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科低年级主题活动式测评实践路径探索

2022-04-25居海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

居海霞

[摘  要] 主题活动式测评是以主题情境任务驱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性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的一种新型考试方式。文章以某校一年级测评为例,从测评内容、试题研制、评价标准、实施路径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主题活动式测评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主题活动式测评;过程性表现;实践路径

主题活动式测评是以主题情境任务驱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性表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的一种新型考试方式。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我区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2021年9月起,区教师发展中心聚焦低年级主题活动式测评研究,由区学科教研员领衔,组建团队,从测评内容、试题研制、评价标准、实施路径等角度进行探索。2022年1月,通过学科样板放样、其他学校同步跟进的方式整体推进全区小学数学低年级主题活动式测评实施。下文以我区同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放样学科)测评为例,进行相关实践探索的阐述。

[⇩] 一、测评内容框架

测评以主题活动形式呈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主题情境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学力外显,又能思维可视化,使得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可测、可评。基于这样的测评目的,研究团队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着眼整学期所涉及的内容领域,梳理学科知识,挖掘其素养能力内涵,根据表现形式归类整合成版块主题活动,构建出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测评内容框架。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内容框架见表1。

[⇩] 二、试题研制

1. 操作能力測评版块——主题活动“巧虎魔法屋拼搭”

活动任务:(1)从左往右数第5个是圆柱,从右往左数第3个是球,其余摆正方体;(2)在圆柱的上面摆1个长方体;(3)13和15中间的数是哪个数?用小棒摆出来;(4)2个十是哪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

操作材料:若干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积木,10个一捆的小棒,单个小棒和计数器等。

命题立意:创设“巧虎魔法屋”主题情境,将立体图形认识、位置关系、认数等知识点串联成系列拼搭任务,通过摆图形、摆数等多环节的操作来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化和外化情况。同时,在操作流程中穿插“请听题”“摆好请坐正”“活动结束,请整理桌面”等秩序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归类整理能力和规则意识。

2. 运算能力测评版块——主题活动“青蛙跳水台速算”

运算内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提供素材:在地面上设置虚拟的速算跳水台,包括起跳台、终点台和多个算式。图1为一组“速算跳水台”的内容。

命题立意:创设“青蛙跳水台”主题情境,从起跳台的第一个算式起,上一题的得数为下一题算式的第一个数,从起跳点到终点的口算路径有多种选择,被测者选择其中一种拾阶而行,在1分钟内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口算任务。通过计算过程,考查学生计算速度、灵活性、正确率的达成情况。同时,活动前统一宣读“跳水规则”,对活动中的纪律做出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倾听能力及规则意识。

3. 解决问题能力测评版块——主题活动“小兔蘑菇园探路”

活动任务:创设“蘑菇园”主题情境(见图2),其中,“算式”“蘑菇”都不见了,需要把它们寻找出来(见图3、图4)。

备选素材:如图3,图4所示。

命题立意:在主题活动中,将信息、算式通过素材库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综合考查学生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信息呈现中,有部分文字标上拼音,有部分信息以图形呈现,考查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读图能力;解题中,要求小组内两人分工合作,一人找算式、一人找信息,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图形和算式找出来后,要求学生整体回顾、检查、说图意、读算式,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辨析等能力。

以主题活动形式展开,可以通过巧妙的情境串联,使得知识考查覆盖面全,版块内容得以结构化。同时,挖掘题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应用能力,使得测评内容具有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的双重属性。

[⇩] 三、评价标准

研究团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学情调研结果,预设学生完成任务时的不同表现,鉴于测评内容的双重属性、以A、B、C、D四个层次为水平划分,依据三个测评版块各自独立的知识点,研制出“知识技能达成”评价水平划分量化表(见表2);将三个版块素养能力整合,研制出“素养能力达成”评价水平划分量化表(见表3)。

[⇩] 四、实施路径

由于全年级学生整体参加,规模大,人数多,测评要得以实施,需要从场地设置、测评人数、答题方式、考官安排、时间进展等角度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同和小学一年级共7个班,每班48人,实施路径设计见图5。

根据图5中的各项精细化安排,测评时小组间、班级间流通有序,测评顺利实施。一年级数学测评区共安排3个场域、10名考官,全年级在150分钟内完成300人次左右的测评工作。各测评场域为更好地烘托学科测评育人氛围,均设有主题情境卡通图,学生佩戴“闯关者”标志,携带“邀请卡”,以游戏者、闯关者的角色进行测评(见图6、图7、图8)。

可以发现,与传统测试相比,主题活动式测评在场域布置、试题呈现、学生参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实现了转型,见图9。

[⇩] 五、成效

由于资源开发科学有效,测评顺利推进,测后反馈跟进及时,从测后反馈来看,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1. 扣好素养培育的第一粒扣子

测后调查数据表明,95%以上的学生在主题活动式测评中,身心愉悦,游戏、闯关、集星等形式使得学生兴趣盎然、展示踊跃。低年级学生处于各种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这样的测评方式不但可以使幼小衔接评价模式顺利实施,同时,可以引导和促进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帮助他们扣好素养培育的第一粒扣子。

2. 革新家校社育人价值观

同和小学的样本放样后,各校积极进行探索和开发,涌现出“‘迎冬奥’数学嘉年华”“‘转虎福’思维大比拼” “‘太空实验站’数学之旅” 等精彩纷呈的主题性校本测评模式。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专题报道,丰富、立体、多元的评价方式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家庭、学校、社会对“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育人观有了全新的认识。课余时间,学生逐渐从题海中走出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性、实践性的活动中去。

3. 促使教学跟进式改革

评价结果显示,对被测群体有着科学客观的区分度,呈现的结果能够充分表明被测者在知识、能力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状况。可以发现,主题活动式测评改变了以分数为唯一依据来评价教学质量的现状,是对学生学业状况的“健康体检”,为教研部门了解教学现状、诊断问题、分析归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引领和促进教学管理、教研路径等方面跟进式改革。

[⇩] 六、反思

在我区的主题活动式测评探索中,对于命题的研制,尽管充分考虑了学科知识点和相关能力的融合,但测评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广度、能力表现区分度等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尽管对评价标准进行了水平标准量化,但评价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尽管评价的最终呈现内容较丰富,但人工方式耗时、耗力,自动化测评软件有待于研发。此外,有效的教学跟进式改革、中高年级主题活动式测评探索、区域试题资源库建设等均要持续性推进。唯有不断加强测评背后的研究,才能更有自信地期待我区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能对区域学科教学方式改进起到促进作用,能对区域学科教研方式转型起到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
高师德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动力来源与实践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论高校辅导员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路径初探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