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镀金是门技术活儿

2022-04-25齐吉祥

奇妙博物馆 2022年4期
关键词:镀金救火器物

齐吉祥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杖 三星堆博物馆藏

北京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臂钏(chuàn)首都博物馆藏

金面罩 三星堆博物馆藏

现在的人们有时会开玩笑地把留学称为“出国镀金”,有时还会将一些对事物的表面美化或者特殊处理形容为“镀金”,如一瓶葡萄酒在国际空间站中被放置了约14个月后回到地球,“身价”倍增,媒体报道时说这瓶葡萄酒到太空“镀金”了。而镀金这个词,原本指的是一种工艺,是一种对器物表面,主要是对金属器物表面进行装饰的技术。运用这种工艺,人们就可以用很少量的黄金使一件器物变得金光灿灿,而且能使器物长时间不变色,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黄金特有的灿烂光泽很是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且黄金又比较软,容易加工,所以黄金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发掘出土了距今约4000 年的金耳环,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金制品。

进入商代后,金制品的数量明显增多,在北京、四川、郑州等地都有出土。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罩、金杖和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更成为世界知名的重要文物。

然而黄金是一种在地球上储存量非常稀少的贵金属,即使找到了金矿,开采金矿和提取黄金对古人来说难度也很大。

风化后的金矿石被冲到河流中,经河水冲刷逐渐形成的一个个非常微小的金粒,被称为沙金。

商周时期,人们主要是采集河流中的沙金,所以我国自古就有“沙里淘金”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韩非在书中记载:“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这句话是说楚国南部的丽水(即今天云南境内的金沙江)中有金子,很多人偷偷去采。古时候由于黄金的储量和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镀金技术就应运而生了。不过当时并不叫“镀金”,而叫“鎏金”。

“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出自韩非所著的《重轻罪》一文。你能给此文中的“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这句话正确断句吗?( )

A. 事急不及/ 以赏救火者/ 尽赏之/ 则国不足/ 以赏于人请徒行罚

B. 事急/ 不及以赏/ 救火者尽赏之/ 则国不足以赏于人/ 请徒行罚

C. 事急不及/ 以赏救火者尽/ 赏之则国不足/ 以赏于人/ 请徒行罚

D. 事急/ 不及以賞救火者/ 尽赏之则国不足/ 以赏于人请徒行罚

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又名鎏金嵌玉镶玻璃银带钩)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根据考古发现,目前所知最早的鎏金制品是战国时代的鎏金车马饰、鎏金带钩等。到了汉代,鎏金制品大量增加。如果你到博物馆去参观,一定会看到各个朝代都有鎏金制品。那么,鎏金是一种怎样的工艺呢?

工匠先将黄金打成极薄极薄的金箔(差不多是咱们现在一张作业纸的1/5 那么厚),并将金箔剪成细丝。

然后,按黄金与汞的重量成1∶7 的比例将金丝放入汞中,经过适当的加热和搅拌,黄金就完全与汞熔为一体,形态似泥膏状,人们称它为“金泥”。

下一个环节叫“抹金”。人们用特制的扁头铜棍,将金泥均匀地涂抹在被镀物表面(被镀物的表面一定要清洗得非常干净,以免影响鎏金效果)。而且要边涂边压,使金泥和被镀物紧密结合。

接下来就要用火烤了。工匠们将涂好金泥的物件在炭火上烧烤。由于汞的沸点远低于黄金,在烧烤过程中,汞便会从金泥中逐渐析出,变成汞蒸气散发掉,被镀物的表面就仅留下黄金了。

然后工匠们再用酸梅水、杏干水等呈弱酸性的液体清洗鎏金器物表面,用工具对鎏金表面进行磨压,使金层更致密、与被镀物结合得更牢固。

原本是铜质或者银质的器物,就这样“容颜”大变,变成金光闪闪的样子呈现在人们面前了。

因为有用炭火烧烤这个环节,所以鎏金也叫“火镀金”。又因为使用大量的汞,所以也叫“汞镀金”。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汞蒸气是有剧毒的,古代工匠进行鎏金时,汞蒸气会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然而,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并不能认识到汞的危害,一些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还专门请人炼制含有汞的丹丸,结果他们不仅没能长寿,反而早早丢了性命。大量事实说明科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呀,也正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在100 多年前出现的电镀镀金工艺,使那些为大家带来美好的镀金工匠不再受汞的伤害。

猜你喜欢

镀金救火器物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银镀金累丝长方盆 穿珠梅花珊瑚盆景
来了晃一圈,走时已镀金 有些挂职干部“假装在基层”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铍青铜零件电镀金工艺改进
电视机起火了
消防员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