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F猪场5周批次生产模式探讨

2022-04-25

养猪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房发情猪群

杨 光

(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北京 海淀 100089)

当前国内外猪群易感疾病日益复杂,如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且基本都是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成活率和肥育猪出栏率。尤其近几年非洲猪瘟疫情流行,不仅严重威胁猪群的健康状况,也给猪场疫病防控带来新的难题,疫病形势给疫病净化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规模猪场大多数都采用的是种母猪、保育猪和肥育猪在同一场内“一条龙”饲养的连续生产流程,传统的连续生产方式表现为各个生产阶段均有生猪不断的进入,转群次数的增加及组间的交叉混群,做不到彻底的隔离、消毒和统一免疫等,从而在疫病防控方面很难全面控制,导致猪场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为了减少猪场疫病发生,国内出现过多种猪场生产模式,如全进全出、哺乳仔猪超早期断奶、多点式生产等,并且这些生产模式对于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水平也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摆脱不合理的管理和疾病的困扰。根据生长状况对猪群进行转群、分群、合群,感染猪群或潜在感染猪群会将疾病风险传播给易感猪群,造成大范围的疾病传播。因此,任何一种减少接触机会的方法,都应该减慢疾病的传播速度,如减少转猪次数。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通过减少猪群接触次数来减少疾病内部传播的几率。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后,感染风险似乎与猪场跟外界接触频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使得猪场管理者开始考虑降低猪场与外界的接触频率[1]。控制好猪场疫病发生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针对疾病风险在猪场内部传播和猪场外部传入,猪场开始考虑采用转群间隔时间长、能够让猪舍空闲风干有充分时间的批次化生产模式[2]。

1 猪场5周批次生产简介

随着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使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成为养猪业的一个趋势,根据猪场规模大小、硬件设施配置、生产目标、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等选择猪场可以实施的批次和批次管理工艺。目前,常用的有2周批、3周批、4周批和5周批等周批次模式,也有12 d批、16 d批和18 d批等特殊批次模式[3]。如果猪场母猪群体规模小,尤其需要疫病净化,选择5周批次化生产更有利。

5周批次生产就是把规模化猪场的全部母猪平均分成4组,每组母猪数相同,同一组母猪采用相关技术达成同时配种、同时怀孕、同时分娩、同时断乳,同批次的猪采取在相同环境和统一条件进行饲养管理,且每个组之间间隔时间为5周,从而达到批次化生产,实现均衡产出、批量出栏。5周批次生产的流程是指猪场的母猪配种每5周进行一次,产房母猪每5周同期分娩一次(产房一次全部进满),每5周断奶一批仔猪,而仔猪断奶日龄为23~25 d,5周转肥育舍一批猪,全年10批肥育猪。同一个批次的母猪统一查情配种、妊娠鉴定、饲喂、免疫、转舍、分娩等管理;同一批次出生的小猪也统一饲养、免疫、疾病预防、转舍、出售等管理,直到出售都不会与其他批次的猪混养。

2 猪场5周批次生产设计方案及管理细节

2.1 猪场5周批次生产设计方案

5周批次生产是产房和保育一次只进一批猪,产房和保育每一批转出仔猪的日龄相近(不超过1周),每一批肥育猪到出栏日龄采取全部出售,从而保证猪场生产的高效运行。以SPF中心扩繁场400头基础母猪年产8 300头出栏猪的规模猪场为例,介绍一下5周批次生产模式设计方案。

2.1.1 生产基本参数 生产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规模化猪场基本参数

2.1.2 基本数据计算 在制订批次化管理方案前需计算年提供批次、每批分娩母猪头数、配种数和需要准备的后备母猪数量等关键指标,匹配猪场原有生产资源,并根据这些关键指标制订计划、安排生产流程。计算如下:

年提供批次=1年/5周批次时间=365/(5×7)=10批;

年产胎次=1年/母猪繁殖周期=3 6 5/[(114+25+10)×85%+(114+25+10+35)×15%]=2.38胎(以母猪返情一次估算,再次返情很少,母猪空怀、死亡等数量少,已经可以忽略);

每批分娩母猪头数=能繁母猪数×年产胎次/年提供批次=400×2.38/10=95头;

每批配种数=每批分娩母猪头数/母猪配种分娩率=95/85%=112头;

每批补进生产群后备猪数=基础母猪数×母猪淘汰率/年提供批次=400×40%/10=16头(真正补进后备头数还要看发情率);

每批补转入后备舍的后备猪数=每批补进生产群后备猪数/后备猪发情率=16/90%=18头;

每批断奶头数=每批分娩母猪头数×窝产活仔数×哺乳期仔猪成活率=95×10×92%=874头;

每批保育转出头数=每批断奶头数×肥育期成活率=874×97%=848头;

肥育舍存栏猪数=(平均肥育期-平均断奶日龄-保育转出日龄+肥育舍空栏消毒)/5周×每批保育转出头数=(165-25-28+7)/35×848=2 883头;

每批外售肥猪=每批保育转出头数×肥育期成活率=848×98%=830头(包括根据公母比例和种猪标准出售的种猪及符合试验标准的试验猪,达到出栏日期一次性清空)。

2.1.3 规模猪场生产条件 5周批次生产把母猪分为4组,在一个时间点上,产房空置,所有母猪集中在配种舍,根据前面数据计算,配种舍栏位=正在配种母猪数+妊娠前期母猪数+妊娠中期母猪数+即将上产房母猪数=112+96+96+95=399个单体栏(妊娠前期母猪数和妊娠中期母猪数是母猪妊娠检查后的数,空怀和死亡数很少,这里没有计算入内),需要考虑存栏周转和一些客观因素,适当增加5%的栏位,也要为肢蹄和瘦弱的母猪设计大栏用于活动。根据前面的数据,后备猪每批18头,后备舍应该有3批次后备猪,即后备舍后备母猪批次数=(配种日龄-转入后备日龄)/5周=(235-130)/35=3批,为满足后备舍的栏舍要求,需要9个大栏,每个大栏存栏6~7头后备母猪。产房的布局是4间×24床=96张床,产房有96床位,每批分娩母猪头数95头,满足每批母猪分娩的需要。保育与产房床位数相同:4间×24床=96张床,采取断奶仔猪原窝转群到保育。肥育是8间×24栏=192栏,1间存栏24栏×20头=480头,一批猪转入的肥育猪848头,需要两间肥育舍,每一批转入都会有空栏,这些空栏用于后备猪选育、特殊用途猪的使用和弱猪使用栏。

2.1.4 5周批次生产计划表 全场每5周内分娩、断奶、配种1次,可将母猪分为4个组,轮流进行生产,保证全进全出和同一批次仔猪日龄差异不超过7 d。按照关键指标和猪群周转进行制作1年(52周)的5周批次生产周计划表,让猪场生产更有计划,避免出现生产时栏舍不足或空置的情况,使栏舍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猪群配种、分娩、转舍、免疫、饲喂及空栏清洗、消毒风干、空置等生产工作按部就班。5周批次生产模式中,只要将生产计划及人员工作安排得当,多项重要生产指标都能显著提升,猪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参考表2。

表2 5周批次生产周计划

可以根据5周批次生产周计划表制作猪场的日生产时间表,把配种、妊娠检查、分娩、转猪、销售、冲洗、消毒、后备猪空怀猪药物催情时间等工作具体到每一天,而且要严格执行。

2.2 5周批次生产的母猪管理

批次生产管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批次猪群满负荷生产和猪群数量要维持稳定,母猪批次生产是关键,母猪的生产批次化是通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同期分娩等技术调控母猪繁殖周期和猪场高效管理体系共同实现的。

2.2.1 后备母猪入群 后备猪群管理是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和体成熟,以达到高繁殖率和提高母猪的使用率,批次化生产应有足够的后备母猪,每批基础母猪配种时,都要有一批后备母猪加入基础母猪群,后备猪80 kg左右转入后备舍,便于后期营养管理、发情期记录和驯化,后备母猪在150~160日龄时开始诱情。每天2次把性欲旺盛的公猪赶到后备舍进行诱情,每次10 min并且记录后备母猪的第1次发情日期,可以准确预测第2、3次发情时间。后备母猪于7~8月龄、体重达到110~130 kg、达到2个或3个情期时,并提前安排到该批次后备母猪发情时间与断奶母猪群断奶发情时间一致,从而补充每批断奶发情配种数。后备母猪通过连续饲喂18 d烯丙孕素实现性周期同步化,停药后5 d开始发情[4],为了和断奶母猪发情同步化,在产房母猪断奶前19 d,开始对这一批要配种的后备母猪饲喂烯丙孕素。

2.2.2 母猪组群 在进行母猪批次化生产的过程中,经产母猪依靠同期断奶,断奶后4~7 d集中发情配种,实现配种同步化。也可以利用人工干预的方式使母猪同期发情,强化对猪群实行统一管理。就是采用经产母猪断奶24 h后注射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72 h后注射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卵泡排出,24 h后不论母猪是否发情,全部集中进行人工授精1次,16 h后第2次人工输精。有研究表明对发情母猪采用定时输精技术进行配种,能提高精液利用效率和母猪的产仔数[5-6]。要适当限制每批次的配种头数,按照每批配种112头作为配种目标,允许在3%范围内浮动,避免为了追求出栏目标超量配种而导致的栏舍周转不畅,或者为了配种分娩率指标而不完成配种数的指标。精液质量检测从严把关,每头公猪精液都要认真检查。对于不发情母猪、返情母猪和空怀母猪可以通过连续饲喂烯丙孕素调整再次进入下一批次母猪群,对于多次返情空怀母猪和流产母猪直接淘汰。对于配种分娩率受季节影响的猪场,可以采用母猪在配种分娩率低的月份配种,增加每批配种数,反之减少每批配种数,从而确保每批分娩母猪头数。在特殊情况下,每批分娩母猪头数超出产房的产床数,可以将产仔少的窝母猪断奶,其仔猪寄养,这批次分娩日期晚的母猪就可以补充进产房。

2.2.3 发情鉴定和妊娠诊断要准确 要准确把握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发情鉴定时间及发情状况,从而保证每一批次母猪配种数足够和同步分娩的顺利进行。为促进发情,可以采用两头公猪查情,就是一次两头公猪先后对同一批次母猪刺激发情和查情,一天要分上下午进行两次上面工作,及时发现发情时间,提高母猪配种质量和数量。早期妊娠诊断对于减少非生产天数,提高生产效率非常重要。对18~23 d使用公猪进行返情鉴定,及时发现返情猪,母猪配种后25~28 d使用B超对母猪妊娠检查,及时发现空怀猪。

2.2.4 分娩批次化和断奶同步化 提前3 d进入产房,大多数母猪1周内自然分娩,对于预产期靠后的母猪利用氯前列醇钠(PG)诱导母猪同期分娩,但不适宜过早用激素诱导分娩,以免产出大量弱仔。由于母猪集中分娩,分娩时间段有人员值班接生,以免初生的仔猪被压死和母猪难产情况发生,分娩后及时辅助仔猪吃到初乳,吃到初乳而且需要寄养的仔猪要都能得到有效寄养。采用母猪产后保健,防止母猪厌食、乳腺炎和子宫炎发生,对助产难产母猪必须输液治疗。对分娩期相近同一批母猪在同一天集中断奶,仔猪原窝转到保育舍,产房就可以清洗、消毒、风干并空栏1周。

2.3 5周批次生产的群体管理

根据5周批次生产计划,哺乳仔猪断奶转猪时,保育舍已经转走保育仔猪,并清洗、消毒、风干(猪舍用正压风机吹干)空置1周。保育猪转肥育舍也参照此规程。从存栏上看,除了基础群,猪场最多有6批猪在周转,产房和保育舍存栏各有一批猪,肥育阶段共3~4批猪。每批猪因日龄、体重等相同,有利于采取统一营养供给、精确饲喂、环境控制、药物保健、疫病防控和生产管理,各批次按照计划出售,不能压栏,可以加强小肥猪的销售,减轻对肥育的压力,对于肥育猪达到出栏日龄一次性出售。猪群批次转群有利于全进全出、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加强猪场生物安全[7-8]。

2.4 5周批次生产的人员管理

对于猪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满足批次化生产的需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由于集中配种,集中分娩,集中免疫,所以母猪区技术员要熟练配种、接产、母猪护理和免疫等,集中技术人员在母猪管理上保证生产有序进行[9-10]。人员的管理统筹分配工作,要灵活调整工作人员工作的机制,保证猪场的高效化生产。

5周批次生产模式各周之间忙闲交替,这样可让员工的工作更有节奏,能够安排工作人员集中休息和集中返场,这也使得工作人员拥有更多休息与学习机会,这也增强了猪场留住优秀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使猪场的工作不那么枯燥,也减少人员的流动,从而降低人员与猪场外部的接触频率。人员的出入场、沐浴、更衣、隔离、检测的时间集中,这样监管执行可以做得更到位,有助于猪场生物防控。

3 小结

猪场采用5周批次化生产可以实现猪场全进全出,有效切断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在不同猪群间传播,有效提高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通过生物技术和管理升级,能促进母猪繁殖性能提高[11];由于猪群批次管理,可以实行精确饲喂,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饲料利用率。虽然5周批次化生产对于返情母猪再次进入下一批次,会造成猪群非生产天数增加,可以通过增加后备母猪补充数来调节生产[12]。随着我国养猪生产有序开展防控疾病和净化疫病工作,实施批次化生产必定有很大优势。

猜你喜欢

产房发情猪群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产房外的此岸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