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文本矛盾处思辨探妙

2022-04-23马月亮张丽丽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城里科夫沙皇

马月亮 张丽丽

孙绍振先生认为:文本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1]潘新和教授认为,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2]在阅读教学中,从文本矛盾入手,可以渐臻阅读教学佳境,发掘文本教学价值,探得文字背后的“秘妙”。下面,笔者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谈谈如何借助矛盾打开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怕与被怕

初读文本,主人公别里科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胆小。不管是从他的外貌、标志性的语言、居住的环境、日常的行为,还是从他与华连卡的交流、柯瓦连科的争吵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他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笑声,害怕周围的一切,总怕闹出什么乱子来。

然而,文中的一段文字却让我们费解:

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发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一个什么都怕的“小人物”竟然成了全城人都害怕的对象,这显然是矛盾的。原因何在?再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告密,柯瓦连科称别里科夫是“背地里进谗言的人”,别里科夫在和柯瓦连科发生争吵时也说要把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我们似乎找到了原因所在,但细细品来,其中仍有矛盾:如果是因为告密,说别里科夫辖制全校是可以理解的,怎么能凭一己之力辖制全城呢?

这个疑问促使我们再度走进文本。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表述——“别里科夫这类人”,显然,别里科夫已经超越了个体的范畴,是一类人的代表。无数个“别里科夫”,无数次告密,辖制全城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这种解释又和我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冲突:如果在今天,就算有再多的“别里科夫”,再多次的告密,能辖制一所学校,能辖制全城吗?

在这一跨越时空的矛盾的引导下,我们自然把目光投向当时的社会,投向文中提到的一个时间段——过去的“十年到十五年”。那么,在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188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统治。此时,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铲除能够产生自由思想的一切条件”[3],“谁不肯屈从于这种精神僵化和抹杀个性的制度,那就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掉”[4]。这篇小说创作于1898 年,文中提到的“十年到十五年”其实是在影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恐怖统治的“十年到十五年”。

“怕”与“被怕”这一矛盾,引领我们从文本内容和时代背景双重维度来解读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这类人”——他们既胆小、可笑,又可憎、可恶。通过对这一矛盾的分析,我们由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延伸到了对社会根源的挖掘。

二、公开地告密

文中对别里科夫“告密”的行为有这样一段描写: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此处,别里科夫的做法又是违背常理的:告密,一般而言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生怕别人知道,他却当着告发对象的面公开地说要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这一反常的举动背后有何深意?别里科夫告密,不是为了邀功请赏,也不是为了恐吓报复,而是“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一定被误解过,一定因为被误解而闹出过乱子,并受到过伤害,因此,他告密而只求自保。一句“我不能不这样做”,更是包含了别里科夫的几多无奈、几多恐惧、几多担忧。

契诃夫巧设这一矛盾,让我们对别里科夫这一形象重新审视,思考他告密背后不得已的苦衷,进而观照他的个体命运。

课文是对原作的节选,在被删去的内容中有一段对别里科夫死时神态的描写,这段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生存状态。

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在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5]

这段描写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面对死亡,人们应该感到恐惧,别里科夫却恰恰相反,死后反倒有了神采,“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死反倒成了理想的实现。这种悖论之下的无奈和荒诞,强化的是一种讽刺的力量。我们不禁要想,他在活着的时候要经历过多少苦难和伤痛,内心得有多么的无助与绝望,才把自己一层一层包裹起来,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成了一个社会的傀儡,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此处矛盾使得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别里科夫立于我们眼前;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别里科夫曾经经历的孤独绝望、痛苦无奈和血泪挣扎;更让我们反思这个无数人都被碾压了血肉和灵魂而成为一个个行尸走肉、成为牵制他人的傀儡符号的病态的社会。

三、屈服的进步者

小说中还写到了一个始终伴随别里科夫存在的群体——“我们”,并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

屠格涅夫和谢德林是当时进步思想的代表,都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因此,“有思想”“很正派”的“我们”本应是一种代表着进步思想的新生力量,应该扛起反抗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大旗,却被别里科夫“降服”了,并且“只好让步”。

这一矛盾蕴含着作者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契诃夫将他深思的目光投向了人性和社会:虽然“我们”受过先进的教育,但是人性的软弱、思想的保守使得“我们”不敢去反抗沙皇的专制统治,甘愿屈服和容忍。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沙皇专制统治才得以维系,当时病态的社会才停滞不前。契诃夫的笔触不仅指向了别里科夫,还指向了在当时的专制统治下所有选择了沉默和屈服的人,直指他们的行为,叩问他们的灵魂。

在被删去的内容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6]

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了![7]

这才是契诃夫最热切的渴望、最深沉的思索、最焦急的呼喊,这才是他写作的真正目的所在。他不仅要把罪恶和黑暗展现给我们看,更渴求一种消除人性和社会弊病的路径,寻得一种突围的方式。他希望借自己的作品,借对包括别里科夫、“我们”在内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批判和反思,来唤醒人们沉睡的人性和斗志,唤醒整个病态的社会。

荒诞用尽是神奇,反常之处见匠心!

文本的这些矛盾就如一把把解开谜团的钥匙,引导我们深入解读文本,探讨人物个性,管窥人物心理,品鉴典型人物产生的土壤与根源,感受契诃夫由对个人命运讲述到对社会根源观照的深刻思考。我们也在思辨中实现“探妙”之目的。

猜你喜欢

全城里科夫沙皇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谢甫琴科见沙皇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全城盛事
香港全城
全城联动时代
女沙皇之画杀死33人之谜
全城盛事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