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视角的休憩设施分析与优化策略①

2022-04-25郑舒琼郑亦琅林婕妤吴小刚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温泉福州

□□ 郑舒琼,郑亦琅,林婕妤,吴 忧,吴小刚

(1.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强调,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1]。随着全民健身[2]的兴起,参与室外休闲活动的老年人群也在逐渐增多,城市公园内休憩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本文所定义的休憩设施是指在城市公园中能满足人们进行休憩而建立的各种面向公众的构筑物,包括各类公共座椅、亭、廊等设施[3]。

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对休憩设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向:基于行为分析法研究休憩设施所构成的场所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4-5];人的活动对休憩设施设计的影响[6];休憩设施设置的重要度与游客使用后评价的满意度[7]。有关休憩设施设置布局与老年人需求的关注较少。这就导致在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需求不能较好地解决。

城市公园作为维系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主要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基于适老性进行相关设计研究及探讨。休憩设施是适老性户外环境的重要设施,是鼓励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必要条件,在适老性环境下应该布置较多的休憩设施,提供老年人随时休息的场所[8]。因此,以老年人视角研究城市公园内部的休憩设施分布情况,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分析各休憩设施之间的可达性,再根据适老性原则对公园内休憩设施提出优化策略,此意义重大。

1 研究区概况

福州温泉公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建于1996年,是福州市市中心建成时间较早的综合性休闲公园,占地约10 hm2。北半部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南半部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下载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利用ArcGIS 10.2提取福州温泉公园各个用地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福州温泉公园内部的用地类型、占地面积以及占总面积的比例见表1。用地类型结合温泉公园现状分为休憩设施、植被群落、湖区用地以及通行路面,如图1所示。

表1 福州市温泉公园用地类型概况表

图1 福州温泉公园用地平面图

2.2 研究方法

2.2.1费用加权距离法

通过文献研究[9-11],目前常用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中,费用加权距离法可以通过对不同用地类型设置不同的阻力值,用于分析各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较为科学客观。

本文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法,将研究区域栅格化,通过赋予公园不同用地的时间成本,计算每个栅格单元到“源”(休憩设施)的最小累计成本,从而模拟游人在公园的休憩过程。

(1)

式中:Ci——第i个单元的成本值;

Ci+1——沿运动方向上的第i+1个单元的成本值;

n——栅格单元的总数。

式(1)中的上分式表示通过成本栅格表面垂直或平行方向上的费用加权计算;下分式表示通过成本栅格对角线方向的费用加权计算。

2.2.2出行速度特征

根据研究显示,步行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进入老龄阶段后,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明显降低[12]。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60岁及以上)的步行速度在0.8~1.32 m·s-1区间内[13]。为了方便后期计算,设定步行速度为1 m·s-1。

2.2.3跟踪访谈法

记录观察老年人在公园内的行为活动,对停留>0.5 h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公园更多的信息以及老年人对休憩设施的具体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休憩设施服务评价

福州温泉公园的组织规划为两轴两带一心,共分为四大功能区:入口广场区、休闲娱乐区、草坪休憩区和生态观景区。其中休憩设施面积共为1 315 m2,占整个公园面积的1.32%。

通过统计公园各个休憩设施的可承载人数,可以得出公园休憩设施的总承载力为877人,为最大游人容量的52.61%,可见福州温泉公园的休憩设施承载力较好。但各功能区的休憩设施分布情况差距较多,如入口广场区和草坪休憩区的休憩设施面积相加仅为75 m2,只可以承载50人休憩,严重不足;而生态观景区有较多亭廊等休憩设施,承载力在各功能区中最优,具体见表2。

表2 福州温泉公园休憩设施分布情况

3.2 休憩设施可达性评价

根据费用加权距离法,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可达性指数,将结果分为14个等级,最后得出福州温泉公园休憩设施的可达性空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看出,公园内大部分区域的休憩设施可达性控制在40 s以内;最快的区域20 s以内就能到达。

图2 福州温泉公园老年人休憩设施可达性

4 问题及优化策略

4.1 场地现状问题

通过对福州温泉公园的实地调研,以及与老年人的跟踪访谈情况,整理出温泉公园存在的问题见表3。

由表3可得出,温泉公园存在以下问题:

表3 现状问题汇总表(来源:作者自摄)

(1)园内休憩设施多以座椅形式分布于广场边界或道路两侧,或以树池形式分布于各广场。休憩设施在空间内分布不均。

(2)亭、廊多分布于草地中央,且座椅较少。

(3)园内乔灌木生长较为茂盛,但缺少管理维护,导致不少亭、廊等休憩设施被遮挡,较难发现且光线不佳。

4.2 优化策略

经调研,对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老年人对休憩设施的需求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物质层面,即休憩设施要求布局合理化,可达性高;二是精神层面,注重休憩设施的结构、色彩、材料等细节设计。基于以上调研结果,结合温泉公园现状问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4.2.1完善设施分布,便于老年人休憩

“设施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是否能够让足够多的老年人进行持续性的交往行为[14]。由结果分析得出,福州温泉公园内大部分区域的休憩设施可达性控制在40 s以内,整体休憩设施的承载力较好,但存在设施分布不均的现象。

在较大的场地空间,休憩座椅的分布可以采用分散布局方式。可适当结合树池、花坛等,避免集中安放。在安静休憩的场地空间,座椅可结合场地交叉投放,可适当与周边的植物结合,营造半私密空间。休憩亭、廊内,按需配备座椅,方便老年人休憩以及观看周边活动、景观等。

4.2.2完善休憩设施结构与材质,提升适老性水平

根据不同的场所及活动内容设计休憩设施,以保障游客休憩活动的顺利开展[15]。考虑适合老年人的休憩行为需求,以保障老年人在场地内能有更佳的体验感。

首先在材料使用方面,从老年人角度出发,不宜选用石材、金属等过于冷硬的材质。在座面、靠背、扶手等部位,可尽量使用竹、木等天然材料或者木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其次在结构方面,坐面宽度最好为45 cm左右,靠背倾角为100~110°,座椅曲度符合人体工程学,并带有扶手,才能让老年人的腰部与椅背紧贴,能更好地支撑头部及肩膀,增加舒适度。

4.2.3交往互动形式交融,激活场地活力

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有一定交叉性,在休憩设施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视线交流及互动的方便程度,还要促进老年人同其他人群的交往。如儿童活动空间可与老年人活动空间相结合,方便老年人对儿童的照看[16]。

亲近观赏园林植物,有助于舒缓老年人的心情,增进健康。在休憩设施周边适当配置植物。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做到植物配置上层次分明。并注意定期修剪,以免植物生长过盛,营造遮阳通透的环境。

5 结语

当今,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健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城市公园是老年人开展身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平台,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休憩设施更是城市公园内为人提供服务,与人产生互动最为频繁及密切,最能体现对人性关怀的基本设施。城市公园内的休憩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与日常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公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GIS对休憩设施进行可达性分析,并结合场地现状,根据适老性原则,提出了优化策略。但仍存在一定欠缺,没有考虑休憩设施对老年人吸引力的影响,以及老年人选择休憩设施时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且研究仅对温泉公园进行研究,研究案例较少。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温泉福州
KAI BEPPU温泉酒店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铭湖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