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04-23马建宙
马建宙
摘 要:学习兴趣一直都被视作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老师,对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意义很大,也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重要动力所在。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专业人士进行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主体地位;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4-006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23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有影响,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学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且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更加强调数学的灵活应用,也就是应用所学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就会导致学生感觉数学学习较难,时间久了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上课的专注度也会下降。这也是小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要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充分地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营造出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数学教学课堂,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与学习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数学技能,提升对数学的思维认知,以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
一、重视对直观化教学法的运用
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特点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从小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受年龄和视野的限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往往感觉到非常的吃力,甚至会产生一些逃避的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意味着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也就是用相对直观的教学方式来辅助学生有效学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理解难度,也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就感,从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数学教学的要求,重视对直观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综合应用图表、图片模型、幻灯片、教学视频等多种教学工具,把相对抽象、晦涩难懂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同时,在开展图形以及空间方面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触摸,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进而促使学生感知直观化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抽象化的知识,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比如,在教学“面积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书桌以及黑板等实物,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与触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引导学生探究面积的意义,由此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总之,直观教学法可以让数学教学活动摆脱时间、空间以及设备条件的束缚,有助于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
根据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情来选择有利于学生体验、参与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特别受教师欢迎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情感和认知的相互影响原理,通过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情感体验或者情感共鸣的形象且直觀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并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进行课堂设计,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体会到在数学学习中的乐趣,以此强化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借助于教学情境的应用,可以简化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力。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体验的情境,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几个圆形的轮子,并向学生演示轮子在地面上滚动的场景,紧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轮子可以在地面上滚动,但是方形的物体不可以滚动?”学生被该情境所吸引并主动回答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主题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圆形可以在地面上滚动,是因为圆形的圆周上每个点到圆心距离相等,所以其可以在地面上平稳地滚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创设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在教学工作之中借助于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活动,可以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2]。
三、开展竞赛类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开展算数教学时,教师要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对计算题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比如,在教学活动之中融入竞赛机制,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挑战和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顺势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等,以此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了在竞赛中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够学习数学、人人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参赛。在竞赛的过程中,一般是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学生层次有差异,以优带弱,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助;组与组之间实力较为接近,保持相互之间的竞争力,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127C867D-384F-4170-A0EB-028539BCF1A0
常見的竞赛形式包括抢答赛、接力赛、“夺红旗”等。以夺红旗比赛为例,竞赛内容具体指的是先在黑板上画上一座山,山上共有三条路,每一条路上都设置了5个计算题,而后从班级学生之中抽出15位登山队员,总共成为三个小组,各组一人要计算一道题目,而计算准确率高且速度快的小组获胜,则可以获得一面红旗。而数学接力赛指的是,每个小组都有一份题,每个小组成员做一道题目,并往下传,各个小组最后一人完成之后便交上来,并在班级中进行评价。其中,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开展上述比赛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出学生的内部潜能,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真正地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
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在自主实践操作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由此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各类实践操作环节之中,既要动手还要动脑,相互之间也要动口交流,从而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动口表达,并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自主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抽象化知识。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四名成员,每个小组成员画出一个三角形,而后让各个小组成员通过量角器的运用,对自己所画出的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测量与计算,并记录下结果。经过总结可以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撕下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由此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发掘出了学生的潜能,并点燃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3]。
五、优化提问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应当围绕着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切不可以随意地进行提问。教师要以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在粉刷班级教室的过程之中总共要粉刷几个面,总共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并要减去哪些物体的面积?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观察,最后得出总共要粉刷五个面,并扣除窗户与黑板的面积[4]。
六、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密性,然而,由于小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高,往往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借助于实物、形象化符号以及图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方面内容,化静态教学为动态,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达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并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人民币,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创设出网络虚拟的超市,并向学生提供一定面值的人民币,而后让学生进入超市自由进行购物。教师通过创设出虚拟化的情境,很好地点燃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得到锻炼,既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又收获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七、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现实生活。尽管小学数学知识本身非常枯燥乏味,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之中,要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总之,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数学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观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并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热情。
依旧以“人民币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述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到超市中购买相关的学习用具,或者是将教室模拟成为一个小型超市,并由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营业员的角色,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八、改进作业批改的方式
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以往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仅仅是采用“√”和“×”。这种方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思想的交流,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学生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当重视评语的运用,及时地向学生指出问题,并肯定其取得的点滴进步。富有感情的评语较之于冷冰冰的“√”和“×”,更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并更加信赖教师,认真地对待数学的学习,而后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生有非常强大的可塑性,且兴趣广泛,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特长。通过采取直观教学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展游戏与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改进作业批改方式等,充分地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胡佳慧.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9(3):256.
[2] 郭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9(4):26.
[3] 任发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C]//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2017.
[4] 张志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0):119.127C867D-384F-4170-A0EB-028539BCF1A0