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文润怀川
2022-04-25贾超
贾超
让黄河故事代代相传、黄河文化赓续千载、黄河精神历久弥新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重要举措。沁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沁河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沁河文化,讲好沁河故事功在当代、利延千载。
近年来,沁阳沁河河务局本着“展示黄河文化、造福沿河百姓”的宗旨,深入挖掘怀川文化、沁阳底蕴、治河风采,回望人民治河历史,聚焦时代特色,以小景点嵌入大工程为抓手,高标准打造了史公堤、沁河左右岸零公里景点、沁河抢险纪实碑、“两园一带”党建综合文化苑等文化名片,用真实可感、丰富多元的方式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时代变迁、治河成就、文脉传承。
提纲挈领 构建文化传承的四梁八柱
沁阳沁河河务局坚持前瞻性谋划、系统性考虑、重点性布局,牢牢把握沁河文化是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位,主动融入黄河发展大局,高站位、高标准谋划沁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为统筹推进沁河文化保护传承,沁阳沁河河务局将文化保护传承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局之力,形成纵横向一盘棋、共同抓文化的工作布局,研究制订沁阳沁河河务局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计划、小景点嵌入大工程实施重点等,明确各部门、各险工险段挖掘元素、建设工程、主要任务;建立健全文化保护督导推进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加压推进。同时,沁阳沁河河务局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坚持“跳出沁阳看沁阳,站位流域看沁河”的思路,积极构建上下左右沟通联系机制,积极与上级单位、先进单位、文保部门对接联系,取经学习,学以致用,为沁河文化保护传承注入更多新元素、新亮点、新思路。
以史为师 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沁河流经地沁阳北枕太行,南瞰黄河,这里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周称野王邑,汉为野王县,隋改河内县,明清为怀庆府所在地,是著名的“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
山、水、名人、名章、文物古迹等,沁阳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治河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历史文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2021年,一场罕见的秋汛结束后,明代治河文化遗址史公堤重现。如今,站在沁河水南关险工,可看到一处处断壁残垣,这就是“史公堤”,由于河流的缘故,还有很大一部分埋藏在沁河之下,但是通过当下已经显露出的部分,依稀能看到几百年前的治河岁月。
沁阳沁河河务局本着保护历史、传承文化的初衷,坚持“深入挖掘、原址保护、创新传承”的建设思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找寻历史踪迹,高标准建设史公堤文化遗址,开始了文化保护之旅。
沁阳沁河河务局通过与沁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沟通联系,到沁阳博物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附近乡镇(村)收集资料,了解到沁河筑堤早在宋金时期就开始了,《金史·王兢传》记载:金天眷年间(1138—1140年)王兢任河内(今沁阳市)令时,“沁水泛滥,岁发民筑堤”,说明沁阳城有堤,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据相关史料记载,过去沁河下游两岸堤防,均在武陟、沁阳两县境内。
为深入了解沁阳治河历史,沁阳沁河河务局又多方查阅史料,找寻关于治河文化特别是史公堤的踪迹。终于在《怀庆府志》中找到相关记载:“古阳堤,府城北二里,创始无考,即沁堤南岸之别名也。沁水西来,至此南趋,折面东北。城北田庐历患水冲,土堤不足抵御。明万历间,知府史东昌辇家赀数千创筑石堤,西起回龙庙,俗称天师庙,东至张庄,长六里,民勒石记功,曰史公堤。”这便是史公堤的由来。
沁阳沁河河务局根据古遗址实际情况,采取原址就地保护的措施,利用无人机拍摄等方式,目前已完成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并根据前期收集的历史资料,在水南关险工处高标准制作了史公堤遗址纪念牌。纪念牌清晰显示:史东昌,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曾任澄江知县、南阳知府。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南阳知府调任怀府知府后,连续3年组织修筑古阳堤。
历史还在延续,治河从未中断。2021年,沁阳沁河河务局在进一步收集史料的基础上,了解到清代沁河堤防修筑历史踪迹。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沁河堤已有一定规模,但多系“民修民守”。新中国成立时,将左岸最上首堤防确定为0公里,该处堤防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上延堤防桩号均为负数;新中国成立时,将右岸最上首堤防确定为0公里,该处堤防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上延堤防桩号均为负数。
为记录下这一历史,根据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沁阳沁河河务局在左右堤零公里处高标准打造了沁河左右岸零公里景点。
人民治河 讲好新中国治河历史
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段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也是沁阳人民治黄的开端。2021年,沁阳沁河河务局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传承历史”的原则,打造沁河抢险纪实纪念碑,真实记录了那一段历史:1949年初夏,完成大樊堵口任务后,沁阳沁河河务局的第一任段长武桐生奉命率领10多名工人来到沁阳,从此拉开了沁阳人民治理黄河的序幕。
1949年9月23日,秋汛中的一次中小洪水,沁河北岸的范村堤段发生重大险情,150多米的大堤发生堤坡坍塌,最严重处堤顶只剩下0.5米,情况十分危急。接到险情报告后,武桐生立即组织20多名职工火速向范村奔去。到达后,他们随即组织了3000多名群众进行抢护。
从1949年9月23日至10月2日,经過长达10多天的抢护,终于把汹涌的洪水拦在了堤内。事后,许多老百姓都万分感激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在这里帮着我们抗洪,我们范村早进水了,我们的房子早被洪水泡塌了。”
防汛是天大的责任。下一步,沁阳沁河河务局还将围绕防汛继续打造更多文化景点,真实反映历次大洪水过程及抢险经历,为后来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聚焦当下 绘就新时代治河画卷
“在大家面前的是水南关险工综合文化苑,这是沁阳红色元素与治河有机融合的产物……”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看到一处绿意盎然、文韵十足的文化苑。
2021年,沁阳沁河河务局坚持党建与文化交融,在水南关险工高标准建设集黄河文化、党建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苑。文化苑的东西两处建设了以沁阳红色文化、沁河防洪史等内容为主的两面文化墙:沁阳红色文化墙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沁阳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另一面是沁阳沁河抢险文化园,有前言、沁阳沁河洪水史、沁阳沁河堤防史、1982年沁河洪水抢险纪实、2003年沁阳马铺抢险、沁水不忘等6处展示墙。
走进党建文化园内,铺设了以象形“沁”字为造型的路面,安設了一座长6米、高2.8米的党建宣传铁艺雕塑,雕塑上镌刻入党誓词和创建标识,该项目被评为黄委第二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已成为主题党日活动主要场所,激励全体党员不忘治河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责任中坚守、在责任中奉献,用忠诚与奉献谱写治黄新篇章。
河地融合 打造生态文化“栖息地”
沁阳沁河河务局坚持河地融合、协同发展、治河为民的理念和原则,突出党建引领,以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在沁阳沁河马铺险工背河堤段高标准建设集生态文化、普法宣传、防汛抢险展示和群众休闲为一体的“两园一带”(法治文化园、沁河抢险文化园、生态文化示范带)党建综合文化苑,该苑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种植有石楠、樱花、海棠等20余种苗木,苑内绿草茵茵、树木丛生、景色宜人。
“两园一带”党建综合文化苑将党建、法治、抢险等文化元素与实物造型、石雕刻字等巧妙融合,突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旨,注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内涵,展现沁阳沁河堤防史、洪水史、抢险史。让广大职工群众在休闲游览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治河、生态、法治等教育,感受沁阳沁河特有的、悠久的、深厚的水文化。 奋楫出发 再谱文化建设新华章
波澜壮阔欣回首,征衣未解再跨鞍。2022年,沁阳沁河河务局深入贯彻河南黄河河务局“讲好河南治黄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工作部署和焦作黄河河务局“聚焦文化自信,构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沁阳沁河元素,瞄准目标、提高标准、精准发力,持续推进黄河工程与黄河文化有机融合,着力构建文化小景点建设与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沁阳沁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永无止境,沁阳沁河河务局将永葆创新韧劲、激昂斗志、为民情怀,瞄准航向、扛起重任、乘势而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为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不懈奋斗、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