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引领 从“新”启航
——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指导

2022-04-24吴丹萍陈启鹃

教育观察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际适应性新生

吴丹萍,陈启鹃

(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一、引言

自200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1]自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本专科学段课程体系的篇章。2011年,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教育部办公厅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做了明确的要求。[2]历经十余年的专业化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目标、师资水平、教学内容与咨询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3]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保障管理四个方面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4]

个体心理在大学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独立自主能力日趋成熟。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也存在情感容易波动、人格可塑性较强等特征。[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抓住新生入学之初的关键期,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措施,对改善大学新生适应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大学新生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进入大学的一段时间内,通过积极调整身心状态,以建立与周围环境平衡关系的动态过程。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对其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和个性成长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6]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维度

于晓波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使用较频繁。该问卷含50个题项,共有人际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专业适应性、情绪适应性、经济适应性、想家适应性六个维度。[7]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的大致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内容

赵栋昌等人调查贵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结果显示,适应性有生活环境、学习活动、情绪状态和人际交往四个维度。[8]其中,生活环境适应性的内涵基本等同于表1中的经济适应性和想家适应性,学习活动适应性的内涵基本等同于表1中的学习适应性和专业适应性,且情绪状态适应性与情绪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与人际适应性类似。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曹亦薇等人以广东省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在广东就读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9]罗杰等人以贵州省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在贵州就读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总体呈现出积极、正向的状态,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0]

曹亦薇等人先后于大一第一学期入学之初、第一学期入学两个月之后、第二学期开学之初、第二学期开学两个月之后展开四次调查,调查内容为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变化趋势。如表2所示,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情绪适应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学习适应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9]

表2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变化趋势[9]

综合四次调查结果可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的初始状态存在个体差异,但变化速度不存在个体差异;学习适应性虽然在拐点之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只是略微超过初始水平,且与人际适应性、情绪适应性间的差异依然显著。[9]

罗杰等人的调查涵盖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六个维度,并结合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表3中各因子得分情况来看,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人际适应性、专业适应性、情绪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经济适应性和想家适应性。[10]值得一提的是,在专业类型维度上,文科新生的适应性最为理想,中间依次为理科新生、工科新生,医科新生适应性最不理想,师范生的适应性显著高于非师范生。[8,11]

表3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人口学特征[10]

(三)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一是与成就动机有关的研究。一项分析大学新生适应性及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显示,成就动机能够显著预测大学新生适应性,追求成功维度的预测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适应性和专业适应性维度上,而避免失败维度的预测作用主要体现在人际适应性和情绪适应性维度上。[12]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在大学新生追求成功与适应性间起着调节作用。具体体现为:当追求成功的动机处于高水平时,女生适应性表现优于男生;当追求成功的动机处于低水平时,男生适应性表现优于女生。[12]

二是与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有关的研究。一项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且相对于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所起的中介作用更大。[13]

三、提升策略

(一)学校层面

一是创设文明、诚信的校园环境。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学校系统属于最直接与个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系统[14],因此,学校应着力创设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校园环境。

二是新生入学之初开展适应性干预。大学新生入学之初的适应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后续的变化过程具有一致性(在入学之初表现出高适应性水平的大学新生一年之后依然具有高适应性水平,在入学之初表现出低适应性水平的大学新生一年之后依然具有低适应性水平)。对此,学校应根据适应性的变化趋势,在入学之初开展适应性干预,给予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更多的关注,重点关注适应性较差的学生,通过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进这类学生的成长。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引领意识。作为专业化的组织结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勇于承担大学新生适应性干预发起者、领导者、促进者的责任,把大学新生适应性干预作为一项例行工作,总结出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常规、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发扬积极创新的拼搏精神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在教育教学与咨询服务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建构预防、干预、适应、发展的工作格局。

四是组织社团活动,发挥朋辈引导作用。初入大学,多数新生均表现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积极性,人际适应性相对较理想。与师生关系相比,大学新生更容易与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同龄人建立较为密切的同伴关系。对此,学校可通过组织正式群体(如班级)和非正式群体(如社团)的集体活动,发挥朋辈引导作用,满足大学生归属感、爱和尊重等不同层次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进一步发展。[14]

(二)教师层面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要求,除专业课教师应该自觉树立课程思“心”的主动意识,让大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该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和提升专业技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一是讲透大学新生适应性相关知识。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较多,且各版本教材的侧重点和表达形式各异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在参考同类教材的内容结构的共性的基础上,结合自我意识、人格完善、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情绪、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职业规划、高校中的心理咨询等内容,将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含义、常见问题及培养方法讲深讲透,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自主意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知识、调适技能和心理发展技能。[15-16]

二是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协同记忆时,个体的记忆效果将显著提升。[14]这证明了“如果只是听过,很快就会忘记;如果是自己所说,可能就会记得;如果自己做过,不仅能够记得,而且还能理解”的科学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根据主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剧本,设计实践活动,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性。

三是关注并指导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殊个例。大学新生群体中的特殊个例并非心理健康层面特殊,也并非生理健康层面特殊,具体特殊如下:一是生源地较远,二是调剂后就读不喜欢该专业,三是高考发挥失常。针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大学生活为主。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事先了解各地风俗习惯,给饮食不习惯的新生介绍学校周边的风味小吃,给气候不适应的新生分享生活小妙招。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事先了解学校申请转专业的条件、程序,为第二类新生进入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针对第三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从认识现实自我、确定理想自我入手,形成积极归因模式,悦纳现实自我,以理想自我引领现实自我,树立未来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发展时间管理和努力管理的能力,以考研为契机,争取进入自己理想的高校或专业,实现人生的高阶发展。

四、结语

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对改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新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高校和教师应积极关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切实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新生掌握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

猜你喜欢

人际适应性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搞好人际『弱』关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新生娃萌萌哒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