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没血竭散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2022-04-25文云波
文云波,余 壮,杨 勇,吴 远,谢 伟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肛肠科,贵州 遵义 563500)
肛裂是指齿线下肛管皮肤纵行全层裂开后形成的梭行溃疡,好发于青壮年患者,多见于肛门前后方,两侧少见[1],根据2000年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肛裂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位居第二位,占肛周疾病的5.02 %,仅次于痔[2]。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时、便后出血及肛门周期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肛裂常伴有裂痔、肛乳头肥大及皮下瘘形成,一般不能自愈,严重时必须手术治疗[3],由于肛门部组织解剖结构特殊,肛门前后方的肌性组织不如两侧坚强,纤维结缔组织较多,血流供应较差,手术时一般不予缝合,多为开放伤口,因此术后愈合缓慢。为加快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予以乳没血竭散外用干预肛裂术后创面,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年龄18岁~60岁之间,性别不限。治疗组40例,年龄18岁~59岁,平均(35.60±13.56)岁;病程4个月~7 a,平均(3.3±0.5)a。对照组40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36.18±13.24)岁;病程3个月~6 a,平均(3.2±0.7)a。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于2012年8月1日实施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肛裂的诊断标准评定。诊断依据:有出血、便秘及周期性疼痛的病史,肛门处有裂口溃疡形成即可诊断。分类: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有浅表纵裂溃疡,裂口创缘相对较整齐,基底部色红新鲜,触痛比较明显;Ⅱ期肛裂:有肛裂的反复发作病史,创缘增厚不规则,弹性较差,常见裂口基底部色灰白,常有分泌物;Ⅲ期肛裂:肛管括约肌明显紧张,溃疡基底部可见纤维化,溃疡面附近有哨兵痔,常伴肥大的肛乳头,少数可见潜行瘘管形成。
1.3 纳入标准
①凡是符合肛裂的诊断标准,且为Ⅱ期、Ⅲ期肛裂患者;②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包括18岁和60岁);③手术方式为肛裂切除术加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④无肛裂手术病史;⑤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⑥无手术禁忌证;⑦所有参与该临床研究患者均属自愿,并于术前签署相应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1 a内做过肛周相关手术的患者;②有手术禁忌证;③年龄小于18岁及超过60岁者;④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危及生命不宜行手术者;⑤艾滋病、梅毒等性病患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⑦过敏体质;⑧不满观察期便中断治疗及疗效无法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均为肛裂切除术加内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 d,半流质饮食2 d,术后当日禁止大便。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起开始换药,换药前予以聚维酮典液30 mL加3 000 mL温开水坐浴10 min,通常在便后进行。治疗组采用乳没血竭散(药物组成:乳香、没药、血竭组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纱条换药:创面用碘附棉球局部消毒清洗后,乳没血竭散均匀撒于无菌凡士林纱条上(约0.2 g/cm2),填塞于术后切口处,无菌敷料外敷并予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予以凡士林纱条换药,每日换药次数及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创面愈合时间
从手术当日开始计算直到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愈合标准:术后创面上皮新鲜,瘢痕坚实,呈凹陷性愈合。
3.1.2 创面肉芽组织状态
分别记录术后第3、7、14天创面肉芽的色泽状态。观察术后肉芽生长情况:0分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溃疡面基本愈合;1分为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创面鲜活;2分为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创面平坦、淡红;3分为肉芽生长缓慢,创面凹陷、灰暗。
3.1.3 疼痛消失时间
观察用药后疼痛消失的最早时间的天数。
3.2 疗效标准
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判定。在术后第21天时进行测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未见疼痛、水肿;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术后创面缩小值>3/4;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都有所改善,1/2<术后创面缩小值<3/4;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术后创面无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痊愈所需时间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3.4.2 两组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乳没血竭散纱条换药对治疗肛裂术后疼痛效果优于凡士林组。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肛门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4.3 两组不同阶段创面肉芽组织状态评分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术后第3、7、14天,两组的肉芽组织生长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没血竭散纱条组在促进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凡士林纱条组。见表3。
表3 两组创面肉芽组织状态评分比较分)
3.4.4 术后第21天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术后第2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没血竭散组明显优于凡士林纱条组。见表4。
表4 术后21 d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肛裂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受到影响。周期性剧痛、便血、便秘为临床三大典型症状,具有病变最小、痛苦最大、最容易诊断、治疗方法最多“四最”特点[6]。本病发病机制未明,基本认为其本质是缺血性溃疡,能够概括为缺血-痉挛-缺血导致的恶性循环[7]。治疗上,早期肛裂可予以保守治疗,而Ⅱ期、Ⅲ期或慢性肛裂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式首选肛裂切除术加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8]。但因肛肠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肛裂术后创面一般为开放伤口,伤口创面因渗出增多,术后大便摩擦,局部炎性反应重,常出现术后创面感染、渗液等影响创面愈合,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肛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9]。怎样减少肛裂患者术后疼痛、创面出血状况及缩短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成为临床上关键问题。因此术后创面如何换药及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换药对肛裂术后患者尤为重要。只有选择合理的促愈药物才能有效地抑制伤口分泌物渗出,改善血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10]。
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中最古老的治法之一,特别是对肛肠方面疾病,中药外用制剂能使药性直达病所,相比内服药物更具有优势。《医学源流论》曰:“外科之法,最重外治”[11]。因此中医药对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很大优势,但合理的选择促愈药物至关重要。乳没血竭散是我院肛肠科经验方配制而成,其药物组成主要为乳香、没药、血竭。血竭有活血定痛、生肌敛疮、化瘀止血等功效,常应用于跌打损伤、疮疡不敛、外伤出血、心腹瘀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血竭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还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2],在组方中为君药。乳香、没药均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乳香、没药,两药组合,采用粉以外敷疮疡,可以解毒,止疼、消肿、生肌,虽然为开通之品,但不至于耗伤气血,为良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乳香、没药均有镇痛、消炎及升白细胞等作用,并可加快炎症渗出排泄,促进伤口愈合[13],在组方中二者为臣药。此外,药物纱条在换药中还可以作为支架支撑切口创面,不仅具有引流作用,还有利于肉芽组织依附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乳没血竭散为局部外用药物,作用直接,药物利用率高,全身不良反应少,且中药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用于肛裂术后换药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肛门疼痛,减少术后渗液,缩短创面愈合疗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