维定势。积极的解释风格能够让其辩证看待眼前世界。我们可以根据生活态度测验对创业者的乐观及悲观倾向进行评估,同时使用归因风格问卷(ASQ)对学生的解释风格进行测量,由此得到学生关于自身乐观精神的初步数据。根据数据,设置相应的创业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释风格技能,学会科学的归因方式,以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乐观精神。
其次,采用乐观式培养方式,开展乐观式多元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乐观精神,在现有的研究中有着诸多理论,但在实际情况当中,理论操作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在课程学习要求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观理论知识,但在现实中却无法有效运用。为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而是要以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可以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心理学课程有效融合,采用心理学上关于情绪管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现象,尽可能降低感性给学生创业上带来的选择困扰及情绪困扰。
(三)增强自我效能感,强化创业能力
首先,积极开展专题式创业培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曾进行过大量研究,认为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及情绪状态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主要因素。其中,个人的直接经验对自身自我效能感的养成有直接影响作用[8]。高校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学生铺设成功之路,通地体验式活动助力学生心理成长,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业英雄和创业先锋的模范作用,邀请创业榜样做经验分享,让学生能够从别人的事迹中,参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标准,补齐短板,以替代性经验和言语说服提升自我效能感。
其次,设立创新创业导师。自我效能感的变化是较难掌控的动态化过程,理论与实践并非完全契合,只有通过落实导师负责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其中特别要留意引导学生调节自身生理及情绪状态,构建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在创业失败时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要能够积极地进行总结反思,对自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症结以进一步增强信心,帮助其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将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减轻创业的心理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创业能力。
(四)提高心理韧性,优化创业特质
首先,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构建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外在支持系统。提高学生心理韧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保护自身的心理能力,既可以依靠学生自身能力,也可以通过外在保护系统。高校可以通过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创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凝聚大学生创业骨干力量,给新生的创业团队提供建议,要善于倾听学生身处困境时的想法,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这对于帮助创业团队走出心理困境、提升心理韧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让学生实现价值升华,提升创业胜任力[9]。
其次,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基础,打造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模拟创业、创业实践等形式,帮助创业型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领域、创业潜能、创业优势,帮助他们积攒在创业过程中常见难题的解决经验,并勇于表达自身见解,以此形成良好的心理韧性品质。可以通过成立师生共创“专创”工作室,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创业,增强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制定实施了不同的帮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加大创业扶持与引导力度,使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与优化。然而大学生创业能否真正走向成功,除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胜任力。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是实现其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和内在力量,也是其在创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全部能力和综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