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友好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工业片区更新的实践探索
——以南京市凤凰港片区为例

2022-04-25魏铭辰童本勤方遥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4期
关键词:江宁区厂房绿地

魏铭辰,童本勤,方遥

(南京工业大学)

1 引言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构想,这是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活动,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建设思路,并直接引发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高潮。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1]。

2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认知

2.1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

“儿童友好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以下简称CFC)概念于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居环境会议中正式提出,其广义定义是一个可以听到儿童心声,实现儿童需求、优先权和权利的城市治理体系。其法律依据是1990年生效的国际法《儿童权利公约》,主要目标是在城市中实现由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这四大儿童基本权利衍生而来的12项权利。CFC要求家庭、社区、城市政府在公共事务中以儿童利益为先[2],倾听、接纳他们的意见,并开展政策、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塑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保障和促进儿童权益的最大化。

2.2 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但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并不一定能为儿童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城市带动了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恰恰容易使儿童受到伤害。国内目前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多为“老生常谈”,缺乏更深入的讨论,使理论无法指导实践。

3 凤凰港片区特征及更新的必要性

凤凰港片区是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一片工业更新地段,它靠近百家湖,地块内包含小龙湾地铁站,周边的公服配备十分完善(见图1)。凤凰港片区的辖区面积约为108hm2,地块内的建筑有着相对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江宁区各个时期的空间变化格局,可以说,凤凰港片区就是南京市江宁区城市发展的高度缩影。

3.1 凤凰港片区的现状问题认知

3.1.1 严重缺乏公共空间和绿地,供儿童活动的场地不足

首先就是规划现状的公园绿地未形成完整的绿地体系,服务半径不足,公园和河流关系较差。秦淮河沿线的绿地可达性较差,没有成为组织沿线公共空间的主轴线。沿河已经建设部分公共空间,但缺乏特色及活动场地。儿童既不能在绿地上休憩,也没有充足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见图2)。

图2 凤凰港片区现状问题分析图

3.1.2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规划用地内建筑相对密集,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大量辐射热,造成城市气温普遍高于郊区气温。绿色植被和水系可以遮阳、降温、增湿和改善局部小气候,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次规划范围是城市副中心地区,热岛效应相对明显,秦淮河沿线及公园绿地成为区域的冷岛核心。因此,在规划中应注意保留重要的生态通风廊道,修复街道沿线的绿化植被。

3.1.3 儿童活动缺乏系统整合,缺少承载空间

凤凰港片区曾经是南京较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现今依然有许多的特色儿童亲子类活动,但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活动事件,承载文化及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足,秦淮河沿线也缺乏承载儿童活动的空间,使人们逐渐背离河流。

3.2 凤凰港片区儿童友好建设的必要性

3.2.1 儿童抚养系数逐年增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而与此同时所带来的问题则是儿童的抚养问题。近些年,儿童抚养系数因家庭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改变,老年抚养比也随着儿童抚养系数的增高而增高,说明在老龄化、二胎政策的开放等背景下,儿童所占的人口比例逐渐增大,因而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当下城市发展的潮流。

3.2.2 城市片区的性质定位使然

江宁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是南京市面积最大的辖区。江宁区在南京市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创新发展。而在江宁区工作的人群中,青年人占据绝大多数,他们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子需要抚养,身上所承担的是巨大的压力。而凤凰港片区作为江宁区重要的城市更新片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顺应广大人民的普遍诉求,通过建设儿童友好型街区,吸引青年人携带家属来工作,从而增加片区的活力,带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空间治理。

4 凤凰港片区中儿童友好街区的营造策略

4.1 生态城市更新:儿童友好视角下规划绿轴与郊野公园的系统整合

结合当前规划用地中滨河绿地相对零散、规划绿轴没有形成体系等问题,采取了系统整合的办法,通过拓宽中央绿轴,将规划用地东部的水系引入绿轴中,既凸显了规划结构,同时又增加了用地的儿童友好度,完善了规划景观。通过整合规划用地东部的滨河绿地,形成郊野公园,两者共同构成规划中生态环境的“T”字型结构(见图3-图4)。

图3 规划总平面图

图4 景观结构规划图

同时,可以在中央绿轴中设置儿童活动的滨水节点,包括摩天轮,滨河走廊等;在郊野公园绿带中设置亲水平台。主要目的是要践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以儿童的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城市的建设,满足儿童们对空间和路径的需要,从而激发片区活力和提升儿童友好度。

4.2 儿童友好街道建设:儿童活动路径与交通流线的结合组织

在交通规划的层面,考虑到要为儿童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路径联通网络,我们提出要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而本次建设的重点则是街区中的主要路网。本次儿童友好型街道建设首先要拓宽道路,其次更新街道的铺砖和绿化,并采用具有童趣性质的卡通交通标识,通过绿化引导的方式,将儿童的活动路径与汽车的路径分开,实现人车分流。在保证儿童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为儿童提供专属街道空间的愿景(见图5-图6)。

图5 儿童友好街区平面图

图6 儿童友好街道改造图

4.3 工业厂房改造:工业遗存记忆的保留及儿童友好街区的营造

在我国当前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大拆大建的规划模式已然成为过去,“绣花”功夫式的更新成为主流。本次规划中保留了部分风貌优良的工业厂房,例如,规划中保存良好的百事可乐厂房,通过对厂房的表皮进行更新,仿照水立方的表皮模式,将玻璃打造成为色彩相对明艳的蓝色玻璃。在建筑功能上,将其功能规划为具有儿童启智性质的展览馆,既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同时又考虑到儿童的需求,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见图7)。

图7 百事可乐厂房改造模式

百事可乐厂房东部的熊猫爱立信则是因为厂房分布较为零散,同时又参考了BIG 建筑事务所所作的一个会展中心,从而激发灵感,将这些零散的厂房进行系统整合,采用堆叠的方式,形成乐高“HOUSE”。而乐高“HOUSE”的儿童友好改造则是通过产业的植入,将不同颜色的房子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场馆,每个场馆赋予不同的功能,大多都以亲子活动为主,培养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见图8)。

5 结语与展望

本次儿童友好型街区的规划是一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实践探索。但由于我国城市类型多样、空间资源分布差异大,城市儿童友好性的需求必然存在差异,仍需要更多城市儿童友好建设实践的支撑。另外,作者也仅仅是对一个片区的儿童友好的更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对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讨,这也是未来决策者、实践者、研究者应共同关注的方向[3]。

猜你喜欢

江宁区厂房绿地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走进绿地
南京市江宁区不同稻作方式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