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户外区域运动提升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2-04-24袁婷
袁婷
摘要: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让儿童在探索世界中主动探索、发现、构建知识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自主管理能够激发幼儿自主意识的成长,发挥主人翁意识,为幼小衔接做好充分准备,符合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浸入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从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解读出发,通过大量实践观察来分析寻找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存在的现状,阐述促进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在策略的运用与调整中真正实现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混龄户外区域运动 大班幼儿 自主管理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一)基于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是一种符合终身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大班幼儿正是处于幼儿时期发展的最高阶段,又处于幼小衔接的准备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主管理将会受益终身。随着“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深入,学前教育越来越提倡幼儿的自主管理,尤其近些年对“幼儿自主管理”的研究也证明“幼儿自主管理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基于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通过幼儿园小中班的共同生活,大班幼儿已经从“被动管理”渐渐走向“积极主动管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有所体现,如生活中开展小小值日生,主动为班级服务,游戏、运动自主选择,物品自我保管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自主管理。
(三)基于我园混龄户外区域运动的有效契机
我园目前正开展混龄户外区域运动,它是我园组织实施户外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开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场地材料是开放的、幼儿玩法是自主的、同伴互动是自由的,正因此种形式开放自由的特殊性,教师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对幼儿的关注难度便不断提升。而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不同年龄段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及综合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的行为习惯如何?过程中对场地、材料的选择情况如何?对材料的玩法探索自主性如何?在运动中体现出的自我服务意识如何?遇到同伴间、材料间的问题是否能够自主有效商定规则并自主解决?对运动量、安全问题的管理如何?这一系列体现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自主管理行为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而幼儿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受益于终身的能力。
(四)基于相关研究甚少的背景
然而,研究者查阅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关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相关文章甚少,只检索到21篇,其中2010年以前只有两篇相关文章,并且只涉及较少内容,由此可见关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研究是比较新、近些年出現的。研究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关于“运动中幼儿自主管理”的相关研究甚少。而户外区域运动是自主自由的,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因此,研究者立足我园混龄户外区域运动的发展现状需要,探寻大班幼儿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自主管理能力的表现,旨在思考不同策略手段提高大班幼儿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研究概况
(一)关键词概念鉴定
混龄户外区域运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是指在幼儿园室外环境中,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不同的场地划分为若干区域,投放不同的材料,打破年龄、班级界限,让幼儿在良好的运动环境中充分地自由结伴、自选材料和内容、自主活动的运动形式。
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机构中5—6岁幼儿。
自主管理能力:指幼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管理能力,它是一种强调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本文中自主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自主选择、自我服务、自主调控问题的能力。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记录分析大班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1.自主选择能力
幼儿对区域、材料及玩法、玩伴的选择情况。
2.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在运动中自主擦汗、休息、穿脱衣物、休息、整理、安全等行为管理。
3.自主调控问题能力
对同伴间、材料间出现的矛盾、规则、情绪等管理;对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管理。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针对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提高户外混龄区域运动开展过程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对策,从而真正促进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混龄户外混龄区域运动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2)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促进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实施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文献,撰写研究方案,明确步骤。
2.调查研究阶段
现场观察了解混龄区域运动中,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实践研究阶段:开展混龄区域运动,实践中优化运动环境、改善教师指导,梳理相关经验,并通过再实践验证。
4.总结整理阶段:将研究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经验总结。
三、研究成果
(一)客观分析寻问题
在前期实践观察中发现,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有强有弱,主要表现为:
1.自主选择意识强,但选择内容有偏颇
实践中观察发现,运动刚开始,幼儿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运动,并积极与材料互动。由于场地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摆放都是自主的,保证了幼儿充分自由的空间,幼儿可以在相应区域自主选择喜欢的材料,与其他幼儿自由互动。因此整个运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干涉,而是幼儿自主自发选择材料与玩伴进行运动,体现出幼儿的自主选择意识很强。
然而,在混龄户外区域运动中观察发现,幼儿对于我园投放的部分材料的选择频率很高,如轮胎、月亮弯、跨栏等一直是孩子运动场上热衷的对象,而其它看似可变性不大实际暗藏大趣味的部分材料却无人问津,如竹梯、垫子、高跷、鞍马等。
2.自主探索意识强,但玩法探寻较固定
幼儿选择材料后,总会迫不及待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并通过同伴间的学习进行各种玩法的尝试。如当有幼儿把月亮弯翻过来当摇摇椅时,便引起了一阵热潮,操场上总是会看见孩子们摇来摇去的身影。
但是,幼儿对材料的玩法探索相对较为单一,个别材料熟悉度较低,部分材料在探索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比如垫子、轮胎等总是被摆成不同的路线,幼儿穿梭于其中,而没有活用材料。在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观察中发现,幼儿对一些材料的玩法始终保持几种,如:月亮船一直当摇摇椅,垫子轮胎一直放在地上走过;幼儿对材料之间的组合经验缺乏,如:高凳、平衡凳、月亮船等大型材料的组合很少,活动中总是一些材料零星分布。
3.自主整理能力强,但自我服务意识弱
每当整理音乐响的时候,幼儿能够立刻接收信号开始收拾整理材料,在观察中发现,几乎95%的大班幼儿能够在不用老师提醒督促的情况下自主整理运动场地上的材料,并且整理材料过程中,对于一些稍大型材料能够采用共同协作的方法完成。
但是运动中发现能够主动脱衣服、擦汗、休息的幼儿所占比例并不高,笔者在连续调查本班幼儿自主服务的内容一周后,发现只有很少部分幼儿能够自主脱衣服、擦汗、休息等,很大部分幼儿都是在保育员提醒、督促甚至是带领下进行的。幼儿自主服务意识很弱,在与幼儿讨论中发现,他们对自身出汗情况并不了解,很多幼儿一是根本没有去关注自身冷热情况的意识,二是并不知晓自己是否热了,不知道可以通过摸、看等手段来知晓自身出汗情况。
4.自主活动兴趣高,但自我调控经验乏
运动量是指进行身体运动时,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反映了运动过程中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状况。运动中发现,幼儿对运动量的管理不足,主要表现为:大班幼儿在运动中总喜欢进行挑战性大的活动,喜欢运动量大的活动,追求速度快的运动;比如:幼儿喜欢和同伴拉着轮胎车飞速奔跑于操场上,穿越各种障碍物;幼儿喜欢骑车以自己能达到的速度行驶于马路上;幼儿玩投掷游戏喜欢和同伴移动奔跑投掷。在户外运动时当缺少教师提醒时,幼儿会从一而终,始终在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活动,即使满脸通红也不知休息,运动中幼儿很容易感到疲惫,尤其天气热的时候,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是却仍然“坚持”运动,这对幼儿的身心状况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科学健康运动经验是非缺乏。
5.自由自在情绪高,但同伴关系处理难
观察发现,当幼儿进行团队对抗竞赛类游戏时,他们组队时会因为某位幼儿比较弱小或不够强大而产生嫌弃、不愿合作的态度,当比赛失败时,会出现哭闹、不接受失败、指责队友的情况。并且,大班幼儿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他们运动中总是寻找固定的玩伴,有时不愿其他幼儿加入这些小团体,这对幼儿的整体和谐关系发展是不利的。
另外,当大班幼儿在运动中想要同样一份材料时,他们第一反应是争抢,若双方势均力敌,便会提出解决办法,然而这些办法往往都是想让对方放弃,尤其是好胜心强的幼儿总想满足自己却不愿接受和倾听对方不一样的想法,也不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改成双方两两合作共同活动更适宜。
这些都是在前期实践观察中记录的幼儿自主管理相关行为,从观察分析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有一定的优势之处,比如乐意与同伴共同活动,有自己固定的好朋友,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选择玩伴较固定,有些幼儿不愿结交新朋友,接纳包容心不够,比如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很好地协商解决问题,当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愿接受尊重同伴的意见,这都是我们需要关注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二)深入研究谋策略
1.环境创设是首要,提供幼儿自主管理机会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隐性教育资源,在幼儿活动中,充分利用好环境中所隐含的各种资源,让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能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区域开放,确保自主选择
在混龄区域运动环境创设中,我们不再把整个活动空间布局划分成一块块固定区域,各区域不再指向动作发展,区域内也不在是场地和材料摆放的一尘不变,而是转变为部分预设,部分留白。部分区域材料的摆放相对固定,比如大型玩具、骑行乐园、快乐羊村等,更重要的是留有一块大的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有足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这块区域中,场地四周摆放各种材料,中间开放性空间留出供幼儿运动,由于场地的开放性设置,因此幼儿在运动时也可以更加自主选择并更换运动空间,从场地到材料到玩法,都保证了幼儿的自由自主,给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机会。
(2)材料多样,引发自定规则
在场地设置开放性后,也保证了材料的種类丰富、数量充足,高低材料的结合、大小材料错落有致;材料摆放也采用就近取放,由于材料的多样化,玩法的不固定性,幼儿在探索材料玩法以及材料的各种组合时,需要和同伴共同自主思考商量并确立玩法规则,为幼儿协调统一对规则的管理提供机会。
(3)后勤保障,实现自我服务
为保证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三位一体保教相结合的模式,保育员们每天都会在户外区域场地的各个角落设置生活箱、生活架、饮水桶、饮水杯等,能够确保在任何角落都能就近自主擦汗穿脱衣物喝水等。
(4)手环辅助,控制运动负荷
混龄区域运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导致教师无法对每位幼儿的运动量进行合理调控,因此就需要幼儿对运动量进行自我调节。在前期观察中发现一些幼儿特别容易出汗、运动超负荷,对于这些幼儿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有意识在运动前套上红色手环,这样幼儿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更加了解。其次,对于个别急需要注意的幼儿,我们会使用电子运动手环,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会进行提示,让幼儿在过程中也能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5)音乐暗示,尝试调控整理
对于成人来说,我们都知道科学合理的运动是呈抛物线的,但幼儿对此缺乏概念。因此我们尝试在背景音乐中对幼儿进行暗示,对音乐的选择也进行区分,比如:第一、二、三首选择柔和舒缓的音乐,提示幼儿开始投入运动,运动量不必过大;第四-八首选择节奏明快比较动感激烈的音乐,幼儿可以加大运动量,让自己充分活动自己的身体;第九、十首选择舒缓的音乐,幼儿可以开始减弱运动量,尝试调整自己的玩法,玩一些挑战较小,运动量小的材料,以避免运动结束时运动量突然从巅峰跌入谷底。
除此之外,运动结束也会有固定音乐提醒幼儿自主整理运动材料,在幼儿不断适应中,他们听到音乐便开始整理材料,而不需要教师一遍又一遍的在旁提醒,音乐的提示对于户外运动非常适用,每位幼儿都能自主整理收拾。
(6)颜色区分,明确个体差异
运动中,我们会特别考虑一些特殊儿童,如肥胖儿、体弱儿,希望他们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不同运动量的控制,这两种幼儿都需要加强运动锻炼,但肥胖儿容易出汗、所以适合低强度、高密度的运动,如为体弱儿垫上黄色毛巾,提示幼儿需要增加运动量,为易出汗幼儿垫上红色毛巾,提示其需要多注意自身出汗情况,并及时休息,为生病的幼儿垫上蓝色毛巾,提示其相对减弱运动强度、多喝水。
2.教师指导是必要,提升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1)高低结构活动相融合,为提高自主探索能力提供保障
虽然幼儿自主探索的意识较强,但由于没有经验的支撑,导致幼儿在对材料对玩法管理中显得较为薄弱,因此需要通过高低结构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如在集体运动、小器械游戏等运动形式中丰富幼儿探索经验,以提高对材料的熟悉和玩法的多变。
(2)生理知识表现共学习,为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明确要求
在和大班幼儿互相讨论中发现,幼儿都知道热了要擦汗脱衣服,累了要休息,但是往往在运动过程中,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热了,是不是出汗了,而要老师进行询问,因此我们通过共同学习运动中的生理表现,让大班幼儿知道运动量过大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比如面部略红则是轻度疲劳、面部很红则是中度疲劳,这是亟需休息而不再适合继续运动,还可以和同伴互相帮忙,伸手摸一摸对方的背,如果是干干滑滑的则没有出汗,湿湿黏黏的则是出汗较多,需要用毛巾擦拭或者请教师保育员更换毛巾等。
(3)合作团队游戏多开展,为调控同伴融洽关系增加机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大班幼儿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并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因此作为教师,要在集体活动中多创设适宜大班幼儿的合作性团队游戏,多提供机会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比如:踢足球、多人手拉手套圈、接力赛、编花篮、越多越好、接力小火车等游戏,让幼儿在团队协作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互相支持与鼓励的那份感动,感受只有每个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温馨融洽的伙伴关系。
3.积极评价是重要,激发幼儿自主管理信心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是5—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因此,积极适当的评价对于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好评价活动能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能进一步落实、增强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信心,促进其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1)“管理小能手”照片展示,榜样激励
照片墙风采展示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展示平台和方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乐意关注身边的事物,也喜欢和同伴一起谈论对周围事物的发现,因此我们在班级墙面特设一面照片墙,用以展示幼儿在区域运动中自我管理的精彩瞬间,通过正面的激励,激发幼儿想要被认可的动力,当幼儿都想要让自己出现在照片墙中,他们就会努力去向榜样学习,以此来激励他们自我管理。
(2)“管理小能手”视频播放,互评互比
视屏拍摄记录也是观察幼儿的一种方法,在教师拍摄过程中,能够记录下幼儿在运动中的自主管理的行为以及一些没有能够自主管理的行为,通过现场回放,让幼儿在视频观看中能够发现优点以及问题,开展即时性讨论,让幼儿在互评互比中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了解正确自主管理的方法。
(3)“管理小能手”表格自评,自主内化
表格自评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统计方法,由于班级幼儿众多,教师有时无法一一关注,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自我评价表格,让幼儿在运动后及时记录自己在运动中的出汗量,比如红色代表出汗很多,黄色代表微微出汗,绿色代表没出汗,表格的呈现为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提供保障。从而更好的提高幼儿自主管理的意识,也是大班幼儿能够自主管理的一种体现。
(三)常态落实见成效
成效一:自我服务有提高
在前期实践观察中,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即时性奖励、评价管理等方式,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运动结束后直接观察幼儿面色等情况可以发现那些满脸通红、头发湿透的孩子几乎没有了;另一方面,教师在后续自我服务统计表中可以发现,孩子们每天的及时性记录,都证明了他们在运动中自我服务意识在不断提高,能够按需脱衣服擦汗休息等。
成效二:自主探索变花样
通过高低结构活动相结合,幼儿在高结构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运动经验和玩法,因为经验的丰富,孩子们在户外混龄区域运动中越来越自主,越来越会玩,他们总是能想出新奇的玩法,如把梯子当轿子抬小朋友,拉着滑板车让孩子飞起来,滚筒、呼啦圈变成打地鼠,软棍跳起竹竿舞,轮胎车也开起了小火车,笆斗变成盘古开天辟地,笆斗变成跳袋鼠····
成效三:同伴关系渐融洽
我们在一次次活动中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合作性游戏,当他们因为大家的通力合作而获得成功的那种喜悦时,满满的兴奋感表露在每一位孩子脸上,他们会因为成功而彼此击掌,会因为成功而互相夸奖;当然遇到失败时,也会常常说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遇到小伙伴因为失败伤心时,会安慰同伴,遇到小伙伴累倒時,会上前扶起,这一次次的改变,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加从容的管理自己和同伴失败时的情绪,能够更加从容的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
四、后续思考
幼儿在运动中是不断发展的,幼儿的行为是动态的过程,我们观察到的行为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因此,我们的观察还有待继续,我们的研究还比较粗浅,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不断捕捉幼儿的行为来分析,用孩子的行为说话,让环境动起来,让材料动起来,让教师动起来,从而真正让我们的孩子“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运动教参(使用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3】陆叶珍.“三步走”优化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4】常卫跃.三种策略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发展 [J].反思研讨,2015.9
【5】郭秀梅.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J].理论研究.2013
【6】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彭解华、孙丽萍 大班游戏区域的自治式管理[J].早期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