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2022-04-25王伟红王姣姣王成元刘立窦立宝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4期
关键词:榆中县海绵雨水

王伟红,王姣姣,王成元,刘立,窦立宝,

(1.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1 引言

在我国,目前已有30座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工作,并且也逐步开展了海绵城市相关规划的研究探索[1-5]。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6],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并按程序报批[7]。海绵城市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在保障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8-10]。从海绵城市这个概念的提出至今,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比如,美国的低影响开发[11]、新西兰的雨洪管控[12]、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13-15]、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16]等。国内学者邹宇等以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规划等问题[17],李靖等学者在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设计了深圳香蜜公园系统的海绵措施,使其成为园林行业中可持续实践的公园[18]。榆中生态创新城作为兰州市东扩的重要战略,在规划建设时更要体现海绵城市的理念。

2 研究区概况

榆中生态创新城位于榆中县盆地。规划区所在为榆中县的“两镇一乡”(见图1),位于榆中县中南部,整体呈南西——北东向延伸,规划面积123km2,地势为南高北低,地貌特征是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与黄土梁峁交错分布区,海拔1432m~2000m。中部宛川河河谷地带包括甘草店、清水驿、夏官营、金崖和来紫堡乡,河谷下游呈北西——南东向,至甘草店以上转为南北向分布。

图1 研究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3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及原则

3.1 编制思路

通过阅读大量海绵城市建设的文献,根据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结合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及榆中生态创新城的自身特征,进而确定研究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思路:①现状调查;②重点明确;③目标确定;④系统规划。

3.2 遵循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理念引领、承上启下、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量化分析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4 研究区主要水资源问题及建设规划目标

4.1 水资源主要问题

榆中县北山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造成该地区土地贫瘠,大量泥沙在水库、河道淤积,加剧了洪水威胁。榆中县自产地表水总量为0.24 亿m3,属黄河流域。研究区最大的水系为宛川河水系,包括9 条长流沟道:巴石沟、咸水岔沟、赵家岔沟、龛谷沟、徐家峡沟、唐家峡沟、兴隆峡沟、分豁岔河、鸭儿沟,年径流量为1626.8 万m3(见表1)。根据相关区划,宛川河水质目标为Ⅳ类,2019年9月对榆中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断面位于宛川河入黄河处,监测因子为pH、COD、硫化物、氨氮、石油类、悬浮物等,结果见表2。

表1 宛川河水系主要长流沟道特征

表2 宛川河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结果

由表2可知:地表水宛川河水质监测因子COD、氨氮浓度值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限值要求,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水质。

4.2 建设规划目标

合理分配“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保持“三水”平衡。加强流域水环境保护,并逐步提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合理兴建水利设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地表水宛川河水质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逐步进行控制。生活污水确保排放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要求;回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和《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1991)要求。按照“截污、疏浚、驳岸、引水、美化、管理”方针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和海绵城市建设。在河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宛川河榆中生态创新城河段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和流域洪水调度决策系统,建立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管体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健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法规体系。

5 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5.1 地块低影响开发建设

在规划区新建地块。一般情况下,在规划区域地块内部的景观绿化中设置雨水花园。居住区绿地中具有可供展开的面积,能够汇集雨水,并且具备适当高差变化的区域都可以营造雨水花园。

5.2 道路系统低影响开发建设

道路雨水通过绿带滞留、净化、传输、下渗与溢流的雨水汇合,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河道,减轻径流污染,改善道路周边环境。生物滞留系统由土壤层和浅表性植被构成。雨水流经具有过滤作用的植被土壤层而进入到滞留池系统,再由地下排水系统传送或自然渗入土壤层下部的固有土壤中。

6 结语

榆中生态创新城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降雨径流控制与管理环节,制定了生态保护和修复、低影响开发等举措,为对应各类途径细化制定指标体系和系统策略奠定了基础。规划在宛川河出境的位置建设峡口生态湿地,引导夹沟河、徐家峡河成为城市外围主要的汇水通道,并设置2处外围雨洪调蓄海绵中心。

猜你喜欢

榆中县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海绵是植物吗?
榆中县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榆中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民参与度调查研究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