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研究
2022-04-25闫凌燕
闫凌燕
摘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对习近平近年来在G20峰会讲话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近几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习近平都使用了旅程、建筑及人体的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在2015和2016年的讲话中使用了中医架构,2017年的讲话中使用了蛋糕和数学架构,2018年的讲话中使用了海洋和天气架构,2019年的讲话中使用了考试和容器架构。通过对比分析习近平政治话语中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异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话语的特点,也可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研究探索新的路径,为外宣话语研究提供新的范式,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习近平;政治话语;概念隐喻;架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H15;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031-04
一、问题的提出
政治话语是政治领导人进行政治交流的重要工具,宣传政治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其增加政治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以往对于政治话语的研究多从批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语用学角度展开,运用认知语言学进行政治话语分析是近年来学界的新风向之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对美国两党领导人的政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鲜有学者对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话语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习近平近年来在G20峰会①上的讲话为语料,进行隐喻架构分析,对比其中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异同。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在其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遍布语言、思维与行为之中。隐喻之所以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正因为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隐喻。LAKOFF的隐喻研究以概念系统为基础,所以生发出概念隐喻一词。概念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涉及两个以上不同的概念域, 是从稔熟的、具象的、通晓的源域映射到陌生的、抽象的、困惑的目标域[2]。概念隐喻的映射方式是筑基于感知、身体以及常识之上的,主要针对语言背后的知识概念的对应。概念隐喻的映射涵盖四个层面:第一,映射都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第二,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映射;第三,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属性映射;第四,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知识映射[3]29。
(二)架构理论
LAKOFF[4]在其出版的《别想那只大象》一书中指出,架构是一种心理结构,影响着我们追求的目标、制定的计划、行动的结果,决定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架构能通过推理和常识被感知,也可以通过词语被激活。架构由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构成:表层架构是由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而深层架构则是由表层架构激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体系[5]。表层架构主要包括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能够激活心理结构的语言表达大部分都是隐喻性的,这些隐喻性词汇激活的架构就被称作隐喻性表层架构[3]8。
三、习近平G20峰会讲话的隐喻性表层架构
习近平主席近几年在G20峰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这些隐喻词汇又进一步激活了隐喻性表层架构。在2015和2016年的G20峰会讲话中,较显著的隐喻性表层架构为旅程、建筑、人体、中医架构。2017年,较显著的架构为旅程、建筑、人体、数学、蛋糕架构。2018年,较显著的架构为旅程、建筑、人体、海洋、天气架构。2019年,较显著的架构为旅程、建筑、人体、考试、容器架构。
(一)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共性
在最近几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习近平都使用了旅程、建筑及人体架构。其中,旅程架构的使用频率均为最高,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性和长期性。“出发点”“目标”“路径”等词语激活了旅程架构,表现为“世界经济发展是旅程”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旅程,目标域是世界经济发展。发展世界经济相当于开启一段旅程,世界各国都是这段旅程的同行者。发展世界经济的出发点相当于旅程的出发地(例1);世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当于旅程的目的地(例2);二十国集团相当于这段旅程的领队,需要在旅途中为其他同行者引领方向(例3),规划路线(例4);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相当于人们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例5);在发展进程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只要各国团结一致,必能共克时艰,实现目标,这就相当于在航海旅程中遇到风浪时,只要同行者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克服惊涛骇浪,顺利靠岸(例6)。
例1: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出发点。(2018)
例2: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二十国集团发展的目标。(2016)
例3: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我们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2019)
例4:…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2017)
例5:…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阻力。(2015)
例6:只要我们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够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2016)
第二个使用頻率较高的隐喻性表层架构是建筑架构,由“建设”“基础”“共建”等词语激活,表现为“世界经济是建筑”“国际合作是建筑”的概念隐喻。源域是建筑物,目标域是世界经济/国际合作。世界经济是建筑,世界各国是建设者。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打好基础,正如建筑物的建设需要打好地基一样(例7);世界经济需要世界各国合作互助,共促发展,正如建筑物需要建设者同心协力,共同建造(例8);只有世界各国坚持对外开放的理念,才能实现技术与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这就相当于只有敞开房屋的大门,才能实现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连通与互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9);要想实现世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消除贸易壁垒,这就像要想实现建筑物的相互连通,就必须拆除它们的界墙(例10)。
例7:为世界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2016)
例8: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努力打造治理新理念、合作新平台、发展新动力。(2017)
例9:要敞开大门,鼓励新技术、新知识传播。(2018)
例10:我们将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2019)
“血液”“健康”“复苏”等词语激活了人体架构,表现为“世界经济是人体”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人体,目标域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人体,世界各国就是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和投资就相当于人体中的血液。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受阻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就相当于血液循环的不畅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一样(例11、例12);金融危机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增长缓慢的状态,这就相当于重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体仍会处于虚弱乏力的状态一样(例13);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冲击,只有各国齐心合力,才能加速世界经济恢复并获得正常增长,这就相当于人体遭受了重创,只有肌体的各个部位协调配合,才能加速人体各项机能恢复正常运转(例14)。
例11:如果气滞血瘀,难畅其流,世界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2015)
例12:这些工作做好了,也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2017)
例13:帮助世界经济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局面。(2016)
例14:勠力同心,推动世界经济…走上了复苏增长的轨道。(2018)
(二)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差异
近几年G20峰会讲话的差异在于:习近平在2015和2016年的峰会讲话中使用了中医架构;在2017年使用了数学和蛋糕架构;在2018年使用了海洋和天气架构;在2019年使用了考试和容器架构。
习近平在2015和2016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使用的“把脉”“病灶”“标本兼治”等词语激活了中医架构,表现为“改革是治病”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治病,目标域是改革。对面临危机的世界经济进行改革,就像为出现问题的肌体进行治病一样。世界各国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就相当于医生为病人进行精准把脉(例15);找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就相当于找准肌体运转过程中出现的病灶并对症下药(例16);各国应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彻底恢复找到一个由表及里的解决方案,这就相当于医生应为病人的彻底康复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例17)。
例15:当前形势下,亟需我们…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2015)
例16:找准了病灶,要对症下药。(2015)
例17: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2016)
习近平在2017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使用的“蛋糕”“乘法”等词语激活了蛋糕和数学架构,表现为“世界经济是蛋糕”“世界经济发展是数学运算”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分别是“蛋糕”和“数学运算”,目标域分别是“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世界经济要想做强需要多国共同合作,就像蛋糕要想做大需要多人共同配合一样(例18)。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合作互惠表现为经济的联动增长,有利于将各国的共同利益发挥到极致,这就相当于数学运算的乘法中,结构的有序组合表现为数量的成倍增长,有利于整体功能发挥到极致(例19)。
例18:我们要…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2017)
例19: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2017)
习近平在2018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使用的“波折起伏”“大潮”“滚滚”“晴”“雨”等词语激活了海洋和天气架构,表现为“世界经济是大海”,“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大海的浪潮”,“各国的合作进程是天气”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大海、浪潮和天气,目标域是世界经济、人类的发展进步和各国的合作进程。虽然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就像大海在奔涌进程中必然会产生惊涛骇浪(例20),但是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就像大海的浪潮永远滚滚向前一样(例21)。虽然各国合作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就像航海的旅程中定然会经历风雨,但是问题终会得到解决,就像雨后必然天晴一样(例22)。
例20: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2018)
例21: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2018)
例22: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2018)
习近平在2019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使用的“难题”“命题”“瓶颈”等词语激活了考试和容器架构,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是考试”“世界经济发展是容器”的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考试和容器,目标域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就像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难题一样(例23)。经济全球化中完善全球治理的任务,是对各国与时俱进能力的考核,就像考试中自由开放式的命题,是对考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考查一样(例24)。世界经济发展的停滞状态,就像容器的瓶颈,如果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机,就像如果突破不了瓶颈,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容器之内一样。只有跨过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像只有冲过容器的瓶颈,才能顺利越过瓶口找到出口(例25)。
例23: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2019)
例24:经济全球化…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2019)
例25: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2019)
结语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对比分析了习近平近几年在G20峰会讲话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异同。研究发现:在最近几年的G20峰会讲话中,习近平都使用了旅程、建筑及人体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在2015和2016年的峰会讲话中使用了中医架构,2017年使用了蛋糕和数学架构,2018年使用了海洋和天气架构,2019年使用了考试和容器架构。通过分析近几年G20峰会讲话,研究习近平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话语特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话语体系,更深刻地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此外,对习近平政治话语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分析、整理和归纳,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研究探索了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外宣话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注释:
①G20峰会: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3.
[2]梁婧玉,汪少華.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教育类语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3(4).
[3]汪少华,梁靖玉.基于语料库的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架构隐喻模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LAKOFF,G.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M].Hartford:Chelsea Green Publishing,2004.
[5]LAKOFF.G.Whose Freedom?The Battle over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Idea[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