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4-24赵晓华

医学概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应用价值

赵晓华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1月确诊手术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及术后放化疗期间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完成自身疗程,说明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及家属调整心态,配合治疗,积极面对和接受自身疾病,同时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确实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应用价值

妇科恶性肿瘤分三大类: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无论患有其中任何一种疾病,轻则危机女性健康,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危及生命。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多元化改变,致使妇科肿瘤也明显呈现了年轻化得趋势。目前为止,临床采取对于发现早,病情较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的治疗原则,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后,活动受限,疼痛难忍,再加上漫长的放化疗之路并不好走;伴随药物各种副作用的产生,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脱发,自我形象紊乱;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持续低下;自身经济条件受限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心理健康严重受损,能否积极配合完成疗程也成了一大难题。放化疗是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患者对放化疗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惧以及放化疗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再加上护理人员缺乏耐心。为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二者的差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21年6月-2021年11月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患有妇科恶性肿瘤;②病情较轻,发现较早,可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处于术后恢复期或放化疗期间;④排除基础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⑤排除精神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30例,平均年龄22-71岁,平均(42±6)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0例,高中6例,初中3例,小学3例。其中子宫颈癌12例,卵巢癌15例,其他部位肿瘤3例;常规护理组20例,平均年龄23-70岁,平均(40±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例,高中10例,初中4例,小学3例。其中宫颈癌8例,卵巢癌7例,其他部位肿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术后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生活护理等。病人回房后,常规低流量吸氧4-6小时,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测4/日体温,6小时内禁食水,观察各种管道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尿管是否固定好,通畅,以及敷料是否干燥无渗血,观察各种管道引流量情况,防脱管。

1.2.2 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更全面护理

①心理护理:接诊护士应耐心、和善语气与其交流,使患者能够敞开心扉,消除抵触心理;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对目前病情的了解程度,注意患者隐私。

②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对自我疾病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来告知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效果,详细介绍目前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发展,以及用患者成功的案例来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并告知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向患者家属取得帮助,共同鼓励患者积极配合。

1.3判定标准

1.3.1 心理状态。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者均有20个项目,总分<50分为无抑郁和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抑郁和焦虑,60~69分为中度抑郁和焦虑,≥70分为重度抑郁和焦虑。

1.3.2 生活质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生存质量简表,其中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4个及自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各领域生存质量越好。

1.3.3 护理满意度。

采用电话随访制度,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2.分析

2.1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女性大多情感敏感且细腻,因此,对患有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有着更高的要求,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面对疾病,重拾信心。患者抑郁、焦虑、烦躁负面情绪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生存质量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此外心理组患者对医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饮食护理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重要性

通过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为患者体内提供营养,尤其是白细胞的增高。尤其是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副作用的产生: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四肢无力,更显得虚弱。因此给与患者科学的饮食,营养搭配,能够补充体内丧失的营养,补充白细胞的消耗,显得更为重要。

3讨论

随着WTO对健康的重新定义,将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纳入到临床治疗过程,疾病的治疗过程不再是医生单方面的事情,护士也不只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药物也不再是唯一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家庭社会成员的关心鼓励成为治疗中的一部分,随着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孕育而生。所谓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是一种人文精神,指在常规护理模式中,要求以人为本,从患者的需要出发,更加注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关注患者的价值和发展,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照顾。符合生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治疗中的恐惧心理,增加其自信、自尊,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人性化的治疗模式存在诸多优势。

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人性护理模式,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说明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确实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曹春丽.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护理管理[J].皮肤病與性病,2019,41(3):360-361.

[2]许晓春.人文关怀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58,62.

[3]彭翔云,王岚,李秋萍.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79-80.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