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探讨
2022-04-24张治
张 治
(中国农业银行天祝藏族自治县支行,甘肃 武威 733200)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银行实现了快速发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各种风险,严重制约银行的更好发展。为了保证银行效益,实现其健康发展,应该结合不同风险问题,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只有减少信贷风险出现,才能给银行信贷业务顺利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增强银行综合竞争实力,为其长效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
在银行开展信贷业务中,通过开展信贷风险防控与管理工作,能够保证银行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实现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各个银行来说,资产负债风险性相对较高,在风险类型上展现出多元化特点。例如,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都会给银行经营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通过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质量与效率,增强银行综合管理实力。银行高负债经营对风险管理需求更加迫切,只有从风险管理上下功夫,才能有效处理负债问题,给银行各项业务活动有序进行提供良好条件。
通过加强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可以对信贷风险管理形成一个覆盖全方位的流程,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优化。通过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能够帮助银行形成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减少信贷风险问题的发生。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在银行外部有着明显的效应特征,让风险管理在此环节中展现出较高的价值,只有提高银行风险防控水平和效率,才能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环境原因
在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从而产生信贷风险。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缺少全面性,人们对信用的了解不全面,信贷风险意识不强,时常会发生逃债等状况,导致银行产生诸多不良贷款。与此同时,社会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操作可行性不强,借款人违约成本相对较少,违约处罚力度不严,无法对银行进行有效保护,导致银行面临信贷风险。
(二)银行自身原因
因为银行自身因素,给银行信贷业务开展带来一定影响,从而产生信贷风险问题。一方面,有关风险分析的工具不全面,信贷资料不真实,甚至出现一些重要数据丢失,对借款人各个方面调查不仔细,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给信贷风险出现提供可能。另一方面,银行中相关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信贷工作人员比较注重业绩,对借款人资质审核不严谨,借款人整体调查不具体,资信评估准确性相对偏低。再加上一些银行中信贷工作人员出现一人多岗的状况,监督管理不严,容易产生信贷风险。并且,银行在人员待遇方面有待改进,使得内部员工出现跳槽状况,信贷人员为了实现更好发展,频繁更换工作。为了实现银行的更好发展,需要在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方面进行平衡。银行通常产生一些央行票据、存款金等收益比较薄弱的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虽然可以保证,但是盈利性方面相对较少,因此银行为了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将会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或者和其他银行一同参与到恶性竞争中,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及市场份额。一些银行在经营方面采用的经营模式比较粗放,在银行运行过程中,对贷款监管比较松懈,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银行受到风险技术水平、相关工具等因素影响,也会产生信贷风险。
(三)借款人原因
借款人因为自身因素,可能会给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一定影响,从而产生信贷风险。首先,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纷纷面临破产,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按照约定要求偿还银行贷款。而一些有能力还款的企业,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恶意逃避贷款。其次,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正处于资本市场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依然有所差异,因此向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处理资金周转不顺畅问题而广泛采用的方式。为了可以获得贷款,大部分企业将会故意隐瞒或者伪造风险、经营绩效等信息,使得银行和企业在信息方面存在偏差,给企业逃避银行贷款提供机会。最后,企业重组或者并购,导致银行无法第一时间追回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让银行陷入信贷风险中。
三、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提高银行员工风险防控意识
在银行经营发展中,为了防范风险,需要强化各级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在实际中,银行应该确保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的高度统一,并加强对信贷业务人员专业培训,让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对银行内部员工工作监管,提高银行风险防范管理水平。一方面,银行相关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意识,银行有序发展需要构建在完善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下,盲目的注重效益获取,随意扩大经营规模,容易给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银行相关人员需要按照对应要求和标准,对信贷业务各个环节中各项风险及时识别和预警,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率。另一方面,银行相关人员应该根据业务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银行在强调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将银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对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有充分了解,主动调配各项资源,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真正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
(二)强化银行信贷业务管理
首先,在银行内部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防控环境,在具体操作上,要求银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对银行内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同时规范内部员工工作行为,在信贷业务操作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持续发展。并且,对银行治理和组织结构进行调节,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法人结构和内部控制组织框架,在分配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加强银行监督管理,保证监督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对现有制度优化改革。其次,规范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只有在流程上得到保证,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降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优化流程过程中,需要规范评级授信流程,在业务部门客户经理方面,对客户评级授信调查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在相关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在信贷业务调查和审核流程上,应该根据初步评审风险管理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在信贷业务办理和信贷后期管理、资产管理流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尽可能保证信用回收流程的专业性和完善性。最后,调整银行内部组织结构。银行需要优化股权,并对信贷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中小股东占比,适当降低大股东占比。与此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保证银行组织结构和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相迎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体系,对相关人员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加强绩效审核,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让银行顺利完成经营目标。
(三)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加强信贷人员业务培训和岗位稽查工作体系建设。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业务素质和道德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应该结合信贷人员实际情况,根据岗位要求,对重要岗位及部门负责人采取定期业务培训的方式,加强岗位评定,把贷款中各个环节职责分配到具体人员身上,严格划分各个信贷人员工作职责。在实际中,可以采用分级管理方式,各司其职,各级行长负责人需要对本级银行贷款和回收账款承担对应职责,将贷款资产经营质量作为评估其绩效的依据,对于业务技能不强,评定不过关的信贷人员、相关负责人以及行长,需要及时调岗处理,对于调离信贷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离任稽查,防止出现浑水摸鱼等不良状况。
其次,实施信贷人员岗位轮换机制。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信贷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方面应该做到定期轮换,由于银行贷款任务量比较多,容易存在道德风险,为了避免发生一手遮天的不良状况,或者贷款经营自己“自留地”,相关人员从中以权谋私,银行可以采用岗位轮换的工作机制,对岗位轮换人员同时进行离岗稽查,对稽查过程中发现的信贷风险的贷款及时追回并处理。通过实施信贷人员岗位轮换机制,能够从根源上防止信贷人员、相关负责人和行长之间在信贷业务方面出现谋取私利的风险。
最后,建立完善的审贷分离以及分级审批工作体系。银行在信贷权力方面比较集中,容易出现信息干扰或者“关系户”风险。所以,银行需要把信贷审核权和批准权分配到不同部门中,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监管的格局。与此同时,实施分级审核管理机制,结合信贷业务量、信贷风险度确定所属分行、支行信贷审批、发放权限。针对超出授权额度或者限额的贷款,要求支行、分行如实上报给上级银行接受审批,或者对大额、存在疑惑的贷款成立对应的信贷管理部门,将集体力量充分发挥,让信贷决策更加合理。通过完善一系列管理机制,能够帮助银行减少信贷风险出现,提高信贷质量。
(四)科学构建信用评价机制
为了防控信贷风险,要求银行建立一套专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在实施放贷业务之前,需要结合借款人之前经营状况、贷款数额、还贷情况等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对应的贷款方式,从而规避信贷风险。银行需要对不同借款人采用对应的授贷方式,如对于资信高、还款能力强、现金净流量以及现金流量比率比较高的客户,可以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对于资信及偿还贷款能力一般,现金净流量以及现金流量比率一般的客户,可以采用担保或者抵押贷款等方式;针对资信及偿还债款能力比较差,现金净流量以及现金流量比率比较小的客户,需要慎重思考是否给其放贷,或者采用风险性定价,也就是向借款人收取贷款价格中添加风险损失补偿因素,适当提高贷款价格,通过获得的风险价格来弥补风险产生带来的损失,或者果断拒绝向客户放贷,从而规避信贷风险。
(五)完善贷款担保制度
银行应该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担保法》,对现有的担保机制进行改革优化,把信贷业务和担保充分结合。例如,对一定额度,授信度比较低的贷款业务,可以采用强制抵押或者担保等方式放贷,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应该满足国家法律要求,并且可以及时变现。并且,针对一些长时间、大额贷款业务,可以由信用度比较高的政府部门或者政府成立的担保企业出面担保,这样可以及时规避信贷风险,避免让银行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采用信贷和保险相互结合的贷款方式,帮助银行规避风险。在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采用贷款和保险相互结合的贷款方式,把一些大额或者时间长的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某些险种、产品相互结合,或者结合特定的大额、长期贷款或者授信度比较低的借款人制定对应的保险产品,要求借款人采购该特定的保险产品以后才能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通过采用这种贷款方式,能够防止借款人出现突发事件、经营失败或者连带责任等因素遭受经济损失而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保险公司可以对保险受益人支付对应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保险赔偿金可以偿还银行贷款中本金和利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因为管理不严,容易产生各种风险,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维护银行自身利益,实现银行的健康发展,应该从信贷业务入手,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在风险防控对策方面应该做到针对性和规范性。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主要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只有保证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所以,银行应做好信贷风险防控工作,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率,在保证银行效益的同时,也能为银行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