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 国内

2022-04-24

商用汽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客运冷链货运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25 年我国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货运车辆广泛应用

2022 年12 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总结了当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出了精准聚焦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方向(6 个),并就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深度挖掘现代物流重点领域潜力、强化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及实施保障等方面,作了详细部署。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规划》称:“十三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2020 年超过300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5.6%。公路、铁路、内河、民航、管道运营里程以及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均居世界前列,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达到2 000 个左右。

《规划》指出了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物流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多式联运体系不完善,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衔接转换效率较低,载运单元标准化程度不高,全链条运行效率低、成本高。

——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破局。货物运输结构还需优化,大宗货物公路中长距离运输比重仍然较高。

——大而不强问题有待解决。物流产业规模大但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特别是公路货运市场同质化竞争、不正当竞争现象较为普遍,集约化程度有待提升。

——部分领域短板较为突出。大宗商品储备设施以及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航空物流等专业物流和民生保障领域物流存在短板。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其中,

——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跨物流环节衔接转换、跨运输方式联运效率大幅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 年下降2 个百分点左右。多式联运、铁路(高铁)快运、内河水运、大宗商品储备设施、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航空物流、国际寄递物流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

——“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成12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100 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基本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骨干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提高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物流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能力。冷链物流全流程监测能力大幅增强,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占比较2020 年提高0.5 个百分点,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铁路、内河集装箱运输比重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大幅上升。清洁货运车辆广泛应用,绿色包装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物流领域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高。

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方向

《规划》对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方向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瓶颈问题,合理有序推进大宗商品等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完善集装箱公铁联运衔接设施,鼓励发展集拼集运、模块化运输、“散改集”等组织模式,发挥铁路干线运输成本低和公路网络灵活优势,培育有竞争力的“门到门”公铁联运服务模式。

——推进物流智慧化改造。深度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北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稳步发展网络货运、共享物流、无人配送、智慧航运等新业态。

——深入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加强货运车辆适用的充电桩、加氢站及内河船舶适用的岸电设施、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等配套布局建设,加快新能源、符合国Ⅵ排放标准等货运车辆在现代物流特别是城市配送领域应用,促进新能源叉车在仓储领域应用。继续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重。

——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公用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完善站点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铁路冷链运输和集装箱公铁水联运,推广蓄冷箱、保温箱等单元化冷链载器具和标准化冷藏车,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此外,《规划》还提出:培育充满活力的物流市场主体,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引导公路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升公路货物运输组织效率;巩固减税降费成果,对货运车辆定位信息及相关服务商开展典型成本调查,及时调整过高收费标准等要求。

(商 讯)

交通运输部《通知》: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动农村客货邮、城乡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2 年11月24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说,深入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将完善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以点带面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通知》要求,第3 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应建立健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协同机制,完善发展政策,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与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可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城乡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农村运输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1 个或多个主题,打造本地区特色。主要内容包括:

——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实施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加密服务频次,提升规范化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全域公交。

——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邮政、供销、商务等部门协同机制,建设“一点多能”的农村客货邮服务站点体系,打造“一网多用”的农村客货邮服务网络,创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村运输集约化发展。

——推进城乡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因地制宜拓展城乡客运场站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客运网络,优化旅游景点停靠站点布局及功能,完善旅游客运服务供给,增强城乡客运服务乡村旅游能力。

——推进农村运输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农村客运、物流、邮政快递等信息共享,提高农村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便捷人民群众出行,畅通货运物流。

《通知》明确了申报条件: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在省域内处于领先水平;具备良好政策环境,建立了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对推动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衔接、客运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有明确、稳定的扶持政策;具有良好社会基础,人民群众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社会氛围良好。

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申报程序为:县级申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荐、交通运输部确定。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 年)》认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022 年12 月7 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 年)》。《年报》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年报》显示,2021 年,全国机动车(含汽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摩托车等)4 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 557.7 万t。其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768.3 万t、200.4 万t、582.1 万t、6.9 万t。其中,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 和PM 占比超过90%。其中,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PM 超过90%;汽油车CO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 超过70%。

此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非道路移动源排放二氧化硫(SO2)、HC、NOx、PM 分别为16.8 万t、42.9 万t、478.9 万t、23.4 万t;NOx 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其中,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飞机排放的NOx 分别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总量的30.0%、34.9%、30.9%、2.8%、1.4%。

《年报》称,2021 年,全国各地统筹开展“车-油-路-企”行动,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升新生产机动车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环保监管、推进车用油品质量提升、建立完善移动源污染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指导各地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

猜你喜欢

客运冷链货运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