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将食粥致神仙

2022-04-25刘俞廷

环球人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咸菜曹雪芹范仲淹

刘俞廷

在众多“爱粥人士”中,宋代诗人范仲淹显得格格不入。他与粥的故事,皆和贫穷相关。

范仲淹幼时丧父,母亲改嫁,自小颠沛流离,常年与温饱问题作斗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与家徒四壁的幼时经历密切相关。用现代话说,可理解为“穷日子过怕了,对天下之苦产生同理心”。

少时,范仲淹在山东长白山醴泉寺念书,并在此留下了划粥断齑(音同机)的故事。宋代文人彭乘所著的《墨客挥犀》曾如此记载他的伴读伙食: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盂,入少盐,煖而啗之,如此者三年。

放置了一夜的粟米粥,已经凝结成了硬粥块,不复刚出锅时的温香袭人。但范仲淹不觉得它难以下咽,而是甘之如饴,将粥用刀平分成四份,早晚各吃两块,此为“划粥”;下饭的菜肴,也只是范仲淹采的野菜加上少许盐制成的咸菜。范仲淹把这些山葱、野韭、野蒜等切成数十段,每吃几口粥,就一小段野菜,此为“断齑”。3年时间里,他常与此相伴。

自唐至清,记载在册的粥中辅料多如繁星,有豆类的绿豆、黑豆、蚕豆,也有蔬菜类的韭菜、豆芽、萝卜,更有荤肉类的鸡肝、羊肉、鲫鱼。但像范仲淹一样用咸菜喝粥的,实属不多。由此可见,他的划粥断齑,是贫寒之下的无奈之举。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范仲淹来到南都应天求学。此地现属河南商丘。据记载,从西汉开始,这里便矗立着“三百里梁苑”,文人墨客“莫不毕至”。

《宋史》中记载了范仲淹在南都应天的经历: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此段是说他疲惫时用冷水激脸,饿了就继续吃咸菜粟米粥,身边人都看不下去,他自己却没觉得苦。

有同学怜他清苦,托父亲带来厚粥佳肴相赠,却被他婉言谢绝,理由是: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用一句总结就是:为防止日后“由奢入俭难”,范仲淹直接杜绝了“奢”的机会。士人无功不受禄,若一时贪图口腹之欲,便难以保持本心,抵挡不住诱惑,日后也易于为了利益出卖自己,与他人同流合污。一口粥与咸菜,对范仲淹来说足矣。

这位自律的学霸,在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获得科考第九十七名,从“寒儒”成为进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在《寄乡人》中写下: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范仲淹拥有治世之才,同时还有无所畏惧的气魄和心忧天下的襟怀,这让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国为民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出任泰州地方官时,他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而在西北军事防线上,他开创了新的军事制度以及军事部署措施,改变了西北边境的局势,使西北异族不敢越雷池一步。

范仲淹“劃粥断齑”的事迹成了后世读书人的精神指引。因贫困而不得不食粥的,还有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家境已破败,住在京郊西山附近。友人敦诚在《赠曹雪芹》中这样形容曹的生活: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当然,这并未妨碍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中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不朽名著《红楼梦》。

其实,古代文人墨客中,因贫食粥是少数,多数人是把粥看做美食来陶醉一番。宋朝不少人就爱吃粥,史书上记载,苏东坡、吴子野他们在一起“夜甚饥”。这个时候吴子野劝吃白粥,并且告诉苏东坡这种食物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翻译过来就是说,工作晚了,白粥当作夜点,清心去劳,又利于肠胃。苏东坡平时很喜爱“豆粥”,他在《豆粥》中说: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砂锅煨粥就够香喷喷的了,再拌和豆类熬煮,味道就更为鲜美。苏东坡不愧是个美食达人。

另一大喝粥流派是养生,比如宋朝诗人陆游。他不仅自己爱食粥,还劝世人一起食粥,他在《食粥》中写下: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意思是吃粥可以长寿,可以变为“神仙”,身心自然舒畅。陆游活到86岁耄耋之年,而当时宋朝的平均寿命为32到40岁。

为了延年益寿,古人对粥的研究怀有巨大热情。古代用来记录熬粥方法的媒介叫“粥方”,与药方相似。将粥方整合起来的出版物称为“粥谱”。细数下来,中国古代粥的分类不计其数。清末散文家黄云鹄著有《粥谱》,收集粥方240余种,并按原料不同分为“谷类”“蔬类”“蔬食类”等,他在总结粥之妙用时说:“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清代秀才曹廷栋曾著《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在书中说道:“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清代名医王士雄在所著《随息居饮食谱》中称:“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喝粥还是待客之道。皇家宴会用粥,大户人家宴请亲朋也用粥。南北朝时期,名士陈太丘命厨子煮饭待客,厨子忙着偷听宾主谈话,把饭煮成了“糜粥”。但陈太丘说:“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意思是有粥也可以,何必一定要吃饭。至于灾荒饥馑之年,官府和富户拿来赈灾的,也是烹煮便捷、易于裹腹的粥。

当代人喝粥的仪式感,莫过于腊八节。这个专门喝粥的节日自宋朝便有记载,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一碗“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的腊八粥,仍能让今人与古人产生跨越时空的连接。

能长寿、能励志、能宴客、能救济……在中国人的食谱里,总少不了这碗万能的粥。

猜你喜欢

咸菜曹雪芹范仲淹
范仲淹画粥苦读
划粥割齑(jī)
咸菜,我的冬日乡愁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曹雪芹邀棋
下雪天的咸菜汤
范仲淹苦读轶事
曹雪芹送彩礼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曹雪芹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