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仓储设施对塞拉利昂的启示

2022-04-25ChristianaKumbaSesay郭志涛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塞拉利昂粮食安全

Christiana Kumba Sesay 郭志涛

摘要:粮食仓储设施在粮食安全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塞拉利昂粮食产不足需,仓储设施匮乏,产后损失严重,严重影响塞国粮食安全。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粮食仓储大国,中国多年发展经验值得塞拉利昂学习和借鉴,本文分析了中国仓储设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讨论了塞拉利昂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出可以供塞拉利昂发展建设粮食仓储设施的启示。

关键词:粮食仓储设施 粮食安全 塞拉利昂 中国经验

粮食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粮食消费在年度间是稳定的和连续的,粮食仓储设施可以起到很好的蓄水池作用,平衡协调粮食生产和消费。塞拉利昂人口800万,粮食产量110万吨,2021年在全球饥饿指数(GHI)116个国家排名中为第106位,属于粮食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的国家。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粮食产量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粮食仓储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中,仓储设施体系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新中国粮食仓储设施从零起步,到今日粮食仓储强国,建设成就与经验,对塞拉利昂发展本国粮食仓储设施具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成就

1. 仓储设施总量增长迅速。中国粮仓建设和农业发展、经济增长密不可分,1959年全国仅有粮食仓容0.55亿吨,1980年仓容约1亿吨[1],其中约有50%以上是简易粮仓。改革开放实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来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粮食仓储短缺和落后与粮食产量增长形势不相适应,国家先后通过三库建设、机械化骨干库、世行项目等项目,极大提高仓容设施总量和设计、建造水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根据《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表1反映了中国粮食产量和仓容的变化过程。

仓储设施总量与粮食生产、进口和储备的需求相适应。以2018年为例,当年粮食产量6.78万吨,进口1.08亿吨。如果按照秋粮产量占比75%,进口中转一个月中转1次,完全能够将当年所生产的粮食全部存储在仓库中。在粮食仓容中,约有1亿吨专门存储中央储备,是中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抓手。

2. 适合需求发展多种仓型。1980年以前,中国粮食储藏以平房仓为主,装粮线高度2-3M,单仓仓容千吨以下。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先后发展了适合粮食长期储备的装粮线8M的高大平房仓,兼顾储备和进出的浅圆仓,适合港口大宗物流快速中转的立筒仓,节地效果明显的多层楼房仓;这些仓型在全国总仓容中的占比分别为82%、4%、10%和1.5%。除此之外,还因地制宜发展用于储粮存粮的洞库、球形仓、气膜仓和滑盖仓等各种仓型。

3. 大型化趋势特征明显。以往中国实现的是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两级模式,在每个乡镇上分布着1个或多个直接面向农民的粮管所,每个粮管所仓容多在3000吨以下。随着物流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粮食集并能力明显增强,库点大型化趋势明显,许多粮管所弃用或进行功能升级,2018年,2.5万吨以下的粮库由2003年的占比93%下降到了77%,而10万吨以上的粮库从312个增加到了1464个。

为了提高粮食保管效率,降低单位粮食保管成本和节地,储粮单仓装粮数量大幅提高,新建平房仓装粮在5000吨左右,新建浅圆仓装粮在万吨左右。

4. 管理與科研能力同步跟进。因为存在虫害、发热、霉变等粮食损坏风险,在仓储设施内保管粮食非常复杂,需从基础设施、工艺装备、粮食特征指标检测和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研究,通过制定作业标准、质量标准,配置合理的工艺装备提高粮食保管质量,降低了保管损耗。中国有河南工业大学等多所以粮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院校,国家和地方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科学研究院所机构,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专业致力于粮食仓储设施设计与建造的工程设计单位。大型现代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等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综上所述,中国粮食仓库建设在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一是为粮食产量增长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为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奠定物质基础;二是通过仓储设施与粮食保管科技融入使得粮食保管质量在3-5年左右时间无较大差异;三是仓储设施、工艺装备和科研产业链协调发展。

二、塞拉利昂粮食生产和流通

1. 总产量和进口。塞拉利昂主要粮食品种包括稻谷、高粱、谷子以及其他种类。受自然灾害、埃博拉病毒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粮食产量差异很大。2020年产量110万吨,较2015-2019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7%(见表2)。

塞拉利昂人均谷物消费量约190kg,总消费量在170万吨左右。由于产量不能满足需求,塞拉利昂必须进口谷物。2015-2019年间平均进口约40万吨,2019年、2020年进口约50万吨、60万吨。每年进口需支出2亿美元以上,进口货物主要是大米,少量是小麦和玉米。

塞拉利昂人均大米消费量超过100kg,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位。与其他国家对口粮习惯的改造不同,塞拉利昂人对大米消费具有独特偏爱。但受本国产量限制,需要进口大米才能满足国内需求。政府制定了2019-2023年国家农业转型战略,希望稻谷的产量能够翻一番。事实上,塞拉利昂农业增长潜力很大,一是全国540万公顷土地中,75%仍未开垦,可以通过增加耕地面积增加产量;二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农业灌溉、农业机械化装备、种子培育等,大幅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据悉塞拉利昂每公顷稻谷产量仅为1.2吨,和中国6吨的单产水平有较大差距。

2.粮食储存。塞拉利昂许多农户在家中自存堆放,通常使用的储藏技术有两种:一是带有聚丙烯内衬的塑料袋,塑料袋有50Kg、1000kg等规格;二是采用密封储藏容器,包括塑料桶、油桶和聚乙烯袋。所应用的储仓设施,普通农户使用下部架空1M的类似于婴儿床式的木质仓房,容量在500kg以下;或者使用采用泥土砌筑的土仓,茅草屋顶,下部架空约30cm,容量约1吨左右。条件较好的农户、公司采用砌体结构库房,墙壁上设置通风孔,库房内存放带有包装袋的粮食。由于缺少储藏设施,农民对增加粮食产量的积极性不大。

3. 产后损耗严重。塞拉利昂粮食在干燥、脱壳、分拣、运输和存储各个环节损失较大。相关文献估计,产后损失在20-30%之间,其中发生在运输、储藏环节的损失分别为3%和6%。存储的损失主要是来自于虫害、啮齿动物和真菌微生物的影响。

为了防止产后损失,在塞拉利昂提出了社区存储的操作模式,即由村落统一修建保管条件较好的砌体结构库房,用于保管农民所生产的粮食。但由于许多塞拉利昂农民对保管系统缺乏信任,故社区存储模式目前进展并不理想。

4. 物流运输。与中国的主产区、主销区类似,塞拉利昂稻谷产量也存在不均衡性,北方区的科伊纳杜古、通科利利、洛克港、坎比亚等省份,以及南方区的莫扬巴等省份稻谷有余,而其余省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粮缺口,需要省际间调剂平衡需求。

塞拉利昂谷物进口主要依赖海运,目前调入点集中在弗里墩港。进口大米主要是采用50kg袋和吨袋,港口有5000平方米的库房可以用作临时存储。

总体来看,塞拉利昂缺少规范性的仓储设施,无法与粮食增产形成良性互动;现行保管模式,较中国保管环节多0.2%损耗,产后损失太高。

三、中国经验对塞拉利昂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粮食生产大国,塞国人口仅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地级市人口,粮食产量仅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县。但中国建设粮食仓储设施,促进粮食生产、抵御粮食风险的经验依然可以为塞拉利昂所借鉴。

1. 政府高度重视。历届中国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粮食问题高度重视,对粮食仓储工作十分支持。这也是粮食仓储设施从1949年建国初期670万吨发展到6.7亿吨的最大动力。政府对仓储设施建设体现在政策、财政支持、专项项目等各个方面,如对国家开展大规模建仓行动、企业建仓补助总投资30%的资金等;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中央政府行动,同步配套建设仓储设施。

中国的仓储设施建设与经济水平发展密切相关,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308美元,2003年1700美元,2020年1.13万美元。中国仓储设施总量增幅最大的时间发生在2003-2018年间,这个阶段社会各方力量的建仓投入成为主导。而在1980-2003年间,政府是仓储项目投资的主导。当前塞拉利昂人均GDP512美元,依赖社会建设仓储设施的能力不足,国家应当是仓储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

塞拉利昂政府缺少对粮食仓储设施重要性的认知,虽然在《塞拉利昂中期国家发展计划(2019-2023)》中认识到由于缺乏粮食仓储设施,导致产后损失过大,但在应对策略中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塞拉利昂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很大,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更是占据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角位置。应当认识到,粮食仓储设施也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学者可以向塞拉利昂政府发出建议,塞拉利昂农业部门也应积极走出去、学习各国仓储设施建设经验。塞拉利昂政府可以仿照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粮食流通项目的经验,大规模建设一批粮食仓储设施,以适应本国粮食增产的需求。

2. 满足生产与储备制度需求。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设立专门管理中央储备的公司,并拥有近亿吨的自有粮仓,储备规模达到17%的国际通用水平。塞拉利昂年度间粮食产量波动很大,粮食供应不足时刻威胁到国民生命安全。在南部非洲国家中,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国家储备,如肯尼亚、马拉维等国家。塞拉利昂应当设立专门负责存储国家储备的公司,总仓容在20万吨左右,储备粮源采用丰年收储和进口相结合的模式,分别在港口、重要交通节点、粮食需要外部调入的地区设立多个2-5万吨的仓库。

中国的粮食仓储设施总量和粮食产量的总量基本是一致的,这和世界上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是相同的。以此考量,塞拉利昂的仓储设施总量目标应在150万吨左右。但现阶段塞拉利昂的仓储能力距离该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塞拉利昂仓储设施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农户储存、集中储存、商业储存和港口储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措施。首先,农户储存是为农业种植户设计的存储装备,包括简易仓房和各类存储工具,总量在30万吨,解决产后存储能力不足和损失过大的问题;其次,在乡镇建造用于集中储存的平房仓(库点3000吨,单仓500吨),总量在90万吨,为农户售粮提供便利条件和产量增加提供支持;第三,鼓励加工和贸易企业设计建造筒仓仓库,总量在25万吨,作为商业储存在粮食有结余的地区开展收购、仓储和加工服务,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量增长;最后,在弗里墩港等交通枢纽建造5万吨的港口存储设施,为现阶段粮食进口和未来粮食出口提供物流中转服务。

3.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优化合理保管模式。中国的仓储设施是跟着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同步的,以往的粮食保管采用自然通风,当粮食保管量大幅增加之后,方应用了谷冷、内环流、横向通风等各种科学技术。在塞拉利昂建设粮仓,可以仿照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起步标准,并且要注意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节约,逐步实现从包装到散存、自动化进出仓的改进。为此,在塞拉利昂应当成立专业的粮食仓储设施的研究院,致力于通用仓型和标准化仓储工作、工艺设备研究,这种研究应当结合塞拉利昂粮食的品种特性进行,包括粮食产后除杂、大型密封桶、结构保温隔热等各个方面。

四、结论和建议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支持措施包括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实施农业援助项目,援助人道主义粮食,派遣高级农业专家等。如果能利用中国技术,将保管环节损失率由6%降低至1%,即可增加粮食供应5万吨以上,满足25万人的口粮需求。塞拉利昂迫切希望来自于中国的仓储设施建设经验和资金帮助塞国改善粮食产后损失大的恶劣局面,从而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本国粮食自给率和减少饥饿人口。为此,塞拉利昂应当:

1. 树立粮食仓储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认知,从而可以在全国上下逐步推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户储存和集中储存。

2. 派遣专职人员到中国粮食高等学府、粮食仓储企业学习粮食仓储设施的设计、建造和保管经验,并根据塞拉利昂国情研究适合本国粮食品种的保管设施,总结保管经验,提升科技含量。

3. 制定仓储设施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仓储总量建设目标。确保粮食产后有庫可存,并且逐渐减少产后流通环节损失。优先推动国家仓储设施建设,应对粮食短缺,解决本国饥饿人口需求。

4. 确立保管运营模式。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大,粮食价值低,如何让粮食仓储设施实现良性运转是关键问题,包括国家对于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运行阶段的保管费用等。

参考文献:

[1]李为民.我国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1):2-4.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Gento group construction company sl.Ltd)

猜你喜欢

塞拉利昂粮食安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希望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