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壶《六方掇只》的造型艺术和陶刻装饰

2022-04-25肖素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整件圆器方器

肖素萍

紫砂壶造型艺术审美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审美历史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其造型千姿百态,在这几百年紫砂文化和艺术的历史长河之中经过不断的提炼与创作,在造型方面也是日益完善,从家中实用器逐渐演绎成高雅艺术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以用“方非一式,圆不相一”这句话来完美诠释出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之美,紫砂壶根据造型大致可以分成:圆器、方器、筋纹器和仿生器等等,其中圆器与方器都是以几何形状为基础的;花器是以自然形态为基础;筋纹器是以线条筋纹为形态基础,这几类紫砂器型互相之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的,互相之间也可以融会贯通,互相影响,就像今天这件紫砂壶“六方掇只”就是紫砂其中最为经典的圆器经典壶型与方器的结合,将方器的成型工艺融入其中,创造出独有的艺术之美。

“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经过这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灵巧的双手将一捧普普通通的砂土演绎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其中经历了无数传承与创新。这件紫砂壶“六方掇只”时典型的方器和光器,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紫砂艺人把方圆结合,让整件作品更加刚柔并济,方圆兼容将整件作品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传统几何器与方器结合的经典典型作品,紫砂艺人不仅有着大胆的创意,而且不断汲取传统器型制作过程和造型的精华,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将经典的六方壶与掇只壶完美融合在一起,不仅将各自壶型的特点风格展现的一览无遗,同时也让这件紫砂壶“六方掇只”的魅力与艺术风格更加锦上添花,将其中的精气神都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件紫砂壶“六方掇只”是以传统器掇只为创作基础的,掇只是一件经典器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延续至今,更是极具文人雅韵,朴素大方,给人一种骨肉匀亭之感,加入六方器的硬朗让整件作品变得更加轮廓分明,更加庄重平稳。这件作品也在不断寻求圆器与放弃之间的一个平衡点,让其做到更加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让整件紫砂壶“六方掇只”更加珠圆玉润,方圆有度,更有特色与韵味。

这件紫砂壶“六方掇只”将方圆之美展现的独具特色,游刃有余,之所以取名为掇只是因为整件作品实用许多圆形和半圆状堆叠组合到一起的,因为“掇”在汉语里有着“连缀”和“堆叠”的意思,所以将这一造型称之为“掇只”,在这件作品中又加入了“六方”长方形,非常讲究线条的流畅和轮廓感的造型规则,所以又将其称之为六方掇球,在《宜兴县志》中就有提到过这样一句:“一壶千金,几不可得”,说的就是“掇只壶”,一把价值连城的壶中之王就是邵大亨所制作的大亨掇只。整件紫砂壶“六方掇只”在造型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扁圆的造型,方圆之间的分寸感拿捏到位,壶钮也是六方圆钮,壶盖与壶身的六方形互相连接,六方弯流壶嘴与六方壶把互相呼应,处处都展现出结构比例的严谨,虚实有度,比例匀称,在制作工艺上也是非常一丝不苟,花费了紫砂艺人不少的心血与精力,让整件作品能够从内容、形式以及功能上有一定的完整度和统一性,尽显紫砂传统器圆器与方器的无穷魅力,给人一种干净利落,明快清秀之感,让人爱不释手。

整件紫砂壶“六方掇只”不仅是圆器与方器完美的结合,更是光素器的代表之作,壶身整体不施粉黛,没有任何装饰手法,里里外外都是素面朝天,素面素心,就像是出水芙蓉一般尽显天然之美,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也是运用到了极致,紫砂艺人也将艺术创作发挥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让整件作品不仅简洁素雅,光彩照人,同时更显朴实与自然,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纯粹感,欣赏过后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与感动,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整件圆器方器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谈产品设计文件成套性
内衣晾晒架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钻耀建筑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